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交易所的等待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商品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筹备了三年多后,新加坡钻石交易所(SDiX)对其中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体会。

顾名思义,这个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交易所瞄准的是全球每年大约220亿美元规模的切割钻石交易市场。目前在这个大市场里,钻石基本都是用来做装饰品,极少被用来投资。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完善的退市方法,且由于供应垄断导致价格不透明,新加坡钻石交易所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这一块的空白。

新加坡钻石交易所的投资方包括淡马锡控股旗下的创投公司祥峰投资控股以及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在对自身的推介中,该交易所经常提到的一件事是去年11月索斯比拍卖行在日内瓦以4850万美元的高价拍出了“蓝月”钻石,这也意味着钻石每克拉的价格已超过400万美元。这样的价格确实可以让追逐利润的投资者感到眼红,但人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要想买这种产品的话要去的是拍卖行,而不是交易所。

让更多的人能在交易所买钻石,可以说是新加坡钻石交易所的愿景之一。2012年巴克莱银行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贵重珠宝拥有者,买入的原因是为了对冲其他投资的风险。这个调查看起来很符合珠宝商的口味,但事实上用珠宝来避险并不是大众做法,因为珠宝前面的那个定语“贵重”极为重要,如果大家买入的都是“蓝月”这样的极品货色,那么放到拍卖行里确实不愁找到买家,但对于一般宝石来说,市场更多地是走在一条“单向街”上,缺乏基本的流动性。这意味着,买家花大价钱将一些消费级的钻石收入囊中后,想变现的时候却发现很困难,甚至要付出大幅折让才能实现,这使得钻石很难具有稳定的投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钻石市场被当作全球最后一个尚未妥善经营的市场,新加坡钻石交易所就是致力于把钻石打造为资产类别,使得钻石贸易行业以及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受益。在新加坡交易所的设想中,需要使劲把钻石往商品圈子里拉。在他们看来,既然钻石本身就有和贵金属类似的避险属性,那么再人为增添一些金融属性并不困难。但主要的问题在于,钻石市场不但交易通道不畅,就连标的品也难以做到标准化。与黄金很容易按照纯度来划分不同,钻石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使得标准化计价要复杂得多。色泽、切割以及清晰度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到钻石价格,这样既对定价能力带来挑战,又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因此,新加坡钻石交易所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决定专注于圆形明亮式切割的(RBC)、白色的(D、E、F、G、H)钻石。这些钻石均经美国宝石研究院(GIA)鉴定,并分为3大类,分别为10粒0.30至0.39克拉钻石、6粒0.50至0.59克拉钻石及3粒1克拉钻石;而每大类中的钻石的白色类别及净度,均为同一种类,且总重量亦须为3.1克拉。

通过新加坡钻石交易所,投资者可获渠道买入这几类钻石产品,相较于在拍卖会或零售商处买入的传统方式,投资成本低很多。新加坡钻石交易所引进的电子交易系统与新加坡交易所相同,将买方和卖方进行匹配,每秒可处理50万件以上交易,价格可通过专用网站实时确认。按照新加坡钻石交易所的设想,钻石会像其他大宗商品一样规范化和投资化,这样一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钻石产业的流动性和市场规模。

理论上说,如果一个统一的市场建立起来的话,凭借透明性确保流动性,确实能够吸引不少出于避险目的的资金进入。因为和素有“避险天堂”之称的黄金相比,钻石的波动性更小。如果截取从2012年1月到2015年8月的价格走势作比较会发现,在那期间金价下跌了大约30%,而钻石价格只下滑了近16%。这种坚挺的价格走势,能够满足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

不过新加坡钻石交易所雄心勃勃的设想,至少在目前来看遭受到了市场冷遇。有统计称在2003年到2010年间,投资白钻的年回报率高达10%,彩钻的收益率也有5.5%,但当时让投资者闹心的是有价无市,而当新加坡钻石交易所推出一个看似具有流行性的市场后,遇到的却是有市无价的尴尬局面。但由于市场不景气,目前钻石价格跌至五年来的最低位,新加坡钻石交易所本计划在2015年9月正式启动,但却一拖再拖,直到今年5月份才姗姗到来,而且也未能吸引太多交易商参与到其中。

在运营之初,大华银行是新加坡钻石交易所的初始结算银行,交易所有25个由合格供应商和经纪商组成的“先驱成员”。新加坡钻石交易所也将有两个存库,一个在新加坡自由港,另一个在孟买的印度钻石交易所。而这样的阵容对于支撑起一个全球资产部类市场来说,显得十分单薄。当然,这也并不排除其他主要玩家仍在观望当中,毕竟除了原油外,以前新加坡推出的其他品种的商品交易合约产品都算不上成功。

钻石交易的命运会有所不同吗?我认为,从好的方面说,至少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不过即使如此,至少到现在,拟建中的钻石期货市场仍遥遥无期,连现货市场都并不统一。在交易方面,或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想起的都是钻石扮演金银的角色,就是在黑帮电影中那些用一箱子钻石进行黑市交易的镜头。如果人们的刻板印象不能被打破,那么新加坡钻石交易所即使已经开锣,但距离成功还很遥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