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加减温脾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医药信息 作者: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和突出的并发症,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大约33%的患者存在轻至中度营养不良,6%~8%的患者存在重度营养不良。国内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3.6%,其中轻至中度营养不良39.3%,重度营养不良为14.3%。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一炎症一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综合症”,营养不良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有关,是影响生活质量、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病的中医病机错综复杂,病位在脾肾,脾阳亏损,肾阳衰微,浊邪壅盛,三焦不利是主要病机。本研究观察加味温脾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l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维持性血透患者,临床诊断符合终末期肾病标准,规律透析12个月以上,均进行营养评估有营养不良表现,参照《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5l,中医辨证标准、排除病例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分型,其属脾肾阳虚,兼脾胃失和,邪毒内聚型。
1.2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60例均来自我院2004年7日至2006年7月间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7—72岁;平均透析时间(36.67±22.27)月;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高血压肾损害ll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间质性肾炎3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0~76岁;透析时间平均(33.33±21.00)月;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高血压·肾损害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间质性肾炎3例、梗阻性肾病1例、间质性肾炎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病情、透析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
两组均优质蛋白饮食[≥1.2g·(kg·d)],能量摄入【≥35kcai(kg.d)。透析治疗方案:使用费森4008S,尼普洛NCU一10透析机,F6聚砜膜透析器,面积1.3m2,常规碳酸盐透析液透析治疗,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00—250ml·min,每周透析3次,每次4h,KT/V>1.2,达到充分透析,所有患者的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以及高血压等症状都得到有效控制。治疗组30例根据辨证给予加味温脾汤治疗(方剂组成:大黄、人参、附子、干姜、甘草、黄芪、肉苁蓉、枳实、白术),本院制剂室加工为蜜丸,每丸9g,含生药0.45g,每次1丸,1日2次口服,3个月为l疗程。对照组:30例不予服中药治疗,3个月为1疗程。
2.1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包括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呆、食少、恶心、腹胀、口干口苦、大便干结、水肿等症,无症状记O分,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分)与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的分级,区分为A组:营养良好,B组: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c组:重度营养不良。血标本测定2组涪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血红蛋白(1ib)、血清胆固醇(cHOL)、c反应蛋白(CRP)、补体c3等指标;测定治疗前后体格检查:干体重(w)、体重指数(BMI)、上臂中部肌肉周径(AMC)、肱三头胍皮皱厚度(TSFr);安全性监测;记录不良反应并监测钾、肝功能。
2.2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ll.1软件进行统计学女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配对£检验和x验。
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SAG分级明显好转(P<0.01),而对照组则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AG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O.05)。
3.2 2组治疗前后体格检查各项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后体格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治疗方案对体格检查各项指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CRP明显下降,其余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
均有明显升高(P<o.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ClIP指标P<0.05,其余检查指标(P<0.01)。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