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不止听音乐—— 耳机:“听”出现代人对生活的态度

肩扛式听说一体机

外形犹如听诊器的耳机

第一款头戴式耳机由纳瑟尔·鲍德温发明

  文/图 万物拣史

  你会随身携带耳机吗?忘带耳机你会焦虑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耳机已经从一件单纯的播放设备成为了我们外化的器官。如今,对许多当代年轻人来说,出门忘带耳机,就失去了安全感。

  从“耳箱”、“听诊器”到头戴式耳机

  关于耳机的焦虑在它刚发明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当时的焦虑不是忘了带耳机,而是“戴耳机”。

  1881年,为了提高电话接线员的工作效率,美国发明家埃兹拉·吉利兰德(Ezra Gilliland)打造了一款“肩扛式听说一体机”,包含了通信设备和单边耳罩接受系统。这套设备重约10斤,需要把扬声器和麦克风绑在肩上使用。

  1891年,法国工程师梅卡迪尔(Ernest Mercadier)对耳机进行了决定性的改良,把10斤减到了两个鸡蛋的重量,外形犹如听诊器,佩戴在下巴而不是头部,已经接近现代耳机的原型。

  从“耳箱”到“听诊器”的进化与当时的一项通讯服务有关。19世纪80年代,电话的普及,催生了早期的在线服务——电话广播。人们可以在有线电话上订阅歌剧服务。听诊器的外形极大地减轻了用户耳朵的负担。

  1910年,美国发明家纳瑟尔·鲍德温(Nathaniel Baldwin)发明了头戴式耳机。这款耳机受到了美军的青睐。由于耳机是鲍德温在厨房手工打造的,产量完全不能满足军方需求。军方希望他申请专利,建厂扩大生产。但鲍德温认为这只是个小创新,并没有申请专利。

  这个“不起眼”的小发明在一战中起了奇效。其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成为美军开发的声学定位器的部件之一。机组人员通过戴上的耳机进行监听,可以确定敌机的位置。

  没人用耳机听音乐,直到立体声耳机出现

  早期的耳机只能听到响声,使用范围大部分集中在广播、无线电通讯等专业领域,没人想到耳机可以用来听音乐。直到1958年,立体声耳机出现后,耳机才靠着音乐,撬开了消费者的钱包。

  那一年,发明家高斯(John Koss)与工程师兰格(Martin Lange)合作开发了一款便携式立体声留声机,连上随机配送的耳机,就可以听到立体声音乐。但人们对留声机并没有多大兴趣,耳机却引发了人们极大的热情,音乐爱好者们终于可以通过耳机听到具有现场感的高保真声音。于是,高斯开始了第一款定位于听音乐的立体声耳机KOSS SP-3的制造和销售。

  在立体声耳机小范围走红之后,高斯马上和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合作推出了Beatlephones,有了当红乐队的“带货”,耳机才跳出专业圈,成为大众消费品。

  1979年,索尼推出的Walkman随身听把耳机从室内带到了户外。这是全球第一款便携式随身听设备,耳机从家用产品变成了个人便携式产品。它解除了人们听音乐的场景限制。其后二十年,Walkman成为移动场景播放设备的统治者。戴上耳机意味着时尚,意味着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不受打扰的私人空间。

  降噪耳机:在噪音中解救双耳

  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在85分贝以上,会导致暂时的听力损伤;每天暴露在90分贝的噪音8小时以上,就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丧失。然而85分贝在生活中却特别常见:地铁站和公交车站的噪音等级就在86分贝和84分贝左右。

  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中听音乐,你需要让耳机音量高出环境音才能听清楚声音,这也代表你在承受更大的听力损伤风险。

  这时,解救双耳的降噪耳机出现了。

  严格来说,所有的耳机都有降噪功能。降噪分为两种方式,其一是被动降噪,即通过物理的方式尽量把声波挡住。比如用手捂住耳朵就是一种被动降噪。一些耳机使用隔音材料将耳朵包裹起来,还有一些入耳式耳机会像耳塞一样堵住耳朵,这都会起到一定的被动降噪效果。但在早高峰时的公交车、地铁站等嘈杂的环境中,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现在流行的降噪耳机所采用的降噪方式属于主动降噪。它利用了波的“相消干涉”原理。声波依靠周围介质的震动来传播。当空气分子受到挤压开始震动,会带动相邻的空气分子继续震动,逐渐将声波传送出去。如果两个声源发出“相反”的声音(物理学中被称为相位相反),对邻近的同一空气分子施加的挤压正好相互抵消,这个空气分子就不会震动,声音便消失了。

  如今的降噪耳机应用这一原理,先采集环境中的噪音,经过处理后,在耳机中产生一个相反的“噪音”,以此抵消掉原本的噪音,达到降噪的目的。

  一般一款隔音效果良好的耳机通过被动降噪可以将环境噪音降低15-20分贝,而通过主动降噪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将噪音降低20分贝左右。

  没有戴过降噪耳机的你,可能从来没有体验过那种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的感觉:飞机、火车发动机没有了轰鸣声,身边的熊孩子不再哭闹,你对面的情侣连吵架都像是说唇语……这个纷扰的世界不会再打扰你了。

  摘下耳机已成为新世纪的脱帽礼

  有人说,手机和耳机已经进化成为当代人类的体外器官,如果说手机是社交工具的话,耳机大概就是当代人反社交的保护伞。手机让有限的线下社交转化成无限的线上社交,社交场景的转移让社交变得简单随意。与之相随的便是逐渐退化的线下社交能力,而此时隔离外界喧嚣的耳机便成为暂时切断与外界联系的“庇护所”。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耳机所扮演的角色,不再仅仅局限于听音乐和接电话。即便处于关闭状态,它们也悄然向外界传递着一个讯息:“别靠近(我)”。戴上耳机,就好像拿出了一张“不在场证明”,可以面无表情地应对身边发生的一切。走在路上,可以不必注意周围有没有熟人打招呼,不用费力去拒绝健身房销售和房产中介无休止的打扰。

  对于几乎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公共空间的现代人而言,戴上耳机,似乎可以暂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回到独属于自己的避风港。

  耳机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进化发展后,其功能早已不止于聆听音乐。它背后隐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戴还是不戴,就是交流与否的暗示。几人同行时,不戴耳机就是无声的陪伴告白;为迎面走来的人取下耳机便是21世纪的脱帽礼。

  (部分内容摘自微信公众号“万物拣史” 文字整理:福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