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 #历史云讲堂#
在中国古代服装史中,有一种上下通裁,在下摆处设有一道横襕的长衣,谓之“襕衫”。“襕”字的最早记述在北宋官修的《集韵》:“衣与裳连曰襴。”指的是古时衣与裳相连时下摆处的下裳横幅。对于襕衫的起源,传世文献中有几种说法,其中包括北周宇文护说、唐代马周说(或唐代长孙无忌说)以及胡服说。北周宇文护说多见于唐五代;《旧唐书·舆服志》就有记载:“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而五代之后,世人多倾向于马周说,《中华古今注》载: “至贞观年中,左右寻常供奉赐袍。丞相长孙无忌上议,请于袍上加襕,取象于缘,诏从之。”关于胡服说,《学斋占毕》中提到 :“后魏胡服,便于鞍马,遂施裙于衣,为横幅而缀于下,谓之襕。今之公裳是也。”根据学界分析,北周宇文护说更为可靠,故襕衫在北朝开始出现,而在唐代得以发展,并且更加规范化。
图一 【唐·步辇图卷】局部
唐五代时,襕衫初为士人所服,后为官员常服。《新唐书·车服志》记载:“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其吸收了北朝服制,将领型由交领改为圆领,将袖式由大袖改为窄袖。《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太宗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贵女功之始也。一命以黄,再命以黑,三命为纁,四命以绿,五命以紫。”唐时的襕衫之襕在颜色上多与袍衫主体用色相同,如图一为18年11月23日微博介绍【唐·步辇图卷】,画面左侧通译者头戴幞头,身穿小袖圆领襕衫。
图二 【五代·文苑图】局部
图二为19年9月7日微博介绍【五代·文苑图】 画面左侧盘肘于松树之上的文人身穿小袖圆领袍衫,下施横襕,横襕与袍衫同色。
图三 【宋 · 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局部
宋朝时,襕衫继承前朝样式,发展迅速,男子常服以襕衫为尚。由于受到重文轻武的影响,士大夫服饰逐渐回归传统的褒衣博带,宽袍大袖风格。襕衫也受其影响,袖式日渐宽大。《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图三、图四为19年9月2日微博介绍【宋·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画中两位画家头戴乌角巾,身穿大袖襕衫。
图四 【宋 · 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局部
明代时,圆领襕衫使用更为广泛。戴儒巾、着襕衫是明代生员的主要服饰搭配。生员是指在明朝和清朝时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的学者,通名生员,俗称秀才,亦称诸生。明代出现无膝襕的襕衫,多以蓝色布料制作,故也称作“蓝衫”。清朝张廷玉《明史》记载:“用玉色绢为之,宽袖,皁缘,帛绦,软巾、垂带,命曰襕衫。”并且记载了其服饰规定“自领至裳,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明代的襕衫衣身两侧开衩,并接有双侧摆,其领部、袖缘、衣襟侧边、底部、双摆等处均镶有深青或黑色的缘边,横襕演变为在下摆施很宽的缘边。
图五 【明 · 夫妇容像】局部
图五为19年7月29日微博介绍【明·夫妇容像】,画像中的男子头戴儒巾,身着襕衫,脚蹬皂皮靴。
图六 明代 王圻《三才图会》 明代襕衫。
图六为明代王圻《三才图会》所绘明代襕衫。
襕衫依古代深衣制度加以改动而成,将深衣腰间缝合线下移,改至袍衫的下摆位置,在近膝处加襕,依古代上衣下裳之旧制,使其符以礼制,体现了古人对于天地的尊敬以及秩序的构建。
#襕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