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舟英伦』十一:女子学校的英伦气质 | 诗画采风
□ 肖绍国
出伦敦城,一路向北,去爱丁堡,感受英国最好最纯正的苏格兰教育。
沿路是再真实不过的英伦田园风光了。在一张巨型的画布上,大自然这位超级画家随意地拾捡起草地、溪流、奶牛、绵羊、古堡、树林、海鸥、蓝天和白云等元素,巧妙的搭配,无限的融合,使得天地间呈现出美妙的画卷。
图片/来自网络
汽车越往北开,这幅田园油画布上展现的画面越加唯美,眼前出现的画面被画家调试到了最和谐的色调的地步:
青色的地面点缀着点点的白,那是飞鸟的身影;红枫和绿树交叉,像是绿床边缘撑起的帐幔,中间被一道道白色的流动的细线切割,那是些从草原腹地流出的溪水;再加上头顶的一望无际的蓝,静止不动的云,让人无比神怡。
图片/来自网络
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英格兰在南部,威尔士在西北部,苏格兰北爱尔兰在北部。一路往北,汽车进入苏格兰境地。这里的田园较之于英格兰有明显的区别。
这里的田园更加粗犷,天地更加空旷,汽车在绿缝夹击的公路上奔跑好长一段时间也不见人烟,好像这一张无边的天地就是为你一人张开着的。
图片/来自网络
草原更加汪洋恣肆,一地连着一地,一直与天边的云连接在一起,在云和地交接处像是画卷中被谁缝补的一道印澈一样。
铁路像两条长长的枯枝被随意地放置在草原深处,也不见有列车在铁路上行驶,让人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作地广人稀的意义。
不经意地,雾气从山谷的低洼处悄然升起,它们拖着长长的衣袖在红枫的头顶,在山谷的腹部,在庄园主城堡的马厩里,在满山牛羊的低头咀嚼中,在下自成蹊的河流吟唱声中飘动,让这一切变得神秘起来。你会刹那间幻想起城堡、牧羊人和隐藏在草原深处的那些神奇的故事。
历史上苏格兰与英格兰分分合合,战争不断。苏格兰原来是主权独立国家,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因为她终身未婚,死后无子,也没明确传位给谁。按照王位世袭制度,英格兰贵族决定选择伊丽莎白一世的侄子,当时任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一世继任英格兰国王。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詹姆斯一世同时兼任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国家的国王,但两国仍然相互独立。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个人同时担任两个主权国家的国王。在这以后,英格兰和苏格兰常常发生军事争端,英格兰政治家多次试图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但终未成功。
1707年,在威廉三世时期,苏格兰与英格兰终于正式合并,合并后的英格兰和苏格兰成为一个国家,两地自由贸易,统一关税,不过,苏格兰仍保留自己的法律体系和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的是,2014年10月,苏格兰再次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留在英格兰联盟,结果以微弱的领先优势,人们选择继续留在英格兰联盟。
很奇怪的是,到达苏格兰政治首都爱丁堡以后,这场刚刚过去的全民公决的影响丝毫不见踪影,人们悠闲地生活,大街上车水马龙,爱丁堡依旧散发出迷人的古韵。
这个民族本性上是温和的。时至今日,他们已经丝毫没有刀光剑影、战马长嘶的兴趣了,老百姓知道,即使公投获得通过,苏格兰独立,他们的生活也丝毫不会有什么改变。
苏格兰作为英伦大地北部的一片广袤土地,丰富的物产,稀少的人口,古老的传说,让人向往。作为苏格兰政治中心的爱丁堡则因著名的爱丁城堡而得名。
爱丁堡城堡古时为苏格兰皇室的寝宫,建造在城北的一座山峰上,黑色斑驳的城墙,弓弩手的射箭口,直插云霄的堡顶,四面环堡的护城河,使人联想到爱丁堡古代的刀光剑影和晓风残月的壮观画面。
城堡的西边就是浩淼的北海海峡,夕阳西落,海面上撒满了金辉,港湾里停泊的帆船连成一片,在金辉的尽头隐约可见连绵的低矮的山峦,再过去就是爱尔兰的疆域了。千百年来,爱丁堡城堡就这样屹立在山顶,笑看山川,尝尽人间冷暖。
城堡下有一所学校,叫圣乔治女子学校。英国很多学校前面带有一个“圣”字,那是说明这是一间教会学校,或者早前跟教会有关。圣乔治女子学校建在爱丁堡脚下,1888年建校,是苏格兰的老牌女子学校,招收2至18岁的女童,是一所正宗的贵族式的私立学校。
