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悦读】马伯庸:怎么评论一本你没看过的书?

如果这本书和西藏相关,那么用尽可能多的篇幅来讨论西藏文化本身;如果这本书的主题是西班牙美食,那么简要回顾一下伊比利亚半岛历史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与美食毫无瓜葛,却总能显出博学。“人是铁,范儿是钢,一天不装憋得慌”。而这些“装”,你会吗?能辨别得出来吗?

谈论一本你没看过的书,这话题听来荒唐,实际上很有现实意义。现在是一个效率与个性并存,人们一方面需要谈论一些书来体现自己的品位与格调,另外一方面又往往忙得没时间去阅读。当你被邀请为一本既不熟悉作者也无暇阅读的书写书评时,当在某次聚会中你心仪的女性向你问起一本你闻所未闻的书时,当你需要准备一次有内涵的文化演说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时——这些尴尬的场合,往往需要一些技巧来摆脱窘境。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普通读者,当你打开报纸或者杂志看到一篇篇引经据典的文章或听一位朋友口若悬河地白乎时,需要一些技巧来准确分辨出对方是真的读书破万卷,还是装腔作势。

来自于正反两方面的需求,促进了“谈论没读过的书“的手法的日益成熟,并最终变成一系列技巧。这些技巧广泛见诸于各大杂志、报纸、谈话节目、文学沙龙和咖啡厅里,等待着有人把它们整理成册,总结成行之有效的几点规律,这便是这篇文字的诞生初衷。那么,如何谈论一本你没读过的书呢?

第一招,也是最基本的手法,叫做避实就虚。如果这本书是和西藏相关,那么用尽可能多的篇幅来讨论西藏文化本身;如果这本书的主题是西班牙美食,那么简要回顾一下伊比利亚半岛历史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与美食毫无瓜葛,却总能显出博学。通常的对话会这么发生:“你看过林清玄的《心的菩提》吗?”“嗯,他这书有着浓郁的禅宗味道,你知道,禅宗是由六祖慧能创立,这么多年来,它在现代社会更显出影响力。我记得慧能有一首偈子……”避实就虚的风险在于,你必须第一时间判断出这本书的主题。《孤独六讲》、《于丹评论语》之类的书名浅显易懂,容易判断;但像《追风筝的人》、《1Q84》之类,很难光凭题目来想象主题,更不要说猜测内容。

于是还会有第二招,谈论文笔。一本书可能没有情节、没有角色,甚至没有主题,但绝不会没有文笔,哪怕是《时间简史》和《《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这种技巧的精髓在于,不要涉及到任何细节,不要涉及到任何可能会露馅的说辞。比如这样:“你说《我的名字叫红》?噢,是的,这本书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很优秀,但给我最大的触动作者的文笔,那是一种粗犷和精致彼此蕴涵的奇妙风格。掩卷之余,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颤,如风暴过后的大海,异乎寻常地平静。”你看,这一段话没有体现出任何有效信息,也不能证明与《我的名字叫红》有任何联系。“粗犷和精致彼此蕴涵”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文笔,没有人会知道发言者被震颤的到底是心灵还是心脏还是心脏瓣膜——可你读起来会觉得很美妙,有时候还可能觉得很信服。这么同样一段话,在不同的场合能够替换成不同的书名,可以当成万金油来使用。这一点要向我国的足球解说员们致敬。他们是学习的榜样。比如我最喜欢的一段国内足球解说词是这样的:“他们的三线彼此衔接比较好,因此进攻起来非常流畅,防守时也可以及时收缩。当然边路也很重要,应该像重视中场一样,绝不能放弃。事实上在目前领先/平局/落后的局势下,我想只要他们不急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第三招,叫做挟洋自重。大量引用名人名言是个锦上添花的好主意。你不必真的读过这些名人的语录,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些名句,并在谈论的时候保持从容淡漠就足够了,就像是不经意间提起自己的邻居和朋友一样。比如一位涉嫌学历造假的经理人喜欢把比尔·盖茨挂在嘴边,于是他的成功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如果实在不记得什么名人名言也不要紧。也可以这么说话:“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就像是一锅菠菜汤,太苦了。”既显得有飘逸自然的文学性,又不会被人捉住痛脚。其他的一些小技巧还有不少,大家可以自行揣摩,万变不离其宗,一字记之曰“装”。希望书评家们可以藉此摆脱尴尬,而读者们也可通过这些技巧,破除对这些人的敬畏之心,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

(本文选自马伯庸《事实证明,人民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伯庸,80后,生于赤峰,长于桂林,求知上海,留学海外。工作之余,舞文弄墨,人称“文字鬼才”。其作品涉猎广泛,风格奇谲幽默,常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曾获人民文学奖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等。

本书是马伯庸近年来随笔力作的首次集结。马亲王在此延续了他一贯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一位历史爱好者的浮想联翩,一枚上班族的无奈与解嘲,也一位父亲的温馨絮语……

