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聚居的五大道
精英聚居的疙瘩楼
最初这幢疙瘩楼是英国一家公司的公寓,因临近天津工商学院(今天津外语大学),学院的很多教授也住在这儿。不过疙瘩楼里住过最有名的人,还得说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马连良在此祖了两套房子,其中一套出租了。马老师当然是看上五大道整洁优雅的环境,温馨文明的左邻右舍。
1922年,马连良与梅兰芳一起在天津英租界马场道潘复家中演出《游龙戏凤》,这是马老板在天津的第一次亮相,年仅21岁。三年后,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举办救济陕甘难民义演,马连良随同杨小楼、梅兰芳、程砚秋、韩世昌来津,马程合演《审头刺汤》赢得满堂彩,年轻的马老板在天津一炮打响。1930年,马连良组建了自己的戏班扶风社,随后又在天津拜入名家孙菊仙门下。
马连良
1901到1966,生于北京,字温如,书房名古历轩,回族。马连良八岁入喜连成科班,九岁登台,先学武生,后改老生,受教于叶春善、蔡荣贵、茹莱卿、萧长华、郭春山等名师,表演上还潜心研习做工老生贾洪林的艺术。出科后,他在实践的同时,不忘继续深造,曾于1918年找到叶春善“二次入科”学习。在学习中,马连良广采博收,他一面向孙菊仙、刘景然请教,一面又向王瑶卿、王长林、杨小楼等名家问艺。1922年,随白牡丹(荀慧生)赴上海演出,之后先后搭玉华社、协庆社演出。1927年后马连良先后在春福社、扶春社挂“头牌”,与王幼卿、郝寿臣等合作演出。
1930年,马连良自组扶风社,开始独立挑班,先后与王少卿、刘砚亭、董俊峰、马连昆、尚和玉、金钟仁、马富禄、张君秋、叶盛兰、刘连荣、袁世海等名家通力合作,足迹遍布京、津、沪、东北等地,在长时间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盛行不衰的独特表演风格,世称“马派”。1947年,马连良从上海赴香港演出,新中国成立后,马连良从香港回到北京,历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等职。
潘复旧居,位于马场道的二十中学内。而美国人胡弗的旧居也在二十中学内,房子已经拆了,遗址就是学校的操场。
潘馥
1883年到1936年:山东省微山县马坡镇潘庄人,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最后一任国务总理,幼年熟读经书,并考取了清末的举人。因18字上书军饷获批,轰动一时。被誉为江北才子。民国建立后曾任山东实业司司长、统一党山东支部负责人、全国水利局副总裁、财政部次长、全国河道督办、财政部总长、交通部总长、总理。
1912年赴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谋一司员,旋又在江苏都督程德全府下供职。
江北才子
程因军饷多次上书未批,后交潘馥专理此事。潘馥在书上改动18个字,呈报上去,饷钱当即拨下。此事轰动一时,潘馥被誉为“江北才子”。不久,他又被调回山东任劝业道道尹。
向英国人索赔成功
由于他与山东都督周自齐关系密切,一九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便被委任为山东实业司司长。在任职期间,他热衷于工业救国,买机器、办工厂。所买英国机械,途中因故沉没于海中,众闻异常惊愕。他却说:“不必担忧,叫英方赔偿就是。”潘馥对英索赔谈判时,陈词慷慨,据理确凿,结果英方全部赔偿了所有损失。
胡弗其人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1874年八月10日到1964年),曾给自己取中文名胡华,后大多将其姓译作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生于爱荷华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作为一个采矿工程师胡佛为一家公司所雇用,去了澳大利亚,后来到中国,在一家私人企业公司工作,作为中国主要的工程师。24岁的胡佛曾作为美国“白领”被派往中国河北唐山的开滦煤矿“打工”。胡弗在中国,不止是采矿工程师,还是地址工程师,还占有煤矿的股票,更可恨的是把中国人卖到国外当劳动力,他从中抽头获利,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回国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大资本家了,后来成为美国的总统。
抗日名将张自忠旧居,位于成都道60号。为纪念张将军,天津市还有一条张自忠路。
张自忠
1891年8月11日生,1940年 5月16日为国捐躯,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1937 年至 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一函:“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他自己亲自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
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年 5月16日),由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端着轻机枪于十六日夜间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遗体。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九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三百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名医结邻而居的安乐村
安乐邨
这组建筑群位于马场道、睦南道与桂林路交口,建于1933年,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第设计。建筑立面上使用了连续的拱券,并在拱券上装饰了连续的绞绳式纹样,与红色墙面相配,格外漂亮。同时,支撑拱券的柱子上也应用这种绞绳式花纹与之呼应,这一系列手法形成了鲜明的立面效果。
