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弃伪守真,舍小聪明得见真智慧,洞彻心灵自由的本质
在解读今天这部分《道德经》之前,我们略微谈一下中医。中医讲究辩证,什么是辩证?就是根据个人体质,按照“八纲”辨别出个人体质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这是小辩证。
还有大辩证,是根据时间,地域,气候,再配合小辩证的“八纲”,来判断一个人具体的问题,只有辩证清晰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被称为国医,必然承载了国学的基础哲学理论,不单单是指中医以气的一元,阴阳、五行为基础框架,串联基础哲学的那根主线就是辩证的“辩”。
现在我们就用“辩”的思维体,体会一下老子这句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抛却聪明和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杜绝仁慈,抛弃道义,人民才会回复到孝慈的本性。
抛弃伎巧和获利,就不会有盗贼产生。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
所以要让人民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学问,就没有忧患了。
老子的启示(一)绝圣弃智,此智非大智
这一章是上一章思想的延续,“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表面上看老子在否定“仁义”,并认为这是大道缺失后的追求,智慧也是如此。
有了智慧就有了伪君子,这是智慧产生后必然的结果。有人用智慧和仁义做正人君子,有人却把智慧和伪善做为欺世盗名的工具。
在这里老子说:“绝圣弃智”,和上一章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想理解老子对社会人文的具体看法,就需要有设身处地的代入分析,老子生活在聪明人、强者、恶人比比皆是的春秋战国时代。
那时社会动荡,时局混乱,国家之间随时随地发动战争。老子在这样一个犹如浑水般混乱的年代,所见所思必然与和平时期的人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辩”的方式,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对于同样一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章与其说是老子的思想观点,不如说是对于他身处当时环境的感叹。
“绝圣弃智”,真正的圣贤致力于和平,而不是用所谓的智谋,互相蹂躏,争夺资源。
由此可以看出,他不是在反对智慧,而是反对卖弄智巧阴谋导致的混乱的人,在乱世中最苦的是挣扎在底层劳动者。
“太上,下知有之”,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别人都看不出他的智慧和出色的地方,这样的智者安静、谨慎、敦厚、若拙,自然不会利用自己的智慧去伤害别人满足私欲。
既然老子不反对智慧,必然也不会反对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也不会是表面意思说的,放弃了仁义,人们就回复到了孝慈的本性。
孝与慈本就是道的体现,老子岂会违反道的规律,去反对孝慈。他的本意还是在引申,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如果人人敦厚,诚实,拙朴,以有道者为精神榜样,自然体现不出孝与不孝的分别,因为有真仁义和伪善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慈与不慈的对比。
如果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满足如深海一般填不满的欲望,自然也不会有人铤而走险作奸犯科,过度的欲望是一条深渊,自我的放纵也是堕落的开端。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明知不可为自然不会强为,真正的智者张弛有度,不会被欲望蒙住眼睛,迷失生活的方向。
老子的启示(二):洞察自由的本质
为什么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因为要见“道”与明“道”,得“道”之后,就没有了卖弄聪慧、小聪明的心思。
所见所闻更高更广,就升级到了庄子说的“夏虫不可语冰”,脱离了夏虫的眼光,才能看到冬天的冰雪。
有道之人,其旷若谷,其涣若冰释,大巧若拙,这样胸襟的人,仁义只是他外在的表现,自然没有是一个伪君子的担忧。
如何明“道”,老子给了一条锦囊妙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思可以思,要尽量简单纯粹,少则得,多则惑,所以少思更能增长真正的智慧,而不是智巧小聪明。
正确的思考,才能带来真正有益于人生的智慧,这也是老子说“绝圣弃智”的本意,有更宽阔的大路可以走,何必去选择独木桥。
他认为,“夫物芸芸,各归其根”,既然万物有根,那就从根本处着手去观察,体会,不要舍本逐末,在末端上浪费光阴。
智慧是分层次的,小聪明也是智慧的一种,只是这是小智,于人无大益,老子反对的就是这种小智,小智慧用多了,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人的追求,是大智。
欲是人的本能,但是要做到适可而止的淡泊,欲望的追逐没有穷尽,控制了对私欲的冲动,才能真正的获得心灵的自由。杜绝了低级的思维,自然增长高级思维智慧,这也是一种因果的必然,是谓不求而得,无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