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向桥众人怀念王德安老师诗文专辑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来发展~
我的老师
作者/占育生
这些年来,我为生计而奔波,闲瑕时间又喜欢打牌,对于文字写作几近于荒疏。近日,忽闻我初三时化学老师王德安先生离世,不觉心头一震,觉得有必要写点文字,作为对他的纪念。
一九八五年我在向桥中学读初三,那时学生人少,初三只有两个班,三一班和三二班,每班也只有三十几位同学,我在三一班,王老师带两个班化学,因此也就有了师生之缘份。
我不记得他第一次上课的具体情景,只觉得他第一次给人的印象是那样的土气,中等的个子,粗壮的胳膊,粗壮的腿,以及粗壮的颈项,加上黑红的脸膛,一副典型山里农夫的形象,怎能与老师挂上钩?何况是我们初三毕业班的老师?
但是,上了几节课,我们就被他的课所吸引住了,王德安老师的课上得风趣、幽默、生动。记得他讲化学反应时,讲媒质的作用,他说:“两种物质碰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后,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媒质不变。媒质就象媒人做媒一样,把男方往女方家里一带,起一个介绍作用,自己是一点变化没有。”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我们知道,媒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是不变的。
王老师上课严厉、认真也是出名的。也许得益于健壮的体魄,故而中气十足,声震屋宇。讲得高兴时,他手舞足蹈,在讲台上走来走去,但对于上课不听讲或讲话的学生,他也怒目圆睁,严厉训斥,恨铁不成钢之情,溢于言表。至于王老师对教学上的认真,那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总记得每张化学试卷上的题目,他总要讲四、五遍,直到班上最差的学生懂了为止,可这却苦了我们这些自以为成绩好的学生,记得有一次我低声唠叨了一句:“旧题讲么事?”被他狠狠地瞪了一眼。
王老师课堂上严厉,课外却很随和。总喜欢和学生交流谈心,问你家在那里,大人叫什么名字。如果碰到是一个熟人的孩子,他就侧着头,笑着说:“啊,你是他家的孩子,我认识,我认识。”这时他笑容满面,慈眉善目,再不是课堂上那个严厉的先生。
王老师永远地离去了,我作为他千百个学生之一,也只能用这些文字寄托我的哀思。愿王老师,在天堂安息吧!
怀念王德安老师
作者/王小生
我最近一次遇到王安德老师是2014年1月份。那是我刚从昆山回去的第二天早上,当时我正和家人在门口晒太阳,偶然一个抬头,发现从女儿铺路那边过来两个人,走近了我才发现是我们初中时的王德安老师夫妻俩。我连忙站起来走跟他们打招呼。“快过年了,都回来了,好啊”王老师夫妻俩见我们打招呼也热情地地回应着,当时给我的印象是王老师虽然苍老了些,但也还健康, 走路时也很稳健,讲话的声音也还如我们读书时给我们上课时般宏亮。
王德安老师和我同属王榜村一个村的。由于年龄上的差距,小时候好长一段时间我并不认识他。九一年那年我小学毕业进入向桥中学读书,在那里我终于见到了我耳闻传说中的王德安老师。现实中的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但身材魁梧,面目表情和蔼,讲起话来声音宏亮。记得那时候王老师负责后勤工作,刚开学的那阵子在学校的教室寝室等地方,经常看见他带着一两个师傅在搞检修维修工作。那个时候我们在学校里都是用饭盒蒸饭吃,每天开饭提饭盒和蒸饭的时候经常会看见王老师出现在蒸饭堂里,当人多拥挤的时候,他总是会笑迷迷地说提醒大家:不要急不要急,慢慢来。
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去提饭的时候发现我的饭盒不见了,我急得眼泪直流,这时刚好王老师看见了,他过来问清情况后主动帮我一起找,但最后还是没找到,他就安慰我说:莫急,可能是哪个人提错了,中午再过来找找看,说不定能找着”当时他见我未吃饭就把我带到学校食堂里要了三个馒头给我,说:“小孩快吃吧,吃好了去上课,中午再过来找找看。”中午开饭的时候,我去饭堂里找了一下,居然真的把我的饭盒找着了,而且里面还蒸了一盒米饭。王老师当时也在场,听说我找着了饭盒他也很替我高兴。现在细想起来,那时王老师帮我找饭盒和给我三个馒头,对他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刚入中学的学生的来说,是何等珍贵的相助!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王老师和师母他们住的房子,是在学校操场通往供销社那条路口的边角上。那时候师母未上班,每天晚上我们下自习的时候,她会下些青菜面条来卖给饿了学生吃,面条现金卖两角五一碗或者拿一开水盖大米也可以换一碗。那个年代我们下晚自习后能吃上一碗面条简直是一种奢侈。记得那时师母当人多的时候,她总是将面条先卖给那些付现金的人,而等轮到到最后像我们这样拿大米去换的人过去,面条早就卖光了。但有时候也有例外,那就是王老师在家的时候,他会在旁边叮嘱师母,叫她卖面条时不管是付现金还是拿大米换的人要一视同仁,或者干脆他在边上专给那些拿米换的人。用他的话说:“大家下了晚自习都饿,用米换的孩子不容易,不能有区别地对待。”正因为王老师不嫌弃那些用米换的人,所以只要晚上王老师在家的时候,他们家卖面条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屋子里的人总是满满的,有时候一个晚上面条下了三四锅都还不够卖
2014年我们向桥中学94届毕业生搞20周年聚会的时候,大家在商量应该邀请哪些老师的时候,我第一个提到王德安老师的名字,只可惜当我们电话邀请他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王老师由于病重的原因未能来参加。我们当时忙着筹备聚会并未在意也就作罢了。
这些年为了生计,我一直在外劳碌奔波,很少听说王老师的消息, 只是前年的时候好像听见谁说王老师得了中风,病得厉害,当时也并未在意。前几天突然在一个微信群里听到王德安老师由于病重去世的消息,我的心里一阵阵伤感,也为自己这几年春节回去未能去看望王老师而惭愧。但后来我从心底里又一阵阵释然,因为王老师毕竟被病疼折磨了这么多年,这对于他,和对于他的家人都是不幸的,或许这次他的离去,对他也是一种解脱,一种新生……
愿王老师一路走好!
