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位23年,只出了1个奸臣,恰巧就是这个人,断送大唐江山!
p李世民在位23年,只出了1个奸臣,恰巧就是这个人,断送大唐江山我国古代经历了几十个朝代,而每一个朝代也都有不少的皇帝,所以我国古代差不多有400多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质量自然也是参差不齐,有好的,当然也有坏的。对当时的百姓来说,若是碰上一个残暴的君王,那只能是自认倒霉,但如果能碰上一个睿智的皇帝,那肯定是在幸福不过了。但其实我国历史上,能谈得上的明君的皇帝真的是屈指可数,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其中一个,他就是李世民,这个皇帝在位23年只有1个奸臣,恰巧就是这个奸臣,断送大唐江山!

其实了解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皇帝是世间最不好干的职业,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利弊相关,有多大的利益就有多大的风险。皇帝虽好,可是人人都想做,有能力的人当皇帝,可以使得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臣民感恩戴德心服口服,皇帝位子才能坐得稳。如若不然,德才有亏之辈当了皇帝,宋徽宗、陈后主的悲剧马上开演,下场之凄惨会让人后悔生在帝王家。而李世民的皇位也是靠自己争来的,但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贤明的人,在他在位期间,也出现了一个奸臣。

这个人就是许敬宗,此人《奸臣传》中排名第一,此人之所以能引起唐太宗的注意,在于他文化高。出生于杭州新城的许敬宗,从小便十分有才名,可是此人却贪图功名,并且无所不用其极。许敬宗的父亲是隋朝的官员许善心,隋唐末年,许敬宗的老父亲被叛军所杀,许敬宗当时一看形势不对,马上跪地求饶,对敌人也是阿谀奉承,哀哭着换回了一条性命。因为许敬宗还是比较有才华的,所以后来许敬宗就去跟了瓦岗军,当时和魏征一起做一些文官的工作。

瓦岗军失败之后,许敬宗又很识时务的站在了唐朝这一边,这个许敬宗有两个优点,一是饱读诗书,二是溜须拍马。当时李世民听说许敬宗很有才华,就让许敬宗做了自己的学士,李世民即位后,许敬宗任职中书舍人,主要是为皇帝修史,在这个职业的许敬宗也是竭尽所能地讨李世民欢心。李世民出征高句丽,许敬宗总能把李世民平淡无奇的话语,通过艺术加工,使之成为流传千古的事迹。为此,李世民对这个许敬宗是喜欢的不得了,把许敬宗的官位是一升再升。

有的人刚开始时候还好,一旦有权就会变坏,许敬宗正是这样的人。我们知道历朝历代都重视编史,许敬宗就掌管这个。然而在他管理期间,胡乱写,往往与现实有很大差距。而且这还不算,还很注重享受,大修自己的府邸。而说到修史,就不得不说许敬宗随意修改史实的卑劣行为了,许敬宗修史往往都是刻意迎合,曲直凭借自己的好恶。封德彝因为看到了许敬宗的父亲被杀死的场景,便到处说许善心被处死,许敬宗竟然跪地哀求生路,人们也经常那这件事讽刺许敬宗,许敬宗从心里非常怨恨封德彝,就在为他立传的时候强加了他的罪恶。

许敬宗在修史中,很多都是依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删改,他的这种行为在死后也被人揭发出来,他经手的史书都不得不重新编撰。除此之外,许敬宗还贪墨无度,广蓄资财,他的别墅高耸巍峨,号称飞楼,在楼中大肆进行声色犬马之娱。种种丑行,路人为之侧目。而且许敬宗这个人表面有一套,背后也有一套。发迹之后,许敬宗不想着好好回报社会,反倒开始当社会的蛀虫。他把自己的亲人都安排在油水多的岗位上,然后大肆敛财。等到李世民驾崩,他就把这个昔日的主子丢在了脑后,丝毫不念李世民的好。

其实如果只是如此倒还罢了,关键是他身为唐太宗李世民一手提拔的老臣,在武则天阴谋篡夺皇权的关键时刻,他不仅不敢挺身而出予以阻止,反而曲意逢迎,见风使舵,甘心充当武则天的手下,为了武则天上位而不遗余力。当年大臣们都看出武则天很有野心,纷纷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然而许敬宗却看好武则天,就劝李治,你想立武则天为后,哪用得着看别人的想法,这在当时也是很少见得,毕竟当时还是反对武则天的人居多。

武则天登上皇位的关键一步,就是唆使唐高宗李治废黜王皇后,自己取而代之。那时,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已经看到武则天的险恶意图,他们纷纷站出来,坚决反对武则天当皇帝。然而许敬宗则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对唐高宗说:“老农多收了十多桶麦子,都想要换妻子,更别说想成为皇帝了,不要在乎别人的说法,可以根据自己想法,让武则天做皇帝。”这句话给唐高宗找到了”理论基础“,唐高宗对他非常满意。

紧接着,许敬宗亲自给了武则天作为说客。武则天对他非常信任和感激。后来武则天上位,作为老臣的他,不但不反对,反而是卑躬屈膝。我们也知道当时长孙无忌是极为反对武则天当皇帝的,他成为武则天当皇帝的最大障碍,许敬宗不但不支持长孙无忌,还恬不知耻的去劝说长孙无忌。后来更是诬陷长孙无忌想要谋反,结果长孙无忌被他害死。也许是武则天看到他的诚意,所以她当皇帝后就重用许敬宗,就连宰相也给了他。李世民一手提拔他,却怎么也想不到许敬宗一点都不感恩,反而把李氏江山送给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