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中)
在中国的历史上,被封为“汉王”的一共有28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他不但奠定了400年江山基业,还把“汉”的王号变成了国号,汉族、汉人传名海内。元末,著名的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就自封“汉王”,朱元璋也曾封第14子朱楧为“汉王”,不过后因行为不轨受到处罚。朱高煦是历史上倒数第二个“汉王”,而史书上最后一个“汉王”,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侄子洪釮(qí)元,灭国时不到十岁。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汉王都与造反有关。而到了朱棣一朝,把“汉王”赐给自己最喜欢的二儿子朱高煦。在军事作战方面朱高煦是他的好帮手,可以参谋军机帮他驰骋疆场;在忠诚度方面,朱高煦又几次为朱棣解围,甚至救过父亲的性命。多年的战场厮杀,二人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父子之情,也有师生情、战友情。但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因为朱高煦言语轻佻不肯学习,朱元璋很讨厌这个孙子,因此亲自指定朱高炽为燕王世子(《明史·朱高煦传》)。朱棣“造反”夺得天下却自认为继承老爹正统,当然不敢公然反对父亲的意见,而朱高煦又真的救过自己命,打仗也是好帮手,朱棣对这个儿子心怀愧疚。
封朱高煦为“汉王”,不得不让人猜测,朱棣是否在暗示或者鼓励这个儿子“如果有想法,要自己努力实现”。《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意思是说,朱棣行军遇到危险,朱高煦带兵前来解了燃眉之急,朱棣非常高兴,用大斧子的轻轻拍着朱高煦的后背说:“你自己努力呀,你大哥身体不好!”文字表面,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朱棣“仗钺拊其背”的这个“小动作”,钺是礼器,代表王权,以此“拊其背”是不是更有着深意。
汉王朱高煦始终不愿就藩,逼得朱棣一次次把他的封地向京城附近靠近,一方面群臣已经对朱高煦明目张胆的胡作非为“民怨沸腾”,另一方面朱棣也在后悔,开始提防这个儿子。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终于去了位于山东的乐安州就藩。
我们再说说朱棣第三子朱高燧。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永乐二年(1404年)封朱高燧为赵王,命其常居北京,主管北京政务,因此慢慢培植起来一些亲信,尤其朱高燧组建的赵王亲卫,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与汉王朱高煦一样,也同样拥有一个皇帝梦。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北征凯旋回京后,发现朱高煦“阴养死士,招纳亡命”,并私造兵器,操练水战,其篡位夺权之心昭然若揭。朱棣就是以此发家,当然更清楚朱高煦的野心,于是将其召来痛斥一番,囚禁于西华门。太子朱高炽出面求情,才算保住了他的汉王爵位,但封地被改封为乐安州,并令其马上就藩。
朱高燧看到父亲朱棣对太子大哥不喜,二哥朱高煦又被打发到封地就藩,他愈发觉得自己的皇帝梦或许可以成真。于是在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居于北京,太子在应天监国期间,朱高燧秘密与朱棣近侍黄俨勾结诬陷太子,一时间大臣近侍皆是造谣构陷太子之言。
朱棣本性刚愎自用且行事偏激,再加上多病、多疑、多怒,听到如此多关于太子的负面消息,恰巧有一位陈千户曾霸占民财,被朱高炽将其发配戍边,幸而交趾立功,所以太子便宽恕了他。此事被黄俨得知,即密报朱棣说太子私放皇帝贬谪罪犯。朱棣闻后大怒,下令将陈千户处斩,并将辅佐太子监国的侍读梁潜、司谏周冕下狱,不久后处死。
为了彻查情况,朱棣派礼部侍郎胡濙(yíng)暗中调查太子朱高炽是否有不臣之心。胡濙此人,曾有多年调查建文帝下落的经验,拥有较高的侦查水平,所以他以出巡江浙的名义赴应天调查,经过仔细查访,胡濙被朱高炽仁明所打动,写下了自己所见所闻的“诚敬孝谨”七件事密奏朱棣,朱棣阅后才释疑。
既然离间朱棣与太子父子关系不成,那么朱高燧就准备破釜沉舟。永乐二十一年(1425年)五月,年迈的朱棣因病不能临朝,国家政事皆托于太子,由于太子对宦官干政不喜,遂多次裁汰宦官,被裁汰之人中有黄俨徒子徒孙若干,使得黄俨心怀不满到了极点。于是黄俨与朱高燧及其其党羽孟贤、王射成等密谋伪造遗诏,图谋毒害朱棣,废立太子,立朱高燧为帝,等一切布置妥当后,黄俨将其计划告知于外甥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王瑜听后大为惊恐力劝舅舅不要参与这种灭九族的勾当,哪知黄俨不听,王瑜急速报知朱棣。朱棣听后大怒,遂派人抓捕朱高燧及其同党。
史载: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得为伪诏。贤等皆伏诛,陛瑜辽海卫千户。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朱棣问朱高燧:“你做的吗?”他十分害怕,吓得说不出话。但太子极力为他辩解:“这是下人的所为,弟弟一定不知道的。”自此,朱高燧行为日益收敛。自此,朱高燧的皇帝梦终于破灭,如果不是他太子哥哥求情的话,恐怕项上人头也难保留,更别说王位了。
朱高炽登基后,朱高燧就藩至彰德,为表示恩宠,仁宗皇帝加封岁禄为两万石。朱高燧投桃报李,主动卸掉两卫护卫,以示臣服。朱瞻基即位后,汉王朱高煦欲谋反,曾联络赵王一起出兵,但朱高燧最终没有随其谋反,并将最后一卫护卫交于朝廷处置。朱高燧在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过世(终年五十),葬安阳县寿安山,今属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李家坡村。朱高燧得善终,谥曰“简”。朱高燧识时务,主动示好是保其善终的重要原因,因为不管怎样,活下来才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