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零二首《汴河曲》(李益)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汴河曲

     【中唐·李益·七言绝句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拼音版:

biàn shuǐ dōng liú wú xiàn chūn,suí jiā gōng què yǐ chéng chén。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xíng rén mò shàng cháng dī wàng,fēng qǐ yáng huā chóu shā rén。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作品介绍]

《汴河曲》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汴河周边的景色,全诗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委婉曲折,感情深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

[注释]

⑴汴水:汴河。唐人习惯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
⑵宫阙:宫殿。这里指汴水边的隋炀帝行宫。已成尘:已经成为断壁残垣。尘,尘土。
⑶长堤:绵长的河堤。堤,河堤。
⑷愁杀人:把人都愁死了,形容过于发愁。

  [译文]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

行人啊千万别望向长堤上的美景,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惆怅。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一说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第,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初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间。后官至礼部尚书。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长于七绝,以写边塞诗知名。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赏析

壹/

李益进士及第之后,于大历六年(77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官郑县主簿,任职三年。此诗即为在这一时期所写。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该篇即为典型的诗例。题内“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这条耗尽民膏,成为亡隋历史见证的汴河发兴的。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诗人在开篇写因汴河水引发的诗人对历史的回忆。汴水碧波荡漾,缓缓东流,堤岸上春柳随着清风飘荡,显出无限柔情,两岸都笼罩在一片花红柳绿之中,到处都是一片春光无限。诗人写春,但没有具体描绘春的景象。但是诗人巧妙加上了“无限”二字,便使春意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汴水悠悠东流的形象,本来就容易引发对悠悠时间之流的联想,缀以“无限春”,更使这条流贯无数春秋的汴水,带上某种象征色彩,而且唤起汴水两岸春色无限的联想。接着诗人联想到“隋家宫阙”,象征着隋代腐朽统治和豪奢生活的隋炀帝华丽的行宫,现已荒废颓败,只剩下断井颓垣供人凭吊了。“已成尘”,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昔日华丽消失殆尽。诗句以汴水长流与隋宫化尘作鲜明对照,两相比照,正见出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如烟、历史无情,世事沧桑变迁之意油然而生。隐含在这种历史沧桑感中的深层意蕴,则正如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所说:“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末两句继续写汴河岸边典型的景物,转从隋堤杨柳抒发感慨。柳絮随风飘扬,飘飞如雪,原是骀荡春光的标志,这该是让人心情舒畅的春色。但眼前这汴堤杨柳,却联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不免惹人欷歔慨叹。这些春色如今见证着历史,而当年隋炀帝沿堤栽种柳树,本是他南游奢华之举动的一个点缀而已,到头来它却成了荒淫亡国的历史见证。那随风飘荡的杨柳和飘飞的杨花,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怀,在怀着历史沧桑感的诗人眼里,它们仿佛是隋代豪华消逝的象征(杨花与杨隋构成一种意念上的关系,容易使人产生由彼及此的联想)。后人面对这垂柳,不禁生发出繁华易逝、历史永恒的感慨。不过更使人感怀不已的,或许是这样的现实: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统治者却并没有人从亡隋历史中汲取教训。在“风起杨花愁杀人”这种强烈深沉的感伤中,分明隐现着衰颓时世的面影。这也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深切担忧。

这首七言绝句,对比的运用,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诗人将吊古伤今之情融入到了春色中,委婉曲折,感情深沉。最后伤今之笔,将诗人的忧国愁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名家点评

《优古堂诗话》:

唐朱放《赠魏校书》诗云:“长恨江南足别离,儿回相送复相随。杨花撩乱扑流水,愁杀行人知不知?”李益《隋堤》诗……盖学朱也,然二诗皆佳。

《唐诗直解》:

说得亡隋景象,令人不敢为乐矣。

《唐诗训解》:

前以侈贬,后可为鉴。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情格绝胜,那得不推高调!

佚名

赏析

贰/

李益早年怀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在塞上戎马间度过了他青壮年的悠悠岁月。但终究未能大有作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他非常失意地离开了军幕,开始了漫游江淮的闲散生活。《汴河曲》大约是这个时期李益登临隋堤时写下的一首怀古之作,由唐至今,一直为历代读者所传诵。

诗题中的“汴河”,又称汴水,是唐宋人对隋炀帝杨广所开通济渠末段的习惯称呼。它是大运河的一段,起自河南荥阳,东到江苏盱眙入淮,因该渠从荥阳至开封一段为古汴水而得名。隋大业元年(605),炀帝为了游乐江南,先后调集了百余万民工开凿通济渠,沿渠两岸修筑长堤,堤上遍植杨柳,史称隋堤。为了享乐的需要,炀帝还在汴河之滨建造了一个十分豪华的行宫。由于这个无道昏君个人穷奢极欲,对人民横征暴敛,在位不过十来年,便落得个国亡身丧的可悲下场。李益正是在隋堤上缅怀历史,漫步行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吊古伤今、感慨兴亡的抑郁情怀。