从建筑落成直到今天,在近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安乐邨里更换过数不清的房客,也曾有诸多历史名人在此停留。有著名实业家、轻工业部部长李烛尘;曲艺大师骆玉笙,即小彩舞;京剧名家杨荣环;中医名家刘松庵;中医名家陈微尘;中医名家杨梦石;以及肿瘤专家张天泽;著名妇产科医生杨珂等等;黎元洪次子黎仲修。
张天泽
男(1920到2004)辽宁人,一九四三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市人民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张天泽教授于2004年2月12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3岁。
张天泽从事肿瘤临床数十年,为发展肿瘤医疗事业投入了全部精力,做出了杰出
贡献。他德高望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那双有如神助的手曾抢救过数以千
计的病人,1972年他曾经力排众议,在老师金显宅指导下,成功地为年逾九旬的
马寅初先生做直肠癌手术,术后马老活到百岁寿终。癌细胞也没有扩散,创造了
医学史上的奇迹。
欧阳乾
睦南道安乐邨1号
,泌尿外科专家,曾任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1956年我国泌尿外科创始人之一、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施锡恩教授组建的独立泌尿外科专科,是当时国内少数的独立的泌尿外科专科之一。施锡恩教授任首任科室主任,后欧阳乾教授担任科主任。建国初期该科的学术、技术及管理水平,在国内享有盛名,各地来进修学习的医师不断,不少人今已成为我国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是我国早期培养泌尿专科医师的基地。五六十年代,欧阳乾教授开展的“阴茎癌髂腹股沟淋巴清除术”还开展了“腹膜前疝修补”、“淋巴管造影术”等在国内领先。
王羽鸿
安乐邨7号,皮肤科专家 ,曾担任北宁铁路管理局天津医院院长等职。
刘松庵
睦南道安乐邨16号,
1911至1995,室名仰山庐,清末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关门弟子。
1930年至1942年悬壶天津,被誉为二十鬻字,三十悬壶的书法家大夫。新
中国成立后,刘松庵任天津公安医院中医科主任。他在学术上深受施今墨影响,
推崇用中医、西医之长,融汇新知,使之系统化。现公安医院牌匾就是刘松
庵所书。
刘松
庵也成为对我国中医发展,颇具影响的一代名医。
陈微尘
睦南道安乐邨17号。
陈微尘(1896到1969),原名邦荣,湖北浠水人,是清
代诗人陈沆后人。陈微尘作为一代名医,著有《老中医书》。他
在渤海大楼自立诊所。1956年起
在天津红十字会医院工作,任中医科主任。他还为中医进修班上课,培养
中医人才。陈微尘为医家兼学者,诗文书画俱佳。
杨珂
睦南道安乐邨18号。
杨珂1908生,男,著名妇产科专家,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创建人,天津八大家长源杨家后人。1938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系。1939年任曾任香港大学副教授。1942年任南京中央医
学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1946年任天津市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
解放后,他参加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筹建组的领导工作,并任天津市中心妇
产科医院主任医师、首任院长兼助产分校校长
。
心脏病专家卞万年旧居
协和医院
1941年12月2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占北平的日军接管了协和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日本人把院中的英美籍人士送进了山东潍县乐道院集中营,在校任职的中国人相继被解职。部分医生来到天津,他们是:方先之、金显宅、范权、朱宪彝、苏起桢、张纪正、赵以成、林崧、施锡恩、柯应夔、林必锦、万福恩、杨济时、林景奎、卞学鉴、苏瑛、朱宗尧,另有原在天津的协和毕业生虞颂庭、俞霭峰、刘绍武、屈鸿翰等人。来到天津后,有的办起医院或诊所,也有个体行医的。
1942年春,张纪正、方先之、柯应夔、邓家栋等医生发起创建天和医院,院址为当时马场道原西湖饭店(今天津市妇女保健所),同年七月一日正式开业。
卞万年、金显宅、方先之、施锡恩、林崧、林必锦、关颂凯、卞学鉴、曾昭德等医生接办了私立恩光医院,院址位于黄家花园(今成都道河北路口)。这些医生来到天津,使天津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他们在天津行医、生活,有的置办了房产,在天津五大道结邻而居。
卞万年 男,著名内科、心脏病专家,为中国近代银行家卞白眉之四子,曾任天津恩光医院院长。
卞万年早年就读于天津新学书院。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后,后留校任教,擅长内科、心脏科。1942年, 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医院被迫关闭。率先来津的内科医生卞万年和外科医生方先之回北京,把极有实力的眼科医生林景奎、牙科医生关颂凯、小儿科医生王志宜、外科医生金显宅、耳鼻喉科医生林必锦、妇产科医生林崧、泌尿科医生施锡思、皮肤科医生卞学鉴等人召来,大家商量后,每人五千块钱,集资接办了陈善理的恩光医院。恩光医院,在新中国成立后,与几家医院合并组成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卞万年担任接办后恩光医院的首任院长,由于他领导有方,且这十位医生都是协和毕业的名医,各有专长,医术高超,使得这所原来名不见经传的私家医院声望日隆,门庭若市,慕名而来的病人很多,医院的经营蒸蒸日上。恩光医院被誉为天津的协和医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