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Cinta Vidal Agullo
许多人喜欢玩游戏,有的玩成了高手,甚至有的玩成了职业选手,也有的为游戏消得人憔悴,整夜整夜不睡,不是放纵就是作死。
邮箱里有一位姑娘的信(文章较为冗长,梗概简述):她和丈夫为了工作,长期分隔两地,她上班兼顾孩子。今年她丈夫所在的行业,风云突变,以至她丈夫归家修整。团圆的喜悦,稍纵的激情过后,便是争吵和冷战,因为丈夫沉迷于游戏,通宵达旦地玩,毫无节制。我们有一点共识:每个人在压力之下,很容易通过放纵来补偿自己。压力或小或大,放纵也或小或大。辛苦工作一周,是小压力,礼拜天睡个懒觉,是每个人都有的小放纵。失业在家、工作不顺、经济危机,婚姻冲突,这些大压力就会带来大放纵,满是“丧”的大脑需要快感冲刷或冲淡忧愁,于是借酒消愁、胡吃海塞、出轨暧昧,沉迷游戏……便趁虚而入。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阶段(时刻):太闲+心情不好。这个阶段很容易失控,如果彻底失控,做出某些错误的决定,比如豪赌一场、放纵一夜,就会摧毁婚姻、丧失信用、自毁前程,人生很可能就此一把输光。那些拿压力当借口,沉溺于各种短暂刺激的人,心理不是不知道,只是控制不住自己,他们的身体会失控:嘴巴会不由自主的暴饮暴食,怎么吃都不够;手会不自主的拿起鼠标和键盘玩游戏,怎么玩都不过瘾。完全无视大脑的存在。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办法能帮助大脑恢复正常:打断(即使只是极短暂的打断)。好不容易一家三口团圆了,现在爸爸有的是时间,那就让他弥补一下爸爸的责任,安排他早送晚接,负责辅导、检查孩子的作业。这有利于亲子关系且不说,也不是主要目的,所以,即使他偶尔做得不太好,也不要指责他;这样每天固定的安排,最大的功效是打断他的游戏节奏,让他回归真实家庭生活,让真实的生活节奏引领他,和孩子沟通多了,孩子能给他游戏带不来的快乐反馈,真实生活的比重就会逐渐增加,大脑会慢慢告诉自己:哦,原来这才是最最重要的。我相信许多人都会写自己的计划(无外力约束),为什么会写?为什么要写?其实就是为了防止自己迷失。看起来微不足道、又不费力、对自己又有益的事,你一旦开始做了,就能引发你原本以为做不到的美妙之事。每天写下自己想做的事,工作、生活都可以,因为这样能打断失控,牢牢的掌控自己。我们的每一周,都很重要。再小的计划都是有力的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