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晓鹏
临近春节,我不由想起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想起《红楼梦》中贾元春制作的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不由想起记忆深处儿时燃放鞭炮时的情景。俗话说:“大人望挣钱,小孩盼过年。”春节前期末考试一结束,对小孩子来说,就算是过年啦!那时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没有补习班,也没有特长班。大人们都在忙着,无暇管自己的小孩儿。如出笼的小鸟,似脱缰的野马,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恣意地游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悠哉悠哉,不亦乐乎。在寒假里众多的游戏中,小孩子们最喜爱的,当然就是燃放鞭炮了!我们不是一挂一挂地放,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零钱;也知道家里钱紧巴巴的,央求父母也不会给。我们往往是一起捡废品去卖,然后买鞭炮。印象中,鞭炮以湖南浏阳市产的盒装小炮最佳。200响,10挂。燃放时,清脆响亮,震耳欲聋。我们小心翼翼地把买来的整挂鞭炮拆了,一个一个地燃放。听着一声接一声的鞭炮“啪——”“啪——”的声音,我们非常快乐,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听最美妙的音乐了。有时候,我们找到一个废弃的茶缸,迅速盖在点燃后的鞭炮上面;有时候,我们急忙将即将炸响的鞭炮扔到池塘里或下水道里……看着震起来的茶缸,溅起来的晶莹闪光的水花,我们惊叹,雀跃,欢呼,鼓掌,别提多开心了!放鞭炮时,我们沉醉其中,完全忘记了寒冷,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甚至连刮大风、下大雪时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便远远近近地响成一片。
我们小孩子们并不睡懒觉,赶紧起床,拿上手电筒,飞跑出去捡鞭炮。
听到哪一家鞭炮响,我们便蜂拥而去围观。双手捂着耳朵,腰弯着,心急火
燎地盼望着那一挂鞭炮快快地放完。然后,打开手电筒,争先恐后地抢幸存
下来的带引线的鞭炮。抢到一个、二个,就感觉像是捡到珍宝一样地兴奋不已
!“噼噼啪啪……”又一家放鞭炮了!我们又像一群小鸟一样地飞跑而去,
冷风吹嘻嘻哈哈的稚嫩的笑声,在充满了硫磺味儿的空气中飘荡着,被到很
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春节期间,白天,忙于跟随父母走亲戚;晚饭后,我们小孩子又聚拢到一起了。寻一处空阔的地方,继续燃放鞭炮。有一次,一个小伙伴提议,看谁把燃着的鞭炮扔得最高,谁就是“冠军”。我们都同意。马上,半空中,高高低低开放出一朵朵美丽耀眼的火花,响起一声声鞭炮的爆响声。我也连续扔了几个,但都不高。“你力气小,你赢不了,你得不了冠军!哈哈哈……”旁边的几个小伙伴笑话道。“哼!我能!我能!”我不甘示弱地回敬,“不信,我让你们看看!”
“哧——”我又点燃了一个鞭炮,用尽全身气力,正准备往上抛时,“啪!”鞭炮突然在我的手心里炸了。顿时,我的右手麻木麻木的。随即,一阵阵钻心透骨的疼痛蛮横地袭来,刀割似的。我忍不住“哇——”地大哭起来,在地上打滚儿……那时候,我惊恐地认为我的几个手指头可能被炸掉了,我以后成了一个残疾人了!时光如电,整整40年过去了。如今,国强民富,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小康生活。国家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环保、安全等。我深以为然,举双手赞成。因为,只要一想起儿时那次鞭炮意外炸响的事件,我至今心有余悸,右手仍然会隐隐疼痛呢。
【作者简介】
黄晓鹏,70后,河南新野人,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作文指导报》《躬耕》《南阳日报》《南阳晚报》《教与学研究》《今日新野》等报刊及各网络微信文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