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龙门云雾寺,那读书时曾经流连的天堂
云雾神游
龙门古镇,是我旧游之地,因由机缘,曾在此“留学”数年。记忆中,古镇的格局、风貌和情趣,别有一番风味。古镇里,有山有水,且不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便如我这般愚钝之人,对山水也有极大的依恋。那么,举步便能登山,移位便能临水,于乐山乐水之人,古镇龙门,便是求隐逐市的天堂。
且不必说龙门古渡“鲤鱼跃龙门”的动人传说,也不必说其积累了千年的文化底蕴,更不必说古迹斑驳的明清街道,单是位于镇郊的大岩山云雾寺,便足可令来过龙门之人兴致悠然而回味无穷。
云雾寺位于龙门镇郊的龙凤山巅,南起云雾山,北至三河口,傍依嘉陵江,连绵数里,草木葱茏。龙凤山地势奇特,二峰相连,一峰似龙,一峰似凤,山高路险,俗称大岩山。旧时有梓橦庙、奎星楼、观音殿、戏台等殿阁,建在凤凰背上,异常壮观。庙宇间有四株大榕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宛如凤冠,今犹存一。
九十年代末,为开发旅游业,当地政府将龙山辟为森林公园,在凤山原梓橦庙废墟上重建寺庙,更名云雾寺。四处募化资金,购材雇匠,历时多年,修成观音殿、天王殿、玉佛殿及寮房食堂等,并为寺庙拨地六十余亩。使得寺庙近临林海,遥望嘉陵江,亭楼玲珑,云雾飘拂。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云集寺内,朝山拜佛,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便举行盛大的庙会,附近乡邻峰涌而至,山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礼佛之心甚笃,每于此时,寺里总要邀高僧前来开坛讲法,更有古镇剧团前来助兴,甚为热闹。
其实,我并不盼望节庆和庙会这种繁华之日,而是喜欢一个人漫步过村,沿山拾级,穿过密林花草,走到寺里。
时已渐近盛春,大岩山的漫山遍野该是姹紫嫣红了吧?我想,所谓快乐,大约就是从心所欲。不禁想起当年学业课余,或携友,或独往,去过此寺多次,每去一次,俗思凡心便被涤荡一次。如今记忆远了,梦还在,眸光流转中,总有那幽幽曲径,深深花木,蔚蔚古林,悠悠梵音萦回在我心一角,引我心魂,不散不去。
出龙门古镇往东,隔着一片辽阔平坦的原野,原野上点缀着稀稀的村落,由西而东横穿而过,目极处便是大岩山。最喜欢春暖花开之时,一个人走在村中水泥路上的感觉,群山在望,路旁是青青郁郁的麦苗,薰风扑面,泥土特有的腥香直投胸臆,仿佛全身脉络瞬间贯通,如饮仙醪。寺在山巅,山影永远是那么巍峨,峰峦叠嶂,云雾氤氲着被染成乳烟,与山融为一体,藏青色的山黛隐隐约约,仿佛中国画里的山水,了了几笔,所有的意象陷入含蓄淳厚的雅致里。
山脚下,便见一长长石梯直入极顶,依山而建,陡峭险要,我曾今数过,一共是贰佰四十二梯。石径斜陡,鸟啼重章复唱,有不知名的山虫在草堆中挲挲欢语,凉风习习,树叶恣意的起伏,纵情相迎,久久的期盼透过斑驳的枝叶脉脉传递。石梯两边,绿树密集。上得顶端观景台,已是气喘吁吁。回望山下,原野景色尽收眼底,此处的静谧映衬着远处古镇的喧嚣。
山顶处,豁然开朗,转身一侧的风光,果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眼前大气爽朗,极目远眺,看山下屋舍如蝼蚁,道路似羊肠;更远处有苍茫嘉陵江,江天一色,听耳边山风幽幽,此时浑然忘我,只道风光无限。山顶凉亭四周,朱红亭柱上有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记,或写或刻,当然也有少男少女的海誓山盟。
沿路向山头殿宇处进发,途中,有一水池,池内有红鳞游弋,乌龟游窜。路边树涛阵阵飒飒作响,石缝中间、草丛里有散落的树果,信手拣起几颗把玩,枯黄的色彩,生命曾经来过,与枝叶相连处脉胳清晰,强留一抹残绿,仿佛昭示着它的骄傲。
山头便是云雾寺,其间一棵百年古榕,其冠如铺,巨荫之外,大雄宝殿巍然屹立,其前有巨大香炉,怪兽吞耳,四爪冲地,炉内佛香经年不绝。
在大殿之内听诵经,阳光由窗口斜斜洒入,在青砖地上留几抹光影。香案之上,几十盏蜡烛明明暗暗,香烟充于殿内,让人顿敛妄念,不敢疏忽。师太日日跪于案前铺团之上,木鱼声声,口中念念有词。天王殿香烟缭绕之中,弥勒袒胸露乳,一腿微伸,另一腿附于其上,趾上膝下,态度闲适。四大金刚怒目侍立两旁,持械卫护。更有其余殿宇,造像庄严肃穆,不一而足。
游历风景,彼时人生苦恼,烟消云散。山顶,寺中,大殿,师太,其旁立一个执着的我。当年那些时日,我时常到云雾寺寺盘桓。有一次,也是是听师太说法,她在前跪拜,我在后倾听,猛然灵窍顿开,两行浊泪夺目而出,眼前模糊一片,再无观音,再无师太,也再无香火。
当年春光无限好,蝶舞裳,虫吟啸,无数依恋,尽在回望处。
待得明年折桂时,风浅笑,水盈绕,不尽相思,难得故知交。
2011年04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