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13丨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鹤立鸡群
对于贾谊和汉文帝之间的纠葛,自古也是众说纷纭,看上去贾谊的人品倒是不错,大多数人都为他鸣不平,更是指责汉文帝知贤而不用。
确实,在汉初民生凋敝之时,汉文帝广纳贤才,以贾谊的才学自然是如鱼得水。可贾谊被汉文帝赏识,召入朝廷时才21岁;仅仅三年时间便被贬谪到长沙国;而又过了三年才再次被召回任梁王太傅,此时的他年仅27岁;而去世时,不过三十又三。
然而,要说汉文帝不能知人善用,确实有些冤枉。我们不能只看到朝廷对贾谊的贬谪,在贾谊上任不到三年的时间,汉文帝更是要提议让贾谊位列公卿,这对于贾谊来说,绝对算得上是莫大的知遇之恩了。
由此看来,贾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遇这“冰火两重天”,并非是文帝对于他的偏见,也无关时运和天命,而是在这复杂的朝廷上有了些不为众人知的隐情罢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隐情让文帝将贾谊“束之高阁”、不再予以重用呢?
要说才学,天下或许确实再难找出第二个贾谊,但要立足朝堂,才学是资本,却不是最重要的,如若不能恰当地审时度势,或者按照今天的说法,如果没有较高的情商,是着实走不远的,甚至只会因树大招风而被小人算计。
我们回想一下,汉文帝与贾谊的分歧是从对待功臣的态度上开始的,而在处置刘氏宗室的问题上,二人的分歧更是越开越大。无论是对待宗亲还是功臣,汉文帝向来是宽容忍让,而贾谊则相反,他认为诸侯国势力庞大、威胁中央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所以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意见。
在一封贾谊的《治安策》中有这样一句话:“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以易此。”这一句是贾谊抱怨文帝对待诸侯王太过纵容。文帝对刘长不好吗?好得不能再好,可最后呢?还不是刀兵相见?如果你刘恒继续一再纵容,不听我的劝告,到时候等诸侯坐大,即便是尧舜再世也无力回天!
这是怎样的口气和傲骄?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贾谊个人而言,或许是年少轻狂吧,总是有些恃才傲物,周勃曾说:贾谊这小子只不过学了点皮毛,怎么就敢对朝政指手画脚?这话或许不乏有些醋意,但至少还有一半是相对客观的。这样的心态,在官场上绝对是致命的,太过于自负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太讨喜。
话说回来,刘恒对于自己骄纵的弟弟尚且能纵容到那般地步,难道对于贾谊,就因为他态度不好就要将其贬谪到长沙国吗?似乎不太可能。
文帝确实可以忍,但并不代表其他人能忍。况且贾谊与汉文帝,虽然在具体的政治策略上有分歧,但两人在立场和方向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增强汉文帝的皇权,削弱功臣和宗室的势力。
贾谊的那些意见听起来是很不错,可一旦实施起来呢?朝廷的安稳要维护,但并不意味着能打散作为基石的宗室和朝臣。贾谊想当然地提出了建议,却没有做风险预估,但汉文帝却不能不预估。
汉文帝虽惜才,但是为了维护朝堂的稳定,贾谊更需要一番磨练。汉文帝的贬谪,也是无奈之举!
贾谊在长沙国待了三年后,此时的西汉朝廷,功臣势力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针对贾谊的人也少了很多,汉文帝还是放不下贾谊的才,所以才将他召了回去。
虽然没有让他直接在朝中担任职务,却将他封为梁王刘揖的太傅,刘揖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汉文帝将刘揖交给贾谊教导,可见对贾谊之看重。
后来,刘揖意外坠马而死,这本是天灾,贾谊却将其归咎为“人祸”,认为自己没有尽好照顾梁王的责任,郁郁而终。
其实,对于贾谊的这一生,苏轼的评价倒是颇为中肯: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