图片/来自网络
苏格兰对教育极其重视,凭着富有的国库,拥有苏格兰籍的学生,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是全免费的。但人们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都愿意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就读。
在苏格兰,有35%的孩子会选择读私立学校。圣乔治女子学校作为一流的私立学校,吸引了除当地中产以上阶级的子女以外其他诸多国家的学子慕名前来就读。华人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
学校作为女子学校,有着明显的特色。孩子们的校服是那样漂亮和有气质,深蓝色的西装外套,里面是枣色的羊绒衫,苏格兰盛产羊绒制品,其质量堪称世界一流。配以蓝色的衬衫,胸前打着蓝白相间的斜条纹领带,再加上下身同西装同色系的百褶裙,纯正的英伦风,从洋溢青春活力的孩子身体里汩汩溢出来。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最吸引人的是这所女校的课程,作为女校,她必须考虑性别特征做教育,而要实现性别特征的教育,也只有通过课程的设置。在英国,所有学校都没有统一的课程和教材。每个学校都权设置自己的课程,政府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依托英国教育标准局对学校的监控。
奇怪的是,虽然从国家到郡到市最后到区都没有统一的课程强制,更没有所谓的通过国家审定的教材发行,但全英大多数学校都能通过国家教育标准局的督导,很少有学校是因为连续三次督导不合格而关门倒闭的。
就这一点上,也给我们很大的借鉴,有时候,教育体制的放可能比收更有效。圣乔治女子学校特别加强了数学、科学、医药等学科的教学,这些学科在传统学校里更多的是男孩的强项,而在男女混杂的学校,老师也许没有太多的精力来专门研究如何解决女孩在这些学科上的劣势。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而在女校,老师们就可以有大量的时间来研究,通过对知识的有效整合,增强动手操作,加大合作机会,让女孩在这些学科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圣乔治女子学校还特别加强了体育学科的课程设置,设置了超过24个科目的课外活动项目,比如曲棍球、网球等是他们的强项。
在艺术课程上,学校有很明显的特色,艺术楼专门独立设置,里面到处展示着学生的油画作品,那些作品表现出极高的造诣和艺术水准。
为了解决女校在性别上的单一性,学校还专门定期跟同城的一所男子学校举行联谊活动,周末part、舞会等,让女孩和男孩广泛接触,高年级的女孩子周末时间与男孩私人约会在这里被视为很正常的事情,学校没人干涉,也无权干涉。
这所学校在选修课程上也比较丰富,较早的开设了中文教学,学校的中文中心是爱丁堡第一间中文中心,承担着除本校学生以外,整个爱丁堡社会上的人学习中文的任务。
学校的中文中心,被中国文化所包围,被学校命名为孔子学院。孔子画像悬挂于进门的玄关处,那是张标准的孔子画像,即使在国内的国学馆也很难找到这张孔子标准像。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这张孔子像采用阳刻的篆刻手法,孔子身披朱红长袍,双手作揖迎接每一个来到的人。远在地球靠近北极的地方,在这样的一个国度,站在孔子画像面前,我不由得从身体内部深处打了一个寒颤。
我想到,只有文化才是世界共同的语言,而每种文化总是通过这个民族的几个人来诠释的。中华文化五千年,依附在两千年前的孔子身上,通过时光隧道,两千年后的今天,穿越万水千山来到大西洋岸边,这是何等神奇的力量。
孔子画像后面悬挂着龙的图腾,中国书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条幅,中国的风筝,中国的大熊猫等实物或图片被装饰在墙壁上,中国风一览无余。
这时,走进来几个中国女孩,她们是学校特意安排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向导。女孩们穿着靓丽的校服,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中国少年特有的气质,温文尔雅中透露出国际范儿,恬静单纯中散发出英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