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每晚8:07
与你相约,不见不散
诗人王尔德说:“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不管自己是优秀还是平凡,是高大还是矮小,我们都应爱自己、接受自己。不卑不亢、宠辱不惊地面对生活,勇敢遵循自己的内心,无所畏惧地迈出坚定的每一步。
01.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着不同的感悟和期待,或悲喜、或成败,酸甜苦辣轮番上演,无一能幸免。
方式不同、体验不同,要求高低、品质各异,总之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有人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每日按部就班即可,不用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满足于被安全感包裹的踏实和稳妥。
有人喜欢把一眼望得到头的日子,击碎、磨成粉、再成形、重新雕琢。重新塑造的生活模样,不同于过往,却颠覆且突破了过往。
有人觉得,摆脱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生活,找个对象就好了。
有人觉得,外卖员、快递员、修理工、代驾司机等这些人群远比找个对象更可靠、性价比更高。不用为一些鸡皮蒜毛的琐事唇枪舌剑、斗智斗勇,偶尔还能享受打折或免费服务、贴心且细致。
闲暇之余,有人喜欢加入一群人觥筹交错、喧闹纷杂的聚会,一边开怀畅饮些不知是酒还是水的液体,一边说些言不由衷的场面话,放肆地活动着面部肌肉,皮笑肉不笑。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看别人表演的同时,精进自己的演技和眼界。
也有人喜欢安静的独处,远离喧嚣、不染纤尘。自由自在中,可倾听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与萍水相逢的人表示亲切、友好,不用与泛泛之交坦露心声、掏心掏肺。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把生活装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即可,不需要模仿或成为任何人。毕竟,人只有活成了自己,才是真正浪漫的开始。
02.自己的圈子,自己定义
很喜欢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不需要把太多人请进自己的生命。”
我想,这句话的后面应该还有一句:“也避免过多地参与他人的生活。”
圈子不是越大越好,圈内的人也不是越多越好。自己的圈子,自己定义,无需取悦或攀附任何人。
清晨,电梯内、办公室里能互道一声“早上好”的人,也许很多。
而深夜,拖着疲倦之躯下班,入睡前,能互道一声“晚安”的人,屈指可数。
能一起吃晚饭的人或许不少,但能共进早餐的人,寥寥无几。
深陷困境和沼泽时,一边远观你痛苦挣扎的模样,一边口若悬河劝你勇敢、坚强的人,或许很多。但真正能伸手拉你一把,助你平安脱险、走出困境的人,恐怕少之又少。
压抑、焦虑的万千思绪,无处安放时,倾诉欲犹如莲蓬头欲一泻而下时,能真正感同身受人几乎没有,有的也只是一些缺乏倾听耳朵的圈外人。正所谓“同频共振不多,情绪错位常有”。
生活,是一场与自己、与困境较量的马拉松,想象不到的结局,左右不了的变数,只有接踵而至的烦恼。
所以,面对失意的自己,面对糟糕的生活,自我治愈,远比寻求圈外人的安慰来得踏实、安心。
同理,他人的生活,千姿百态也好、寡淡如水也罢,不必过问。
他人的感情,一人自由自在也好、二人形影不离也罢,不过多参与。
生而为人,避免用自己的言行干预他人,俨然是一种稀缺的品质,你我都应修炼。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血肉之躯,独立的头颅和思维模式,正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成长本就是一条孤独的单行道,学会独立生活,不需要他人过多的加入,也避免过多参与他人的生活。
03.自己的幸福,自己奔赴
周国平在书中写道:“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生活。”
人这一辈子,可以活出多种模样,让自己领略不同时期的动荡与风浪,用心感受岁月带来的恩赐和馈赠。
但不管怎样,我们始终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面对困境无所畏惧,筋疲力尽后仍充满力量去生活,做真实的自己。
走过风风雨雨才慢慢懂得,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过是,有一份喜欢的工作和一个深爱之人。
拥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至少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人是充满激情和动力的,捋起袖子大干一场,没有达不成的KPI,没有拿不下的客户。
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攀附于工作乐此不疲,沉浸在工作带来的满足感中,收获的不只是一份收入,更是一个人价值缩影和具体表现。
拥有一个深爱之人,至少晚上八点到早上八点,人是被幸福和安全感包裹着的,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释放出无限希望和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不断向着幸福奔赴。
生活纵有不顺,深夜里唉声叹气时,TA的安慰无处不在,沉默中突然泪崩时,TA的鼓励让人重拾信心。有一爱人,守一份幸福。
有人说:“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拥有最好的一切,只不过他们可以把一切都变成最好的。”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幸福或许姿态万千、妙趣横生,或许平淡无奇、千篇一律。
只要用心经营,好好生活,时常怀有感恩、敬畏之心,惬意美好的人生,你我皆可获得。
余生不长,我们要学会不亏欠自己,不辜负自己,爱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只有当我们温柔地对待自己,生活才会明朗,圈子才会干净,幸福才会唾手可得。
愿我们每个人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放肆地闹,放肆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