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路上的"爱庐"

东平路上"爱庐"位于东平路9号是上海著名的住宅区,沿路不通公交车,绿化甚好,行人稀少,是上海著名的“情侣路”。著名住宅包括5号、7号,9号爱庐、11号原宋子文住宅。1949年以后上海京剧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设于此处。造型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跌檐式山墙,门窗、墙角等处以红砖砌成凸角隅石状。      

东平路9号住宅始建于1916年,屋顶上红褐色的菱形状瓦用铜丝穿成一片,上海地区难得一见。其住宅最早的业主是义记洋行的英国人康福特。后来,宋子文通过普益地产公司的介绍,从英国人康福特手中购入住宅,之后送给妹妹作为结婚礼物。这是我们见到的中间部分,为了让这幢房子符合妹妹宋美龄和蒋介石的需要,宋子文委托了普益地产公司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和扩建。蒋宋夫妇十分喜爱这所住宅,蒋介石题词「爱庐」。

1994年这幢住宅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之列。

东平路9号法国式风格。当东平路还叫贾尔业爱路(Route Francis Garnier)属于法租界的时候,宋子文买下了这幢花园洋房及附楼,之后作为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后的礼物。1927年12月3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婚后即居于此,蒋介石亲自题名为“爱庐”。

东侧是1932年第二次扩建的部分。

 东平路9号于1916年建成后,就是中间部分,其住宅最早的业主是义记洋行的英国人康福特。后来1928年和1932年又扩建了二次,第一次扩建是西面的二层的佣人房,因为蒋宋成婚后,随从护卫众多。第二次是思九生洋行扩建在东面体量最大一块。


东平路9号


1928年第一次扩建是西面的二层的佣人房。

东面底层大客厅,原来宋美龄在此放电影。楼上是蒋宋的卧室。

东部的底楼过道


"爱庐"边上的花园喷泉。


爱庐往事 ▪ 东平路9号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教授认为音乐表演的专业性与技巧性都比较强,必须从小培养,因此提出大、中、小学“一条龙”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根据文化部的批示,1996年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小学由汾阳路20号迁入东平路9号,与上音附中成为一体。

五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二千多音乐人才。上音附中(小)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国际音乐界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为该校拍摄了题为“音乐家的摇篮”纪录片;上海科教电影制片拍摄了纪录片“东方梅纽因学校”。世界著名音乐家斯特恩先生曾来上音附小参观,斯特恩先生赞叹上音附小“这里每一个窗口都有一个天才”。1993年5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三年连续四次获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的奖匾,这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获得的殊荣,因而,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