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最核心技巧,忍痛披露

关于申论学习,网上有很多文章,但是总归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看的痛快,学的痛苦。

实际上申论学习最好的资料就是真题解析,把材料一句句的掰开了去分析。

但是一来能够真正解析到位的人极少,二来愿意沉下心看的人也少,三来解析都是属于申论最核心的秘密,就算有,也不愿意大面积披露。

导致我们学习申论走了很多歪路。

今天之所以发这篇文章,实在是不忍心看着寒窗苦读的学子,被错误的方法荼毒,平白浪费了光阴。

所以用最朴实的文字,把申论核心技巧进行揭秘,当然为了预防部分人没有耐心看完,我会尽可能用简明的文字进行说明。

文章素材来源于2021 年安徽省考A卷第一题,从近百份答案中选取一些典型错误进行分析。

一、概括题常犯的两大错误

概括是申论的基本能力,但是许多人概括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太过,二是不及。

所谓太过,就是概括过了头。

比如这句话:为此,县里成立了专门工作组,一方面派人到Z商品交易所学习,一方面请专家来县里普及苹果期货有关知识。

有位同学概括成立专班,学习金融期货知识。

把“专门工作组”概括为专班,把“苹果期货知识”概括为“金融期货知识”,这就是概括过了头,结合了自己个人理解进行了升华,但申论的答案讲究的是准确,在材料原文能够精准表达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任何加工。

过度拔高是申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也是学习申论最难转变的思维,导致我每次讲课都要嘶吼着: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替换作者的原意。

所谓不及,就是概括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应该概括的内容没有概括到,或者是改变了材料原本意思,本质是属于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到位。

比如这句话:在金奇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从接收订单到装箱发货的“一站式”操作。

有位同学概括为“一站式”操作,实际上这句话重点强调的是从接受订单到装箱发货的环节精简了,仅仅概括为“一站式”操作,无法说明问题,改变了原有句子的含义。

这两类错误是概括题最常见的错误,我们平时练习题目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是否犯有这两类错误,并进行修正。

二、概括题的错误成因

之所以会犯这些错误,大致上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申论的本质理解不透彻;二是受到误导。

先说第一个,许多初学者容易把申论当成语文来做,要注意申论和语文最大的区别在于“准确”二字。

语文的阅读理解可以适当发挥进行提升,问法通常是寻找材料主旨、总结段落大意等等,需要原文中出现的一些句子进行改造、组合、压缩、变换,从而提炼出答案。

而申论不然,我们看申论考试大纲关于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

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大纲无论是对含义还是观点,前面都有“准确”的要求,这就限定了考生自由发挥的限度。

再说第二个原因,就是受到一些辅导班或者网文的误导。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市面上许多申论辅导老师,自己都不懂题目答案是怎么来的。

他们的教材或者是从其他地方拷贝的,或者是由专业教研人员研发的,唯独不是自己深入理解,逐字逐句推敲的。

当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都缺乏深入理解的时候,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如果恰好有考生提问,就会掺杂很多自己的错误理解,但是学生都是怀着虔诚的心去学习的,所以最后很容易酿成悲剧。

当然也有些人,看起来分析的头头是道,也是自己研发的做题技巧,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质上就是错误,那就没办法了,部分网络上的知名大咖就属于这类,识别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特别喜欢用机关工作思维来推导申论答案,申论就是给没有机关工作经验的人考的,如果需要大量的机关工作经验才能答题,那命题人脑子显然抽筋了。

即便是某些人学了之后考的分数还不错,那不是因为学的好,而是因为运气好或者个人能力比较强。

三如何提高概括能力

关于原因部分,就简单提下,也不是重点,重点讲下如何提高这方面能力。

一是问什么答什么。

许多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忽略了题目的问法,比如题目是:

根据给定资料3,请概括L县“苹果产业后整理”的主要举措。

要求:(1)准确全面;(2)分条概括;(3)不超过200字。

这里所谓的产业后整理就是在苹果摘取之后,如何进行包装加工,提高销量。

材料中有一段话:

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经过考察调研,一致认为苹果是L县最具优势的产业。党的十九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苹果产业强县建设规划》,提出以“苹果产业后整理”为抓手,不断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奠定厚实的产业基础。

许多人会把考察研究、制定规划等作为答案,这些针对的是整个苹果产业,而不是题目要求的“产业后整理”的措施,属于背景介绍。

二是要注意要求。

许多同学做申论的时候,会有个疑惑,就是很多内容看起来是答案,那么要具体的写,还是简要的写。

比如对策题,我们写的时候,是只写对策,还是成效和目的都写?或者是只写大的对策,具体表现要不要写?

其实判断这些,我们可以关注下答案字数和要求。

通常申论题目的字数分为100字到500字之间。

如果是100字,那么主干一摘抄,字数基本就满了;如果是150字,那么可以有适当的具体内容;如果超过200字,则都是比较具体了。

当然还要根据材料内容来,不能机械判断,如果材料中可以作为答案的内容比较多,那么即便字数是150字,也要精简的写。

还要注意看要求,比如刚才那道题目,要求1是“准确全面”,有了“全面”这个要求,则内容就要具体些,对策的具体表现,成效,目的,只要字数够,都写上,体现对策的可行性。

三是注意概括后是否会改变原意。

这也是概括题的一大难点,许多同学平时为了多写短句、多写采分点,于是无底线的精简。

比如上文的举例,再比如把“传统企业”概括为“企业”、把“公务服务资源”概括为“资源”,这些都是改变了原有的含义。

不是说申论一定要原原本本的抄,一字不能变,这里有个度的问题。

还有就是有些概括看起来没问题,但是改变了材料本意。

比如材料:

当地不少果农在从他们那里得到这些有用的信息之后,一改过去“听果商报价,自己估摸差不多就卖了”的做法,转而主动和果商议价。2019年,L县苹果总体减产8%,但整体销售价格同比提高30%,果农总收入增加了20%。

有同学概括为:转变议价方式。

从原文字面意思看,固然没错,但是根据材料,后面有数据论证:价格和收入都同比提升,显然这里强调的不是转变议价方式,而是由被动报价转为主动议价或者说提升议价能力,这才是原材料想说明的,转变议价方式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当然可以举的例子还很多,如果能多举几个例子可以更加清晰,但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更多的还需要大家在做题目的过程中,用心揣摩,逐渐总结经验,提升语感,最终量变产生质变,真正做到能力上的提升。=============================

我是领带大叔,认认真真教教申论面试,轻轻松松聊聊职场故事。关注我,从备考到工作,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近期文章链接:

今日份素材积累:这五个词语你不学学?

这四种备考心态,是你上岸路上的拦路虎

跟着人民日报、半月谈学申论,这不是笑话,就是谎话

申论阅读理解高分训练4:城市治理水平

如何写好申论分论点,遍搜三百篇《人民时评》,终于找到这三种

申论大作文是这样批改的,看看你写的文章有几分?建议收藏揣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