永远怀念王老师
作者/王三喜
月如盘,星依稀,夜静谧。我独伏案前,拿起手机,再一次详读了河桥先生编辑的《怀念王德安老师》专辑。里面,王老师的学生,都用饱含泪水的笔墨,写下了对王老师无限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我,作为王老师的学生,只能把这份悲伤与哀痛,在这夜深人静之际,倾诉于纸上。
王老师与我相隔甚近,所以很熟悉。向桥中学初三那年,他教我们班化学课。那时候的王老师正值中年,熊腰虎背,很是健壮。课堂上,他一直用我们向桥话讲课,声如宏钟;讲到动情处,更会手舞足蹈,滔滔不绝。我们喜欢他这种通俗浅显容懂的讲课方式。比方说,他让我们熟背元素周期表,他是这么说的:这个元素周期表你背不熟,就像你记不住乘法口诀表一样,是个大傻,多少数目都不晓得,就像是讨米的,如果找不到路,不饿死你才怪呢!所以,几十年过去了,我日至今时,还能熟记住元素周期表前三十位。可见,王老师那时对学生教学之严谨。
最后一次与王老师相遇,也有三四年了。记得那是个暖融融的冬日,王老师唯一的亲弟弟,代耀爷家办喜宴。因为我与代耀爷比邻而居,自然也就看到了王老师。其时,他已病了好久好久,是很厉害的中风那种,整个人瘫坐在轮椅上,由师母看护着。我们那儿乡俗,只要是红白喜事,自己一族一方的,无论男女大小,都是要过来聚在一起,拼拼人气,凑凑热闹,显示显示这一方族的兴旺与和气。
那一天的王老师精神似手还可以,我上前握了握王老师的手,问:王老师,还好吧?喝不喝点水?王老师艰难地对我笑笑,没有言语。师母赶紧说:嗬,莫客气,莫客气,刚刚喝过。哎,他呀,有时清楚,有时糊涂。
人生如歌,人生如梦,人生更如梭。我的心里一阵隐隐作痛,我们的王老师当年是如此地壮硕,在狰狞的病魔面前,人类却又是如此地不堪一击!心痛,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王老师走了,他永远地走了。他再也不为尘事所困扰了,他也不为病痛所折磨了!
王老师走了,他永远地走了。他的谆谆教诲,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地烙印在他教过的每个学生的脑海里!
王老师走了,他永远地走了。但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王老师,您一路走好!
一一一学生王三喜泣于三月三十日深夜
怀念王德安老师
作者/王保家
老师!
您走的太匆忙,
竟来不及看一眼那,
清明前夕绿叶婆娑的,
堤上柳、岸边杨!
老师!
您走的太匆忙,
您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和那沉甸甸的书箱。
老师!
您知道吗?
昨个晚上我们几个同学还在为你画像,
钟馗的外表,
菩萨般心肠!
老师啊!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
您却在这忧思逝者踏青赏景的季节,
走了!走了!走了!
永远永远的走了啊!
我只能在千里之外,
掐一朵素花,
掬一杯水酒,
借着滨河的水,
燕山的风,
对您低沉的说一声:
老师!
您!
一路走好,
愿你在天堂里永远安息,
千里祭师唯有泪!
遥寄王德安老师
作者/吴磊
同是家乡人
却与您相距遥远
你在长江以北
我在长江以南
如今
更远了
您去了天堂
我还在人间
尽管与您素未谋面
充耳满是对您的赞美之词
厚重的礼赞
德高必须仰视
您给了我最好的角度
浩瀚天际
月芽右弯
分明是您头顶
明亮的光环
繁星点点
尽是你亲手浇灌的花朵
盛开在祖国大地
海角天边
痛悼王德安老师
作者/宋典法
噩耗传来泪满盈,恩师此日竟仙登。
农中山地勤开垦,献富坳坡苦干成。
建校教书刀未老,耕田解惑劲犹增。
沉疴数载多磨难,风范长存励后生。
注:王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同事,领导,还是我的亲戚。在此谨致哀悼!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