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连海平:这是开放包容的江南气象

近代上海人直接延续继承了江南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并有所升华。在被动开放中有主动抉择,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同时不失文化自信

.

熊月之
      
       江南的开放形势跟潮水一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的名句。历史上长江的出海口在不断地东移,但是江海相连的开放气势古今无异。浩浩的长江,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轮明月在海潮中上下浮动,这是多么宏伟的气象。用来形容江南开放包容的特点是非常确切的。
      
       回顾历史,江南的开放形势就跟潮水一样。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原本是在中原,即河南、陕西一带。在秦汉时期,江南是很落后的地方,地广人稀。但两晋以后,北方人口一次次向南迁移,我们称之为“衣冠南渡”。“衣冠南渡”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东晋以后;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后;第三次是南宋以后。唐代刘禹锡在《乌衣巷》诗中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就是从北方迁到南方来的士家大族。这一次又一次的迁移,就是江南开放包容的具体体现。大批的北方人来到南方,北方的文化与南方的文化交融,北方的农业技术也带到了南方,于是加速了南方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之前江南落后最关键的原因是水患,一旦人们把水患治理了,这个地方就成为鱼米之乡,适合生存。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广泛联系海外,发展商品经济,使得江南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这是我们讲江南开放的一种表现,就是对内陆人口的开放。
      
       还有一种开放是对外开放。中国历史上凡是偏向于东南的政权,都比较重视海上贸易。三国孙吴重视海洋,造船、航海都较发达。从唐代到清代,江南地区是进行国内国际贸易的重要地区,扬州、江阴、青龙镇、刘家港、温州、乍浦、上海、宁波等港口,都处于江南地区。从这些港口此兴彼衰、交替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到,这是大一统中国进行区域经济联系与文化融合的需要,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外部世界互通有无的需要,是江南开放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
      
       对外来文化持开明态度
      
       江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开明的态度。今天中学数学所学的几何,点线面、对角、锐角等这些词都是徐光启翻译过来的。他翻译了很多书,对待外来文化持有非常开放开明的态度。徐光启说,中国要想超过西方,第一步必须要翻译,第二步是会通,第三步是超胜,有“翻译—会通—超胜”三步走的论述。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江南士人走在全国前列。如王锡阐是苏州人,西方讲的天文学现象跟中国过去了解的不一样,他为了看看对不对,每到晚上天气好的时候就爬到屋顶上面去看天象,用天象跟西方传过来的学说进行验证。明清之际的方以智、梅文鼎是安徽人,他们研究西方来的文化,然后进行中西文化交融,在交流创新方面做出了非常可贵的贡献。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王锡阐、方以智、梅文鼎等,形成了江南士人探索西学的氛围。
      
       明清两朝,中国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徐光启写了《海防迂说》的文章,专门谈海外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他说正常的贸易开展,能带动整个国家经济以及沿海地区的发展,他还讲到了上海,如果对外开放,这个地方就会好。
      
       清代乍浦港,远洋航线与日本长崎、东南亚暹罗(泰国)、吕宋(菲律宾)、爪哇(印度尼西亚)、文郎(今属印尼)等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乍浦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日本著名史书《吾妻镜》即由此港传入中国,中国名著《红楼梦》,在乾隆与嘉庆年间,从这里出港传到长崎。从日本正德四年(1714)至安政二年(1855)的140年间,中国商船运到日本的书籍多达6630种,计56840部。
      
       在被动开放中有主动抉择
      
       近代江南的对外开放集中表现在上海。近代上海人口绝大多数是移民,其中有80%的人口是江南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载体。近代上海人直接延续继承了江南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并有所升华。
      
       上海最早兴办实业的,以江南人为主。如盛宣怀、朱其昂、张叔和等,盛宣怀是常州人,朱其昂是崇明人,张叔和是无锡人,张謇是南通人,张元济、刘国钧等都是江南人。在上海办实业出名的,如叶澄衷、虞洽卿、陈光甫、荣氏兄弟等,前面两个是浙江人,后面两个是江苏人。最早兴办现代教育事业的,很多也都是江南人,有的办大学,有的办小学,有的办启蒙学校,有的从教会学校办起,有的办业余学校等,引领着整个中国近代教育的前行。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绘画、雕塑艺术的,有刘海粟等。近代最早把西方公园、园林管理理念引进到中国来的,也是江南人。如1868年外滩公园开放。张叔和私园公用,自办大花园,免费给大家进来,这是中国人在引进西方公园管理理念方面的先河。
      
       江南知识分子走在近代吸纳西学的前列。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宣传民约论、进化论等思想,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留学西方等方面,江南人才济济、成就斐然。近代较早提出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多是江南知识分子,冯桂芬、王韬、薛福成是其中翘楚。郑观应在青年时期就来到上海,长期生活在上海,其革新思想主要是在上海形成的,《盛世危言》是代表作,是洋务运动时期开放包容思想的典范之作。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曾特别提到《盛世危言》对他的影响。至于陈独秀、瞿秋白、陈望道、张闻天等江南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上海广方言馆在学习外语方面,成效卓著,培养外语人才甚多;江南制造局及其翻译馆,在仿效西洋坚船利炮、翻译西书方面,举世闻名,翻译馆59个人中绝大多数来自江苏、浙江一带。江南特别是上海在近代所出的外交官特别多。晚清同文馆与上海广方言馆等外语学校共培养出9名驻外公使,其中8名出自上海广方言馆。这和江南开放的特点是有关系的。
      
       江南地区还最早建立义学,为穷人家小孩读书创造条件。上海人口主要是移民人口,这座城市包容接纳了他们,让他们找到了工作,让他们得到了教育,让他们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总的说来,江南地区襟江带海,海上交通便捷,自然禀赋卓越。东晋以后,历经“衣冠南渡”,文化交流,形成开放、包容传统。从唐代到清代,有一群对外开放的港口。
      
       近代江南,以上海为开放基地。在被动开放中有主动抉择,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同时不失文化自信,坚决抵抗列强侵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江南文化。
      
       (作者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文汇报2020-12-29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