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为何都是强者一方失败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在战略上战胜方都能够从全局进行分析,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如赤壁之战,孙权一方对曹操大军进行细解,并没有被曹宣称的百万大军所吓倒,首先分析了其兵力成份构成,有荊州新降之兵,有从许昌带来的兵,还有袁绍的旧部,虽合兵一处,声势浩大,但内部作战动机并不一致。其次分析其兵员地域特点,得知曹兵大都为北方人不善水战。因此制定出水上作战为主的战略。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集团更是把袁绍分析个透。首先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其次荀彧分析出袁绍谋士不和,各拥一方。再次又分析了主帅袁绍的个体缺陷。为官渡之战赢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夷陵之战孙权采取了避其锋芒,求稳待变的战略。
这三大战役所运用的战术共同点都是火攻。火烧战船,火烧粮仓,火烧连营。火攻被用到了极致。
这三大战役主战方为何会失败?首先在战略上都犯了轻敌冒进的重大错误。 曹操以百万大军之势,根本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却不知本部兵马不可水战。袁绍认为自己兵强马壮,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刘备更是以为自己蜀国今非昔比,根本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
其次,这三大战役的失败方主帅都没有看到自身的弱点。也没有采取一些预防的措施。比如赤壁之战,曹操以为在隆冬季节以西北风居多,但他却忘却了,偶尔会有东南风,正因为他忽视了这个偶尔,所以给了东吴可乘之机,一把大火使曹操落得个大败。
三大战役的失败方,第2个错误就是在用人上出现失误。曹操先是被反间计所惑斩了蔡瑁、蔡允,使本来就不习水军的曹兵更处于劣势。然后又错误的采纳了连船的错误主张。
官渡之战中,袁绍更是错误的把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去守粮仓,致使粮仓失守被毁。从而失去战争主动权。
夷陵之战刘备身边几乎无人可用。所有重大决策都是由他一人说了算,因此就出现了连营300里的错误布防。
三大失败方主帅的个人性格分析,曹操易骄傲,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袁绍没有主见,偏听偏信。刘备有妇人之嫌,若不是迁移营塞到林子,也不会被火攻。
成功不相同,失败都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