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的资料简介 淞沪会战的意义与影响 淞沪会战的起因结果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爆发最早、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显示出爱国军民和南京国民政府抵御外侮的决心,予日军沉重打击,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八一三中国军队在上海奋起抵抗,引起日本朝野极大的震动。1937年8月14日, 日本海军决定正式对华宣战,声称要“采取必要而有效的一切手段”打击中国军队,并命令在华的第三舰队“除原任务外,要与派遣军协同确保必要的地区,消灭该方面的敌陆军及在华中的敌航空兵力;同时要控制必要的海面,必要时应击灭敌舰艇”。①自14日起,日本海军航空队连续袭击轰炸了杭州、南昌、广德、南京等地的中国空军基地。
淞沪会战的资料简介 淞沪会战的意义与影响 淞沪会战的起因结果
14日夜,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审议通过了由陆相提出的《帝国政府声明》。声明公开抛弃了“不扩大方针”,赤裸裸地表示“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将采取“断然措施”以“达到日、满、华三国间融和提携”。②同日,日本政府对第三、第十一、第十四师团等下达了参战动员令,并签署了关于向上海及青岛方面派兵的“陆海军关于华北作战的补充协定”。15日,日本正式编组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下辖第三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以及独立机关枪第七大队、战车第五大队、独立轻装甲第八中队、独立炮兵第十联队、迫击炮第四大队、野战高射炮(乙)六队、野战探照灯队三队、独立工兵第八联队、独立飞行第六中队、上海派遣通信队本部、独立攻城重炮兵第五大队和兵站部队等。其作战任务是:以第十一师团主力从浏河镇方面登陆,以第三师团及派遣军直属部队在吴淞方面登陆,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中国军队,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面对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南京国民政府于8月14日发表《自卫宣言》,公开表示了抗战的决心,20日又将全国临时战区进行调整,将沪杭地区划为第三战区,任命冯玉祥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陈诚为前敌总指挥,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中,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国民政府在上海坚决抗战,原因是多方面的:(1)上海地处沿海中部,扼制长江口,又紧邻南京。一旦失守就会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统治中心,并造成日军南北夹击之势;(2)上海是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也是官僚垄断资本投资的主要场所,直接涉及四大家族的切身利益;(3)上海是一个国际都会,与帝国主义尤其是英美等国的在华利益息息相关,如能在上海抗战,容易引起国际势力的干预;(4)广大爱国军民抗日活动的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等。在淞沪会战中,南京方面先后将几十个经过德国训练的精锐整编师投入一线作战,就是希望争取时间,引起国际参与,将日本侵华演化为一场国际争端。
会战初期,中国方面在兵力上占有一定优势。 自九一八事变,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华北事变后, 日军在上海频繁挑衅,引起中国方面的重视。为防御日军突袭上海,南京国民政府加强了京沪间的战备。至八一三事变爆发,中国军队在上海的数量超过了日方在沪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兵力。当时,中国军队在上海的计有张治中第七集团军第八十九师、八十八师、五十六师、炮兵三个团和保安总团、警察总队以及五十七师、六十一师各一部,附近还有张发奎第八集团军配置于杭州湾一带,总兵力近五万人。而日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兵力约九千人。14日,日本编组上海派遣军,16日向上海增派四个大队,数量上仍处劣势。 自15日起,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八字桥、法学学院、虹口公园和汇山码头反复争夺,由于战略指导的优柔寡断,始终未能抓住有利的战机,反而使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火力,稳定了防线,造成局势逆转。据会战初期担任前敌总指挥的张治中回忆,其间曾三次筹划向日军发动总攻击,均因最高统帅部耽搁而未能实施,甚至他属下的部队改划其他集团军指挥,事前也毫未与闻,感到受了很大委屈。作为前敌最高指挥官尚且如此,可见会战初期军队内的混乱无章程度。
8月18日至20日, 日本上海派遣军从日本出发抵达上海以东120公里的海域,然后换乘小舰艇准备登陆。第三战区鉴于日军威胁增加,决定以第九集团军专职上海市区作战,以陈诚为总司令,新编成第十五集团军负责吴淞镇以下沿江防线作战。23日晨,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张华浜、吴淞口、川沙口一带强行登陆。当时中国方面第十五集团军各部尚未到达指定位置。川沙口仅有第五十六师一个连,抵挡不住强敌。吴淞和张华浜方面,保安团和警察总队势单力薄,难以阻止日军上岸。翌日,第十五集团军抵沪,与日军在吴淞、宝山、罗店展开激战,予敌重大杀伤。27日, 日军第十一师团主力千余人,以飞机六架、大炮十余门火力为掩护向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数次增援并发动反攻,但日军终于突入罗店。当晚,中国军队反击罗店未能奏效,被迫固守宝山、狮子林、南北塘口、金家宅一线。
日军攻占罗店后,松井石根认为吴淞镇河岸阵地对日军船只出入威胁最大,遂命令第十一师团以一部协助第三师团向吴淞方面进攻。31日,日军在海空火力支援下攻陷吴淞镇,并依次向西向北扩大战果。9月1日,日军千余名攻打狮子林炮台。第九十八师一部与之反复争夺,白刃格斗近四个小时,最后全部捐躯。此后,日军以猛烈炮火攻击杨家桥、月浦之间的阵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屡挫其锋。这时,由青岛调来增援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天谷支队奉命沿吴淞—月浦—罗店公路攻击中国军队侧后,于5日与进攻月浦的日军会合。中国军队被迫撤守月浦东侧阵地,遂使宝山中国守军陷入重围。
淞沪会战的资料简介 淞沪会战的意义与影响 淞沪会战的起因结果
守卫宝山城的是第九十八师五八三团第三营。该营在第六师转移后,于9月5日受到日军围攻。 日军以舰炮和飞机猛烈轰炸,并以战车为先导,屡次发动攻击。中国守军在姚子青营长率领下,沉着应战。全营将士立下“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誓言,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敌久攻不下,竟向城内发射大量硫磺弹,将全城房屋尽皆烧毁。姚营在危城之中,犹战不止。7日,日军以重炮轰毁城墙。姚子青率部与日军巷战,光荣牺牲于城东门附近。战至上午10时,全营除一名士兵奉命出城报告外,全部壮烈殉国。姚营的壮举,受到中外报章高度赞扬。
9日, 日陆海空军联合会攻月浦。中国第九十八师奋勇反击,激战数日,双方伤亡均重。至12日,第十五集团军各部奉命撤至杨家宅、紫藤村下、永安桥、张家宅、陆福桥一线。日军则占领宝山、狮子林炮台、川沙口之长江南岸一线,与中国守军形成对峙。
日军中央统帅部鉴于上海作战进展缓慢,决定再次增兵。9月9日, 日军以台湾守备队扩编而成重藤支队乘海军舰艇疾驰上海,华北方面军后备步兵十个营及炮兵、工兵一部也奉调赴沪。11日,华北方面军第九、第十八、第一○一师团及直属部队、兵站部队也被调往上海、编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20日,日军参谋本部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大纲》,提出“大致以10月上旬为期,在华北与上海两方面发动攻击,务必给予重大打击,造成使敌人屈服的形势”,在淞沪地带“上海派遣军(以五个师团为基干)击败上海周围之敌”,“以一个军(大概以三个师团为基干)确保上海周围的重要阵线,切断上海、南京间的联系,并谋求占领地区的安定”。③这使日本侵华战争的重心开始逐渐向上海方面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