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类作品好画?说说不同景别对动画表现力、作画的影响
很多朋友看动画的时候往往会对一些特写镜头印象深刻,其实,不同的景别处理会让画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力,也是画面构图的基础。
在日本动画片里,动画导演把更多的实拍电影的构图方式代入了动画片中,景别的运用也是其中之一,这一期我们就来说说动画片景别对叙述、还有作画面带来的影响。
我会在文章中对不同景别对叙述的影响,以及动画制作中的影响进行介绍。
什么是景别?
我们在动画片中看到的画面,制作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镜头”的概念的,也就是假想有一台摄像机在录制画面。而动画中画出的角色(或者物体)也会根据摄像机所在我位置和距离产生不同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可以称之为“景别”。一般来说,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这5种景别。
远景:表现环境全貌
我就拿10月新番《碧蓝航线》的电视动画来做举例,例如上图这个画面,在描写整体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所在的空间的时候,用到远景,这种景别下,给出一个画面的整体感,交代故事所在的舞台和其特征。此时角色会显得很渺小,不交代细节,尤其是动画中,远景中的角色几乎是看不出脸部的表情的,都很小。
全景:表现角色全貌
同样是《碧蓝航线》,上图这样,角色的全身都会展示在其中的画面叫做“全景”,一般用作表现角色的全貌,整体的动作。
由于日本动画在工期、预算上的限制,要描绘角色的全部是很难的,因此很少会用全景来描绘动态的情况,一般只会在节奏激烈的打戏、动作上用全景,绝大多数情况都会用更小的景别来确保作画的数量和难度得到限制。原因很简单,全景下你要把动作的全身都画出来,不然就会明显的不自然,但是给一个脸部特写的时候,只需要动起嘴巴和眼睛的部分就可以保证画面的自然也不影响叙事功能,这是动画制作和实拍电影在成本考量上的一大区别。所以看到那种角色全身都不断运动的画面,就知道,“经费来了”。
中景:叙事功能强劲
同样以《碧蓝航线》的动画片为例,上图威尔士亲王和克利夫兰所在的画面,大概到人物的膝盖、脚关节左右的画面景别,为中景,这个景别下画面叙事性很强。电影中这个景别叙事性最强,动画中也基本继承了这样的特性。这个景别下一般会呈现对话和动作,这个景别下,也比较容易出现作画崩坏,姿势,动作,表情的调整要求比较高。
近景:刻画人物
依然是《碧蓝航线》,贾别林登场的时候,就是一个近景的画面,一般来说镜头对人物胸部以上的描写,就是近景,近景一般用作刻画人物的描写,一般来说也比较适合电视节目。因为电视荧幕一般不会像电影荧幕这么大,近景和特写的切换可以很快让观众了解一个角色的性格,表情等特质。
这个距离下,如果出现了角色还原不准确,那么崩坏会非常显著,一般来说近景下的崩坏作画监督都会去修正,近景到特写,反而是崩坏比较少的景别,因为随着镜头的靠近,距离的缩短,整个画面对于透视、运动的要求反而在减小,近景好画。
特写:传达感情
同样是《碧蓝航线》为例。被贾别林示好之后非常感动的独角兽酱,露出的表情就给了特写。哧溜。一般来说,人物特写指的是肩部以上的画面描写。特写依靠强烈的画面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表达角色的感情,其实美少女日常动画中,特写镜头应该也比较多,感情也比较容易传达,也相对容易画。
特写镜头甚至是静态的都不会影响叙事性,所以特写镜头很少说有“画崩”的,画崩的大都是中景和远景的画面。
哪种画面好画?
这个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越近越好画,越近越有表现力。但也正因为越近越需要作画上的表现力,所以也不是越近越简单,就好比上图《炎炎消防队》中,环的这个哭颜,画得十分传神,显然是需要作画技巧的,这样在神情上的作画技巧,被称之为“演技”。演技毫无疑问也是考验作画水平的,并不是随便画一个哭颜都有这样的表现力的,但毫无疑问,只有近景或者特写,才更能传达角色的感情,如果这个画面,画出全身,动作再复杂,看不清脸部的表情也是无用功。
哪种动画片最好画?
我们了解了景别的基础,从景别角度来说,个人觉得美少女日常动画相对来说要比较好画,因为大都是对话叙事,在近景和特写中切换,作画难度较低,但这类动画片也并不是没有表现力很强的作画。
我个人观察下来,这季度动画片里,最好画的类型,大概要属于《食戟之灵》。
无论是从分镜的角度,还是从景别的角度来说,个人都认为《食戟之灵》是近期看过的动画片里最好画的那种,分镜部分别次再细说,仔细观察一下,《食戟之灵》几乎都是中景到特写的景别,“动起来”的部分也很少,《食戟之灵》真的是非常好画的新番,难怪让J.C.STAFF这样堆量的公司来做,我觉得还是有关系的。
这一次的话题我们讨论了景别对画面表现力的影响,下一次索性说说,《食戟之灵》这个动画,为什么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