本书中,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在有马亲王笔下重获别具一格的风趣解读,秦始皇、唐宋八大家、《三国》、《水浒》等在作者的妙笔生花中得以以轻松幽默的面貌重新呈现;当下的现实生活也巧妙地进入作者笔端,以一枚上班族的现身说法调侃现代人的生存窘境,场景常令人忍俊不禁;另外,还有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温情絮语,绵绵的祖孙情和对家乡风物的眷恋……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0)

相关推荐

  • 想有效提升文笔,读这三本书少走很多弯路:大作家深入浅出谈写作

    先分析一个场景: 一个男生在街上看到一个人把狗咬了,连忙跑回家. 气喘吁吁地告诉他妈妈:"不好了!妈妈,街上有个人把狗咬了!" 他妈妈一听,眼睛瞪得灯笼一样大:"什么?只 ...

  • 读书的门道真不少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坦白的说,有很多书我是看不下去的. 当然,看不下去的,就不看呗,没人逼着我. 所以家里也有不少书我买来,只是大致翻看了一下,就用来装点书架了. 偶然的一次,周末上晚自习,我匆匆从书架上抽了本书就出门了 ...

  • 理性乐观派书架(11-20)

    Vincent van Gogh ·  1890 哎呀,最近催得最狠的就是这个(11-20),说明大家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很爱看书的,嗯,主要是我推荐的书都是真好,也真的好看.今天的推荐涉及的面比较广,废 ...

  • 『古文典籍』周书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周书 朝代:唐朝|作者:令狐德棻|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 ...

  • 5本轻松欢脱的古言宠文,文笔上佳文风幽默,看得人心情舒畅!

    大家好,我是毛毛虫,过年就要看看甜宠文,今天给大家推荐5本轻松欢脱的古言宠文,文笔上佳文风幽默,看得人心情舒畅! 第一本:<授业> 作者:南玥惜 书评:古色古香,欢脱小村女vs清冷大名士, ...

  • 悦读荐书:马伯庸新作《两京十五日》

    要问国内现在最会讲故事的作家都有谁,马伯庸应该能名列前五. 一开始,我是从<风起陇西>知道他的.那时马还在混论坛,当时觉得这个作者有点意思,风格独特,行文有点冷有点欠,按天津人说话,就是劲 ...

  • 历史的AB面——马伯庸《三国配角演义》读后

    一般,史书上写的只是A面,演义里也只是在渲染A面,而历史的B面却一直不为人知. 马王爷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管中窥豹拨云见日,在史籍里,以及在史籍的注释里,在<三国志>.<三国演义> ...

  • 苏东坡独创“八面受敌读书法”。马伯庸也深得这种读书法的精髓

    很多人小时候跟同学闹矛盾了会选择打架.有时候四五个人围着一个人打.跑是跑不掉,打也打不过,可怎么办啊?有个很实用的方法:揪住一个人打,不管其他人把你打成什么样,你就死死地揪住这个人,直打到他受不住说& ...

  • 十本完结的精品网络小说,有的大神作者也说好,马伯庸都推荐过

    众所周知,火爆全网的那些经典神作,大多读者都看过,上次给大家介绍的几本相对比较冷门一点的小说,对书荒的朋友来说,还是有些帮助. 最近在书旗翻到了一些之前忽略的一些小说,看起来其实都还不错,值得一读,加 ...

  • 马伯庸:拒绝重复

    最美四月天,读书"郑"当时."世界读书日"掀起的阅读热潮还正在持续着,24日晚,知名作家马伯庸携新作<两京十五日>来到郑州购书中心与绿城读者见面,并 ...

  • 从“无名氏”到畅销作家,扒一扒马伯庸的写作史

    4月30日,电影<古董局中局>定档. 毫无疑问,这部悬疑电影的同名小说作者--马伯庸,也是电影的宣传亮点之一. 对于新读者而言,马伯庸身上的标签是"历史小说"作家.但老 ...

  • 马伯庸的思维游戏

    马伯庸是个好玩儿的人,他的小说情节跌宕.波诡云谲,读他的小说时,常在为其想象力拍案叫绝后感叹,人家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马伯庸自己也谈过这事,有一次做客高晓松的节目时,他谈了如何在日常中捕捉住无常的想象 ...

  • 周末悦读 | 陈炎:东方与西方(下)

    按  语 本周"悦读"所推送的文字,节录自著名美学学者陈炎的<文明呓语>一书.作品以灵动的笔触.跳跃的节奏,呈现思想的光芒,深具可读性,又不乏洞见.并以此聊表对先生的缅 ...

  • 周末悦读 | 陈炎:因果与阴阳(上)

    按语 本周"悦读"所推送的文字,节录自著名美学学者陈炎的<文明呓语>一书.作品以灵动的笔触.跳跃的节奏,呈现思想的光芒,深具可读性,又不乏洞见.并以此聊表对先生的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