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用线与西画块面结构转换能否成为意象创造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很好,很专业,也是现在国画创作中很多画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国画中的用线是非常考究的,并不是指单一的纯粹的线条,在传统国画中,画家们就已经能用线表现结构,也就是体积感。

中国线描画能与西方画快面结构达成意象

国画的分类很多,其中用线最直观的就是工笔画,工笔画在唐代达到了巅峰,在宋代经过艺术家们不懈的努力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工笔画是用线条创作意像的代表,现在很多画家学习到西方各画派的影响,觉得国画中的线条和西方画种是不能相互融合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艺术是不分名族和国界的。

很多传统画家在经历一定的创作经历,会对传统绘画达到痴迷的程度,由于有了更深层次的对绘画的认知,很多传统画家并不能接受西方画法技法等,其实,这是错误的,真正的画家能学贯古今,境达中外。

国画基础知识和西方快面画是相通的,国画中画家用线条表现空间感和体积感,以塑造形体,而形体也是板块的组成部分,西方画也是用线条来体现空间感和体积感,只不过一个东方一个西方,文化艺术认知各不相同,所创作题材也是不同,到究其本源,是互通的。

清朝著名宫廷画家郎世宁就是代表,他的画中带有明显的西方快面结构画法,但融合了我国传统国画创作手法,创作除了举世闻名的很多画作。

画家不能固步自封,要多学、多看、多听。我们走强大的文化艺术基础,我们也要融合西方画派知识认知,传播国画知识让国画意象走出过门,面向世界。

中国画的线条、西方画的快面结构,都是来造型的基础,古今中外,能把两者融合到一起,创作出独有的国画作品的画家很少,这是认知的不足,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希望更多的画家能创作出让世界为之动容的作品。

20 赞 踩 2评论

分享
举报

艺术构成形式美的手段就是点、线、面、光、行、色等,艺术家通过这些元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均衡、重复、变异、肌理、重置等艺术创作原理进行创造出不同表现门类的艺术作品(具象、抽象、意象)。

艺术创造与创作的手法是艺术家思想与灵魂、灵感的触发。所谓表现手段是采用具象、抽象还是意象完全看艺术家的审美习惯和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然不同时期的艺术家所追求的方向是有差异的,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是一种复古写实的宗教世俗化,到印象派的艺术思潮则是意象与表现的综合体。中国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则是古典具象写实风格,后期逐渐演变成意象山水画追求一种意境美。

线与面的有机结合是可以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的。中国画是一个具有独立艺术技法的美术门类。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这里包含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精髓。线面结合的艺术形式是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创造的兴趣和喜好,甚至是艺术思想的升发。但是,不管艺术家采用什么手段和手法去表现艺术作品,中国画的核心精髓是不会变的。如果画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没有达到气韵生动,意境之笔墨境界、文化学养人格魅力等格调不高是很难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的。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基本要求,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应该要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石涛曾经说过,“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思说的就是画家创作书画作品要有气势、豪气、不能有匠气、俗气。优秀的中国画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佳作,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元素的构成手法,是画家们情有独钟和青睐的一种表现手段之一。但是线面结合的艺术家也大有人在诸如,梁楷、八大山人等大写意画家。随着中西合璧的融合盛行,国际化的艺术门类新材料新技术等的艺术融合的中国画出现了不同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就有关于中国画传统用线与西画用面的当代水墨艺术新形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