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苏轼《赠刘景文》:秋天不仅有残菊败荷,还有橙黄橘绿
这几天如果连续阅读文章的朋友,一定对苏轼的历史不陌生了,这位仕途就象过山车的大文豪,不论如何被贬官,无论走到哪里,始终积极乐观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昨天杜甫的《秋兴》,由于杜甫流离失所,到重庆后,在一个秋天,面对残菊,写下的尽是无尽的悲伤和无奈。而同是面对秋日,我们的苏轼同学笔下却是另一番光景,这首诗就是《赠刘景文》。
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两度被贬,公元1089年,52岁的苏轼再到杭州任太守职,在杭州,依然秉持他的风格,积极乐观,在任上,修了著名的苏堤。
在杭州苏轼遇到了好友刘景文,并写诗相赠,即《赠刘景文》一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开罢,荷叶再也不像雨伞那样挺立,开败的菊花也仅剩花枝在傲然独立。但你要记住,一年的好景色,正应该是橙子发黄橘子发绿的秋收季节!
刘景文生于公元1033年,比苏轼大4岁。被苏轼推荐走上仕途。此诗写于秋天赠送刘景文,面对残菊败荷,在他眼中不是伤感,而是 “橙黄橘绿”的收获。
这首诗既是劝慰好友刘景文,也是自勉。虽已都年过半百,青春不再,但也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壮年,切不可自我放弃、妄自菲薄,还要继续努力、积极乐观,不能辜负人生的大好时光。苏轼不仅是这样安慰老朋友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不论仕途如何跌宕起伏,始终积极乐观,爱吃、爱玩、爱写、爱工作。给后人留下众多诗篇、众多美食,也留下苏堤、超然台等人文景观。做人当学苏东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