“汴水东流无限春”,诗一下笔从眼前自然景物写起,展现了汴河无边春色。然而,“隋家宫阙已成尘”,虽说春色依旧,堤柳犹存,但往昔富丽豪华的隋宫已经衰败零落,变成一片令人伤心惨目的废墟。只有那少许断井颓垣,还可偶尔供人前来凭吊。“隋家宫阙”,据南宋刘义庆《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在通济渠沿线,从东都(洛阳)到江都(扬州)二千余里,每两驿建置一座宫殿,共设行宫四十多座,专供其游乐享用。“已成尘”三字,以夸张的笔法极写昔日隋宫的豪华已完全消失,不复存在,这与上句所写汴河春色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以见出人世沧桑巨变,寄托了历史兴亡感。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两句诗,抓住隋堤柳色这一典型景物,着重抒写诗人难以抑制的吊古伤今之情。长长的隋堤上,惹雾含烟的杨柳婀娜多姿,春风徐徐吹来,柳絮飘飞如雪。如此美好春光,本来令人欣赏流连;但由于它与隋朝的盛衰兴亡紧密绾结在一起,因此诗人面对隋宫成尘的现状,感慨横生,喟叹不已。在诗人看来,那满堤烟柳,正是炀帝身死国灭的见证;那漫天杨花,恰是隋炀帝荒淫亡国的象征。仰观历史,俯视现实,虽然亡隋之鉴不远,但中唐统治者并未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将会使后人复哀唐人。所以诗人忧患深沉地发出告诫:“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缘何而愁?确因触景生情,吊古伤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这首七绝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隋代行宫今昔盛衰的对比,突出地表达了鉴古惜兴亡、寓讽警当世的思想主题,写来情景浑融,意境层深,十分耐人咀嚼寻味。

佚名

赏析

叁/

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发兴,以今昔盛衰构意,在抒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寓含某种现实感慨。本篇正是典型的诗例。题内“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当年炀帝为了佚游享乐,先后发民工百余万开通运河,沿堤植柳,并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这条耗尽民膏,成为亡隋历史见证的汴河引发的。

前幅以汴水长流与隋宫成尘作鲜明对照。汴水悠悠东流的形象,本就容易引发对悠悠时间之流的联想,缀以“无限春”,更使这条流贯无数春秋的汴水,带上某种象征色彩,而且唤起汴水两岸春色无限的联想;而象征着隋代腐朽统治和豪奢生活的隋宫,却已荒废颓败,只剩下断井颓垣供人凭吊了。两相对照,正见自然永恒、人世沧桑、豪华易尽、历史无情。而隐含在这种历史沧桑感中的深层意蕴,则正如刘禹锡《台城》所说:“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后幅转从隋堤杨柳抒慨。柳絮春风,飘荡如雪,本是骀荡春光的标志,但眼前这汴堤杨柳,却绾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不免今人歔欷增慨。当年炀帝沿堤树柳,本为南游装点风光,到头来它却成了荒淫亡国的历史见证。那随风飘荡的杨花,在怀着历史沧桑感的诗人眼里,仿佛是隋代豪华消逝的象征(杨花与杨隋构成一种意念上的联系,容易使人产生由彼及此的联想)。不过更使人感怆不已的,或许是这样的现实;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统治者却并没有人有从亡隋历史中汲取教训,哀而不鉴,只能使后人复哀后人。在“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种强烈深沉的感怆中,不正隐现着衰颓时世的面影吗?

怀古与咏史,性质相近易混。但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因迹起情,重在抒历史沧桑之慨。前者实而后者虚。将李益这首诗跟题材相近的李商隐《隋宫》七绝略作对照,便不难看出二者的差异。《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见南游的巨大靡费,从寓奢淫覆国之戒;《汴河曲》则但就汴水、隋宫、长堤、柳等带有沧桑感的物象虚加点染唱叹,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借用杜诗来概括,可谓一则“举隅见烦费”,一则“引古惜兴亡”。

佚名
赏析

肆/

隋朝开挖的通济渠从河南流入淮河,因其中间的一段为古时汴水,所以唐、宋人通常将通济渠中下游一段称为“汴河”、“汴水”或“汴渠”。

公元800至801年,诗人客游扬州,看到隋朝开凿的通济渠以及隋炀帝当年游乐的场所,不禁触发感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写眼前景色。“无限春”三字将其汴河两岸眼前春光满眼、春色无限的景致概括无遗。

