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四十七,沪渎

按照青浦博物馆里关于青龙镇的介绍:“...青龙镇,因地处吴淞江下游沪渎之口,宋时为海商辐辏之所。”沪渎被认为是吴淞江下游的一段,但并没有史料证明这种说法。

在史料中第一次出现沪渎之名是《晋书》,东晋末年,孙恩发动五斗米教教众起事,在吴郡、会稽郡地域内攻城掠地,为了防范孙恩军队由吴郡一带进攻首都建康,吴国内史袁山松修筑沪渎垒,一年后被孙恩军队攻陷,袁山松战死。

沪渎垒是沪渎旁边的军事堡垒,但并没有指明沪渎就是吴淞江、或者吴淞江下游一段。我觉得沪渎很可能是吴淞江下游、靠近海边的一条支流,类似于后来的上海浦、下海浦,唐宋以后是吴淞江下游最靠近大海的二条支流。上海浦、下海浦后来成为黄浦江下游的一段,而上海务、上海县的得名来自于上海浦。

沪的繁体字是滬,户下面的邑,说明此地已经发展为一个城邑了,户字本身代表一种捕鱼用的工具。闵行博物馆中对这种渔具的解释是:“扈,今称簖,是用绳子编结的竹栅栏,高二三尺,沿海潮水线插列于滩涂,两端近岸,潮来淹没,潮去露出,拦住潮水冲来的鱼虾。”

这个解释不一定确切,我认为扈是扈、簖是簖。户是门的一半,所谓“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两个户拼到一起是門,从字形上很好理解,那么扈这种渔具的形状就应该是户的样子,事实上这种渔具今天依然存在,在奉贤、崇明我都看到过。

奉贤的

崇明的

扈大概算是半成品,可能归每家每户所有,把扈连起来,就成为簖,算是成品,这个要合众人之力,不知当时是如何组织,又是如何分配收获的?

据猜测,袁山松修筑的沪渎垒就在唐宋青龙镇附近,近几年上海博物馆在宋代青龙镇旧址发掘了隆平寺地宫,据记载隆平寺在青龙镇北二里,青龙镇的旧址应该更接近青龙寺,不过青浦区文管委在隆平寺旧址处立碑:青龙镇遗址。

青龙镇附近地图

沪渎垒是谁修筑的?

《晋书.袁山松传》:孙恩作乱,山松守沪渎,城陷被害。

《晋书.安帝纪》:五年夏五月,孙恩寇沪渎,吴国内史袁山松死之。

《晋书.孙恩传》:隆安四年...于是复遣牢之东屯会稽,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缘海备恩。

看起来,袁山松筑沪渎垒的可能性很大。孙恩的军队大部分是由信教的教众组成的,基本上是乌合之众,一次进攻就攻陷了沪渎垒,要么其中有内应,要么这个仓促建筑的沪渎垒不够坚实,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隆平寺地宫发掘现场

一年后,发掘现场被回填

隆平寺遗址在青龙古寺以北1.5公里左右,再往北2公里是吴淞江,袁山松的时代吴淞江故道就在隆平寺边上,也许当时叫青龙江,或者叫沪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