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解密文物保护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现场展出的典型外墙工艺清水砖墙。 (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供图)

■本报记者 李婷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对文物修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对这个专业产生向往。而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我们又知道多少?
      
       眼下正在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百载重光——上海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通过历史原件和传统修缮工艺的展示,为人们做了一次科普。1878年徐家汇天主堂的地砖、跑马总会旧址楼梯栏板花饰、天后宫的蝴蝶瓦……一件件有年代感的建筑构件,既呈现了上海近代优秀建筑的历史剖面,也传递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复杂性、专业性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
      
       年代最久远的一块花砖,距今有142年的历史
      
       此次展览共有展品86件,历史原物48件,90%以上为首次对外展出。记者看到,展厅模拟建筑修缮工地,随处可见脚手架,迎面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安全帽,参观者可以选择一顶心仪的戴上,游走穿梭在脚手架之间,实实在在体验一段“我在修文物建筑”的历程。
      
       展览分为“昔日芳华”“技护瑰宝”“再现荣光”三个部分。各式建筑构件是展览的一大亮点。比如,仅“砖”就有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清水墙砖、徐家汇天主堂的花砖等。“瓦”有天后宫的蝴蝶瓦、上海历史博物馆的红色西班牙筒瓦等。此外,还有柚木壁炉、五金构件、藻井模型等。
      
       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件展品是徐家汇天主堂的花砖,生产于1878年,距今有142年的历史。据主办方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学术顾问沈三新介绍,上海徐家汇天主堂是1906年动工建设的,为何使用1878年的花砖,目前是个谜。“很可能是从之前的建筑上挪用过来,因为原址上以前也是一个天主教堂。”
      
       除了花砖,该历史建筑的排水构件——石雕滴水兽也颇具特色。据专家推测,大致原理是:雨水从兽尾部的进水口进入,通过脊背上的流向槽引向颈部和兽口的排水口。雨量较小时,从滴水兽颈部的排水口排水;雨量较大时,滴水兽颈部和兽口的排水口可同时排水。此次展出的滴水兽缺了一只耳朵,是一个残缺的构件,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当年的精美雕工。
      
       “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美,需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到保护修缮队伍中来
      
       “上海之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群’的美誉,传统施工工艺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看来,正是匠心的倾注,成就了上海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而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便是将建筑修复的优秀案例、精湛工艺和工具搬进了展厅。清水墙修缮工艺、传统水刷石施工工艺、天花修缮工艺……它们与历史建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息息相关。
      
       比如,上海总商会旧址的外立面90%所采用的是清水砖墙工艺,即通过砖的排列和砖缝的形式来表现清水砖墙的美丽。原跑马总会(现在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外立面采用水刷石工艺,通过水泥和石渣搅拌,涂抹在墙上,而后用刷子刷去表面水浆,用水冲洗,形成有小石子凸起的纹理作为墙面主装饰。水刷石1916年开始在上海逐步推广使用,成为上海近代建筑主流的外墙装饰形式。眼下正在修缮的上海展览中心(原中苏友好大厦),其外立面也是水刷石,这次修缮也是采用原始工艺。而“网红建筑”武康大楼,外立面采用的是面砖贴面,这也是上海比较普遍的近代建筑的装饰形式。
      
       “传播这些技艺知识的同时,我们还想借此契机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文物建筑修缮队伍中来。”沈三新坦言,因为各方面原因,文物建筑修缮领域的技术工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现象。上海在文保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有些技艺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曾举办三次技能大赛,比拼的是清水墙修缮工艺、传统水刷石施工工艺和天花修缮工艺,希望以此培育更多青年人才。
      
       “文物建筑的修缮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除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必须要有实打实的真本领。”文物保护专家李孔三表示,伴随着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增强,相关修缮任务逐年在增加,这需要足够的专业力量去做这件事。“期望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把传统工艺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毕竟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不仅是建筑大师的智慧体现,更是城市精神与内核的象征!”
      
                   

(0)

相关推荐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天主堂

    位于杏花岭区解放路.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焚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 现存礼拜堂系罗马式建筑,总高约37米,另有附属建筑70余间,保存完好,为太原地区最大的教堂,亦称太原总堂.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兴 文生修道院及天主堂

    文生修道院位于嘉兴市光明街153号,天主堂位于紫阳街51号 清,民国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兴是很有些名气的,那是因为南湖和粽子,我来嘉兴还有两个目的地就是文生修道院和天主堂. 嘉兴天主堂是1 ...

  • 90多岁的华东医院南楼6天内被顶升1.2米,这幢优秀历史建筑再也不怕雨水倒灌了

    图说:用时6天,采用554台千斤顶,华东医院南楼(1号楼)完成整体顶升1.2米.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8月27日至9月2日,用时6天,采用554台千斤顶,华东医院南楼(1号楼)完成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太原天主堂

          太原天主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路178号.距太原拱极门西南1.3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焚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嘉兴天主堂

    浙江嘉兴天主堂(嘉兴文生修道院与天主堂)位于嘉兴市南湖区紫阳街51号.距嘉兴文生修道院西南2.1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时,看到的是,浙江嘉兴天主堂还没有修缮,也不对外开放. 浙江嘉兴天主 ...

  • 上海15栋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 | 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一栋栋历史建筑,是上海的文脉,镌刻着城市的记忆.2020年魔都首届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揭晓了,15栋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获得了示范项目的称号. 我们曾有幸参观过其中的一半以上,这些建筑的珍贵之处,不 ...

  • 【城市更新】上海15栋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一栋栋历史建筑是上海的文脉 镌刻着城市的记忆 2020年魔都首届 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揭晓了 15栋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 获得了示范项目的称号   01.  商船会馆 黄浦区会馆街38号 坐落在会馆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上海徐汇区蒲西路156号,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

  • 对标上海与巴塞,那些迷人的老洋房背后的精彩故事

    如果您去上海或者巴塞罗那一日游 或者某个时间长期住在魔都或者巴塞罗纳那 想体验城市最地道的风情 十有八九会给你推荐老洋房 #武康大楼# 这栋建于1924年独具设计感的老洋房,不光对上海人意义非凡,同时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浦东机场一期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开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条4000米长.60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 浦东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总会

    上海总会大楼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2号,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又名皇家总会.英国总会.上海俱乐部.海员俱乐部.这是在沪英侨最大的俱乐部,后改建大楼,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交场所.上海总会大楼,1909兴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百老汇大厦

    这次中法会很难得地在上海大厦召开,心下不免窃喜.很多年前曾陪外宾在这里住过,那时还比较窘迫局促,如今经过改造已经提升,成了五星级酒店.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Broadway的音译)大厦&q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上海图书馆创立于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