次句写其历史变迁。“阙”,què,指皇帝住所。诗人踏上汴水河堤(dī),自然会想起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隋书·炀帝纪》)的历史盛事。诗人满心希望去追寻历史的足迹,然而其宫殿早已荡然无存,坦露在诗人面前的,竟是满眼尘土!现实图景遮蔽掉历史图景,其前后还不到200年(隋亡于公元618年),变化竟如此之速、之大,这无疑使诗人震惊,自然地就引起了关于下文的感慨。

“长堤”,即隋堤。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渠筑堤,遍植杨柳,世称“隋堤”。三、四句分明是诗人登上隋堤去寻找历史旧迹,轻薄无知的杨花柳絮却随风在其面前飘来舞去,引起诗人无限惆怅;却偏以规劝语气出之,劝告其他“行人”(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到隋堤上去游览,以免看到纷飞的杨花柳絮而牵动愁肠,这比直陈其情显得更加哀伤凄婉。

诗中一、二句写景,却通过两种景观的对比抒情;三、四句抒情,却能在情感的悠悠流荡中交织着写景。而“劝告”艺术手法的运用,则更其增加了本诗凄婉的成分。

这首诗无疑是在抒发一种感慨。它既可以使人深感时间易逝而奋起,也可以使人觉得人生易老而消沉;一方面人们从中悟出了人事无常、富贵不保的道理因而意识到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另方面人们也可以因为同样的道理而纵情享乐。这是读本诗时所必须注意的。

佚名
赏析

伍/

李益的怀古诗艺术成就虽不及其边塞诗,但因其忧国忧民、心怀远志的原因,他的怀古诗别具一番风味。这首《汴河曲》就是代表,诗人通过描写汴河春景,感怀古人,表达了盛衰之感。开篇从总体着眼描绘汴河的灿烂春光。“汴水东流无限春”,寥寥七字,却绘出汴河无边旖施春光。和煦春日,阳光洒在汴河之上,汴水波暖,粼光荡漾,缓缓东流而去。两岸杨柳扶风而舞,嫩叶吐翠的枝条临水飘摇。枝上莺鸟脆啼,陌上草熏风暖,一派靡丽,充满生机。

诗人首句写春景,丢开工笔细描,以“无限”二字至于“春”字之上,重墨之下,渲染出一派旖施,给诗句留下了无限延伸的想象空间,让读者的想象力任意驰骋。而“汴水东流”四字将有些虚渺的“无限春”实体化了,使诗句写景有了实际落脚点,避开了写景太虚、难以把捉的弊端。

首句里的“春”字代表的不仅是春景春色,更包含时间永恒和时令不停更替之意。而至于“春”之上的“无限”二字,更将永恒无边之感渲染得超绝。在这无边永恒的春色中,诗人笔转,“隋家宫阙已成尘”,将汴水边上,隋炀帝行宫的断壁残垣绘入画面。

隋炀帝刮尽民膏,用尽国库,延汴河建造的那些玉宇琼楼,如今只剩下残砖断瓦,荒草丛丛。这位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帝王,面对“无限春”时,已化尘埃,荡然无存。春色年年,他的文治武功、文采风流与豪奢无度,也只是历史的一点尘埃,犹如隋宫的断壁残垣,早已不在。

前两句中“无限春”与“已成尘”相对而出,盛衰感慨之情油然而生。后两句顺势而下,诗人直抒胸臆,将这份感慨尽现笔端。“行人莫上长堤望”,“长堤”与“汴河”一样,不仅是隋朝曾经兴盛一时的见证,也是隋朝灭亡的见证,兴衰之隔只在这一堤一河,“行人”可视为芸芸众生的代表,俱被这一堤一河衬托得脆弱渺小。行人走上长堤,面对春景,看到的却是盛衰,感受到的是“愁杀人”的愁情,只能慨叹一声“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迟日风起,杨花漫天,诗人劝行人“莫上长堤望”,正因为诗人自己立于长堤已愁情满怀。“风起杨花”虽是写景,但与“愁杀人”相连,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满怀愁情。而这愁情不仅来自亡隋,更来自于诗人对自己国家的忧虑。正因为诗人正亲身经历着唐朝的衰微,一场如亡隋一样的盛衰之变正发生在眼前,无可奈何的诗人怎能不“愁杀”。

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从诗人眼前的汴河引发出来,承转自然,以对比烘托的手法,将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虽是篇幅有限的七绝,却于短短数字中表达出复杂的情感,诗法巧妙,令人赞叹。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