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八味地黄丸”治疗戴阳证,跟扶阳名医吴天士学习一下

对于虚阳上浮包括戴阳证而又脉躁症躁者,倡用八味地黄汤。此刻“要攻阴寒,则不可不用热药。然脉躁症躁,则热药又不可用于上焦,是当用八味地黄汤从阴以敛阳,即从阳以驱阴”。头面颈项之肿亦用本方;另外“治虚人喉干,八味丸为圣药”。善后调理,通常“晨服八味(地黄汤)一剂,午用理中兼六君”。

戴 阳

壬午八月,潜口汪君之如君(旧时妾的别称),三十五岁,患病十余日。初因发热,遂疑是感冒,用发表药二剂,不效。继因胸膈胀塞,又自疑系吃某物起,恐是停食,医人遂谓是停食,用枳、朴、卜子,服五六剂病益重,渐至烦躁,复发大热。又用麦冬、花粉、生地、丹皮、地骨皮,服二三剂,躁热更甚,人事昏乱,不辨尊亲,厉声怒骂,始急而请余视之。

见病人满床乱跌,语言不清,面红目赤,浑身壮热,口唇干裂,舌红紫而中有隐隐一块黑影,其脉大无伦,按之无根。余曰:“此似大热证,实是中寒证也。”其家忙告以初起时,吃了面,又吃了油果等物,又感了风寒。余摇手应之曰:“此话我总不听,总不关吃食事,并非内伤,亦非外感,乃寒中三阴之证。其浑身壮热者,内有真寒,外显假热也;其作呕胸胀不能食者,寒在太阴脾也。中寒十余日,绝未有一味对证之药,使攻阴以回阳,反用消散之味以损其正气,又用清润之味,以助其阴邪。正气衰则虚阳出,亡于外而发热、发狂,乃阴躁也;阴邪炽则孤阳浮越于上而面赤唇裂,此假火也。然舌虽红紫,其中有隐隐一块黑色,此则假火之中,究不能全掩其明寒之真象也。要攻阴寒,则不可不用热药,然脉躁症躁,则热药又不可用于上焦,是当用八味地黄汤,从阴以敛阳,即从阳以驱阴。

初剂用熟地五钱,桂、附各一钱五分,余俱倍之,加人参三钱,予药二剂,嘱令一日服毕。盖以病重日久,不宜再轻浮浅淡,因循怠缓也。病人服头药,即安卧一时,醒来人事顿清,不复躁扰。服复渣,又复熟睡,大热退轻。

次日复请视之,症回而脉尚未回,询知次剂药未服。余怪之曰:“如此阴寒重证,延误十余日,须重剂一日二剂,或可挽回,余尽力为尔家救命,而尔家犹复怠缓自误,此何说也?”其家答曰:“如此火热之状,昨见用参三钱,已曾惊怕,再服次剂,又要用参三钱,恐怕一日用不得六钱参,故尔未敢再服。”余笑曰:“若用不得,我必不用,你家怕多,我还怕少,每日须参一两,方可奏效。若依我用我便用药,若不依我用我便辞去不管。”其家见昨药大效,始允依用。余谓:“非敢推诿,但恐病重日久,药性不重,服药不勤,虽得效仍有变证,今依我用药,至十日无变证出,则可贺矣。”于是将昨方加重,每剂用熟地八钱,用人参五钱,桂、附各用二钱五分,一日二剂,每日共用参一两,附、桂各五钱,熟地一两六钱。服两日,热全退,夜安神,唇反润,舌色反淡红矣,惟是绵痰吐之不止。余曰:“人见为痰,我见为寒,此皆寒凝于中,得温热药,寒不能容,故化为痰而出耳。”今于早晨服如前八味一剂,午用理中兼六君一剂,参、桂、附俱如前数,更加炮姜一钱,黄芪二钱,助中气,燥寒痰。

服二日,痰吐尽,胸膈宽,知饿喜食,食渐增多,但夜间不甚安神。余思脉躁人躁,多怒多虚火,术、半不宜多用,仍是八味,如前每日二剂。连服五日,脉渐平软,按之有根。余曰:“已经十日,是可贺矣,再不怕变证矣。”除去一剂,照前药每日一剂,用参六钱,内加当归一钱。又服十五六日,各症痊愈,惟中气尚不足,脚下至腿俱浮肿,余曰:“服许多参,中气尚不足,再服卜子,岂可问乎?其浮肿由脾虚也。因虚火常在上而又多怒,故白术、半夏只服得二剂,以燥去脾中之寒痰,此后纯是地黄汤服到底。今燥气尽平,舌色反白,虚火全降,再可用术矣,用术数剂浮气自消,可无虑也。切勿如曙东兄令眷,以浮气为附子毒,而清之致死也。”因改用十全大补,仍加附子钱许,内用白术二钱。又服十余日,而浮气全消,康复胜前。

原按:可见凡治病,须细心寻着病之真处,不可为假病所哄。如此病,唇燥舌干,面红目赤,浑身壮热,乱滚乱跌,狂躁不认得人。孰不谓是大热之证,而思用石膏、竹叶以解之,三承气以下之乎?绝无人想到参、附上去,讵知用如许参、附,直服四十日,方得收功。所以庸流皆议余好用参、附,即名流亦谓:“吾服其胆。”抑知余非大胆也,第细心耳;非好参、附也,好活人耳,观此及如上诸案,则余于伤寒一证,从无丝毫错误,概可见矣。信可告天地质鬼神而无愧矣。

本文节选自《清初扶阳名医——吴天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