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苏枋、苏方、苏方木、棕木、赤木、红柴。
〔来 源〕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ipl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
〔成 分〕木部含无色的原色素-巴西苏木素约2%。巴西苏木素遇空气即氧化为巴西苏木红素(可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及乙醚中,在碱性溶液中为腥红色,在酸性溶液中转为黄色,故可作试剂,检查铝离子)。又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水芹烯及罗勒烯。还含鞣质。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行血破瘀:苏木有活血通经,破瘀血作用。 《唐本草》: “主破血,产后腹胀闷欲死者。” 《海药本草》: “主虚劳血癖气壅滞;产后恶露不尽,腹中搅痛,及经络不通,男女中风, 口噤不语”。《医林纂要》:“补心散瘀,除血分妄作风热”。
2.消肿止痛:苏木又有消痈肿、血肿及止痛作用。 《日华子本草》: “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二、近代研究
1.促进血液凝结作用:动物试验证明,苏木有促进血凝作用,能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的时间〔1〕。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苏木有收缩血管作用。苏木浸出液能增强离体蛙心的收缩。并可使由于枳壳煎液减弱的心收缩力有所恢复,还能解除水合氯醛、奎宁、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尼可丁等对蛙心的毒性〔2~4〕。
3.中枢抑制作用:适量苏木水,用不同给药方法,对小鼠、兔、豚鼠有催眠作用,大量应用有麻醉作用,并能对抗士的宁及可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吗啡的兴奋作用〔3 〕。
4.抑菌作用:苏木浸剂及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副伤寒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百日咳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A、B及肺炎杆菌有抑制作用〔5〕。
5.杀虫作用:10%的苏木水体外可以杀灭肝蛭,体内则需要20%的浓度方可,但体内要达到这一浓度是十分困难的〔6〕。
〔性 味〕甘、咸,平。归肝经。
〔功 效〕活血行瘀,通络止痛。
〔主 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妇人血气心腹痛,产后瘀血胀痛,喘急,经闭、痢疾,痈肿,破伤风等。
〔临床应用〕
1.跌打损伤:苏木常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及内伤瘀血疼痛等,无论新伤及陈旧性损伤皆可选用。常配伍乳香、血竭、红花、马钱子等活血止痛药,方例《八厘散》、 《苏木酒》。
2.经产诸疾:苏木可用治因瘀血所致的经产诸疾。如妇女月经不通,烦热疼痛,或痛经等,类似于内分泌紊乱。常配伍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等活血化瘀药, 方例《苏枋木煎》、 《通经丸》。又可用治产后血气腹痛,或晕闷,喘急欲死者,类似于失血性休克。常配伍人参、麦冬、肉桂、芍药等。方例《苏木汤》、 《苏枋饮》。
此外,近年用治早期血吸虫病,可配伍郁金、蟾酥、青黛等,方例《杜吸丸》。古方还用治破伤风及痈肿疮毒等。
〔用 量〕 6~12克,丸散酌减。
〔用 法〕生用,多锉细入药。
〔禁 忌〕无瘀滞者不用,孕妇忌服。
〔附 方〕
1.八厘散(《医宗金鉴》):苏木、乳香、没药、血竭、红花、自然铜、制马钱、丁香、麝香。
2.苏木酒(《圣济总录》):苏木,槌烂,研粗末,浸酒服。
3.苏枋木煎(《圣惠方》):苏木、硇砂、川大黄。
4.通经丸(验方):苏木、五灵脂、红花、桃仁、当归、川芎、牛膝、赤芍、香附子、琥珀。
5.苏木汤(《妇科玉尺》):苏木、人参、麦冬。
6.苏枋饮(《圣济总录》):苏木、荷叶、芍药、肉桂、鳖甲、藕汁、红雪。
7.杜吸丸(《江西中医药》(8) :1957):苏木,红花、郁金、姜黄、蟾酥、青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