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专业,并不能决定你职业生涯,大学的本质是自我教育之路
文/第一职场网文馨
从某种意思说,大学里所学的专业,会影响你初期的职业生涯选择,毕竟你是这个专业毕业,找工作更对口,更并不绝对,下面我来详细阐述一下。
大学里提前确立职业愿景。
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说到:“学校教不了你人生观,也教不了表达方式,这些东西教不了,但是大学非常重要,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你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学这段时间形成的,但是不能指望谁能教育你,或者从谁那儿得到启发,最本质的是自我教育。”
大学里,会有很多“随便”,并不是老师不负责任,而是这一刻,需要你自己对自己负责任,让你意识到自己有多重要!让你提前打磨好,培养好你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克服的意识,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上社会。
大学的意义是让人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让不成熟的心灵变得成熟,让人开阔眼界,让浮躁的心变得沉稳。
你将来想要成为哪种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做主,别人给不了你,你也千万别指望任何人将你从泥坑里拉出来。
从大学选择专业的这一刻,就需要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
从性格特质入手。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相反,失败者们则总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适宜的领域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无论是哪一种性格,你都应该接受它,并按照这一性格去寻找适合的职业。
大学专业不能决定职业命运,而是应该挖掘热爱,让热爱产生价值。
比如在大学里写稿、录音都有稿费激励,即便做一份你所热爱的实习工作,你也可以收获到成长和知识经验的积累,这些都为能未来职场之路打下基础。
所以,大学期间,一定要多泡图书馆,对于自控力不好同学有极大帮助。
第一有学习氛围,在你自控力不是很强时,周边环境、优秀的人能约束你。
第二,书海无涯,唯有多读书,你才可能拥有超越性、更宽阔的视野,要把求知、求学上的怀疑精神,与对生命价值的确认和信仰的形成融为一体。
多多挖掘自身优势、特长。
大学里,有同学交际能力特别强,表达公关都不错,这也是优势啊!还有的同学,打篮球打的特别好,运动细胞有优势,这也是。还有的同学,某一项比如插画绘制特别厉害等等,都能与未来的职业进行链接。
这个优势,体现在你与生俱来的,就是你做一件事近乎完美的表现。
简单地说,就是你天生就能够毫不费劲地做好某一件事,而且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都好。这种才能是未经后天学习、与生俱来的,而且还是与众不同的。
如果你从事的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你的天赋,那么,你极有可能比一般人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所以,多多挖掘你的大脑优势、行为优势、性格优势等等,都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夯实基础!
专业不等于职业,在大学里可以多专业辅修、多渠道学习。
如果在大学里,被迫选了不喜欢的专业,一定要发挥自我主动性、自学能力,大学里辅修两个学位的同学大有人在,千万别自己放弃自己!
有几个渠道,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一是转专业政策。在选择大学时,考生可以提前了解大学是否有换专业政策。有的学校会有30%指标,允许大一结束时换专业,包括从文科专业换到理科专业。大部分实行换专业政策的学校,会对申请换专业的学生提出GPA要求,也有学校提出“零门槛”申请换专业,但需要在换专业时对申请的同学进行考核。这个可以具体查询相关学校政策。
二是辅修政策。即主修A专业,也可选修B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B专业考核后,可获得B专业辅修证书,同样也可以获得学位。大学里也能实现对自己感兴趣专业的学习。
三是跨校选课。即在A学校读书,也可以跨校选B学校的专业课程,通过B学校的专业课程学习,积累一定的学分,可以获得B学校的相关专业或课程证书。这需要A、B学校之间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方式,学习其他学校,包括国外大学的课程。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还是那句话,你自己才是自己的本质,你自己的强度是最重要的,包括智力、体力、眼界、意志力等所有能力的综合评判。
总之,不要因一个专业、一个学校去定义自己的未来,学校能给你的是怎样水平的老师、起点如何的同学,什么样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是固定的,但你能赋予你自己的却是无穷无尽。
在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会“即事而穷其理”,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张、有作为、头脑清醒、不盲从、求真求是的人;也只有这样,在毕业之后,才能不贪图享受,内心质朴强大,你可以把控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因为,大学带给一个人灵魂的滋养,对一个人内心的教育从未中断、从未停止,也永远不会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