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争的事实:《千与千寻》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看懂的动画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6月21日,经典的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宫崎骏导演的大作《千与千寻》时隔18年后在中国大陆上映,2天就突破1亿人民币的票房,掀起了又一股动画观影热潮。

对于这部作品的理解,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验,然而大家获悉的道理,或者所谓的“内涵”,“不劳而获就会变成猪”,“吃太多会被杀掉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群喜欢这部动画的人的共鸣。

不过,笔者亲自去影院二刷《千与千寻》,经过笔者的观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观看这部作品,但是年幼的孩子似乎并不能理解《千与千寻》的故事。

年幼的孩子无法接受《千与千寻》

根据笔者的亲自观察,带着大约7-10岁的孩子来观看《千与千寻》的家长,也就是70后甚至80后的“新爸妈”,他们大都在自己那个时代受到作品的影响,是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共享宫崎骏动画的乐趣的年轻一辈。不过就笔者观察的几个孩子,似乎并不是很能接受《千与千寻》。

别说故事内涵了,故事庞大的信息量,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不及接受。以笔者观察到的一个7-8岁的女孩子来说,她在观影过程中提到最多的词就是“为什么呀”,似乎很多桥段发生的故事的前因后果,她都没有搞清楚。而一边的父母也算很耐心的给她解释故事的因果关系(讲话声音比较响,也影响了别的观众),加之《千与千寻》塑造的怪奇世界的奇特氛围,女孩子甚至抱怨,“妈妈,我想离开电影院,我害怕~”。

而坐笔者隔壁的一个男孩子,从开始的满脸期待,到后来一声不吭,似乎和他心目中想的“卡通片”不太一样,他的父亲也非常耐心的给他讲解剧情,但电影放到一半,他早已开始东张西望,2个小时的故事本身也让孩子失去了耐心。

承包笑点的意外的都是大人

《千与千寻》作为一部动画片,虽然有怪奇的故事展开,但却不失一些童趣的部分,譬如《龙猫》中登场过的灰尘精灵的可爱举动,引得全场发笑,但是这并不包括了笔者先前提到的孩子们,孩子们还在不断的接受故事剧情,并没有时间接纳宫崎骏式的童趣,反倒是那些被工作和生活所困,理解了生活的烦恼的“大人们”,被宫崎骏式的幽默逗得满堂大笑。

宫崎骏的动画在中国受欢迎的理由

宫崎骏尽管在大陆没有大量引进,但是在国内却非常受欢迎。笔者总结了他的作品非常受欢迎的三个点。第一点自然是作品的艺术性强,并没有生硬的讲述道理,而是把内涵留给人们去思考,用艺术来包装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稍微有一些文化修养的人就能感受到的,作品本身的魅力;二是中日的文化差异,相对西方世界要小得多,中国古代许多传说也和日本的传说相近,有着亚洲文化的共性,因此日本的一些观念,习俗,中国人也容易接受;三是“政治正确”,当然,这是要打引号的,只是一个比喻。宫崎骏是社会主义理念的支持者,倡导和平,提倡对环境保护,对人性的关怀的他,理念符合中国的主流思想,因此中国人也容易接受他的作品中隐含的内容。

不要给动画片加上莫须有的标签

中国的动画一开始就定位于低龄,针对儿童设计,然而读遍《动画学》,除了中国的动画外,没有哪国的部分把动画定位于儿童,虽然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但时代是在不断变幻的,尤其是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文化,也应当写上新的篇章。“动画是孩子的专利”的想法,容易将故事的内容限制住,也不易于让更多人去接触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笔者认为,“动画片是孩子的专利”“动画片是幼稚”的标签,不该再被贴在中国动画的身上,动画是不是针对儿童设计,都不影响它寓教于乐的作用。拓展视角,向远处看,也许中国动画的发展会走得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