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 看看科学分析怎么说
1.疫苗只能减少有症状感染?不,推广疫苗接种可以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者总数
从原理上讲,接种疫苗后,人可以产生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通过体液免疫防止病毒与人体细胞进一步结合,达到避免感染、加快病毒清除、减轻症状、减少重症的效果。腺病毒载体疫苗更是可以提供细胞免疫,进一步提供两重保护。近期发表的一系列关于疫苗的临床研究中,这些原理都得以证实。一些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比如以色列,也出现了新增感染人数的下降。
数据来自Bing搜索
从流行病学角度讲,一个病原体的传播能力,可以用参数R0表示。基于目前的统计数据,研究者估计,新冠病毒的R0总体在2-5之间。也就是说,一个人平均估计可以传染2-5个人。其中,有症状人群因为会通过咳嗽等途径排出病原体(更容易造成飞沫传播),携带的病毒传播能力更强。而无症状人群整体传播能力较弱。
当人群中大部分人都有抗体时,就都不会被病毒感染,实际的有效传播数(Rt)可以明显下降,使得新增病例大大减少。而根据理论模型,当人群中较高比例的人都具有抗体之后,就达到了所谓的“群体免疫”,或者说“免疫屏障”。这时病毒的传播在社区中几乎被阻断,没有接种疫苗的少数人也可以被保护,如下图所示。
而在疫苗方面,目前研究显示,较早研发和接种的疫苗,也可能对某些后来新出现的突变类型的病毒有效,并不总会出现“免疫逃逸”。免疫系统存在“交叉免疫”机制,一种抗体,对于结构相似的病毒,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免疫效果,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突变带来的防控难度。
除此之外,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能大大降低感染和出现症状的概率,这些都可以阻遏病毒的社区传播。因此,就算出现了新的突变,也不是不接种疫苗的理由。而突变本身带来的免疫逃逸,可以通过不断改进疫苗和定期免疫接种去解决。虽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疫苗,但是现有的疫苗本身,就可以大大减少病毒的传播,从而降低疾病防控方面的成本和社会负担。
2.疫苗会引起新的变异?不,推广疫苗可以减少新变异出现的速度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遗传物质结构简单,容易变异。目前新闻中出现的变异就包括英国、南非、巴西、尼日利亚等与地名相关的变异类型(但这些病毒实际的传播已经跨越了这些国家,我们也不应该以此污名化任何国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必然存在出现核酸复制错误的几率,因此变异在机制上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件。
突变影响病毒结构,进而改变病毒的传播能力
相应地,宏观来看,小概率事件如果重复次数多了,就也可能真实发生。地球上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越多,世界上的病毒就越多,在总体层面上出现某些病毒变异的概率就越大。如果世界上感染病毒的人少了,突变类型在宏观上也就少了。这就好比说,在人类消灭天花之后,也不可能有什么天花的突变类型了。又比如说,在中国本土消灭新冠病毒的社区传播之后,新增的突变类型,都来自境外输入(我们可以以此开展溯源工作)。本土的人际间传播被阻断了,如果没有其他中间宿主,那么也就不存在病毒突变了。
疫苗本身并不会刻意诱导或者增加每个病毒突变的概率,恰恰相反,疫苗可以帮助人体更快速地清除病毒,减少病毒复制和分裂的次数,阻断社区中的传播,因而在人群的宏观层面可以减少出现突变的次数。相比于病毒出现某些突变侥幸活下来,更大概率的事件其实是病毒被彻底消灭,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突变与否的问题了。倒是对病毒缺乏免疫能力的个体,体内病毒大量复制,更有可能出现新的突变类型。
3.提高NK细胞的免疫力?目前不存在已经批准的针对NK细胞的疫苗和药物治疗新冠肺炎
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两类机制,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可以广泛覆盖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比如皮肤屏障、吞噬细胞、NK细胞……这些概念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有一定的选择性。比如我们接种的疫苗,都是针对特定病种的。这就好比一个人打过流感疫苗,但不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一样。这些疫苗通过诱导人体产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保护效果。
在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和细胞免疫之后,身体里的两类免疫机制协同发挥作用,共同杀灭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NK细胞本身是固有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本身对病原体缺乏选择性。通常来说,NK细胞杀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身体细胞,需要有抗体协同,发挥作用(ADCC作用)。就目前人类的医学技术,还不能训练NK细胞在不打疫苗的情况下,准确识别和杀死新冠病毒,以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没有投入使用的、主要基于NK细胞免疫机制的新冠疫苗产品,也不存在单纯作用于NK细胞来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
ADCC作用需要抗体参与
所以,在没有成熟可用产品之前,近期某些朋友圈热门转发的海外“疫苗专家”,指望让人主动感染病毒,或者某种空中楼阁的NK细胞免疫手段,来防范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纯属无稽之谈。
4.让年轻人感染来提高免疫力?让年轻人暴露在新冠病毒中并不能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对于新冠病毒,如果放任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并不能做到“提升固有免疫力”。事实上,感染新冠病毒后,哪怕是年轻人,也还是会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抵抗病毒。甚至体内的病毒消失后,抗体仍然会存在一定时间。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单靠固有免疫,无法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记忆,无法产生持久的保护能力。
让人主动感染病毒来预防疾病是得不偿失的。且不说年轻人并不是百分之百不会因新冠病毒而死,就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后,本身的疲劳、嗅觉丧失,以及其他器官系统的损害,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可能存在某些“后遗症”,严重损害生活质量。放任低风险人群直接感染病毒,是不安全的,也是不人道的。虽然对于某些以往的传染病,在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小范围隔离下,没有必要让整个社会生活停摆。但是根据目前的全球经验来看,在国家层面采取适当的防护隔离措施,尽量避免人们感染,控制感染者人数,保护易感人群,才是符合理性,同时也符合人类趋利避害本能的做法。
构建免疫屏障(“群体免疫”),需要一定比例的人群获得抗体保护,而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有限的。只靠人口中有限比例的年轻人,使其直接感染病毒,毫无疑问,也是达不到这个所需的百分比(60%,70%,80%的总人口比例,甚至更高)的。在病毒突变后,甚至存在二次感染,抗体失效,导致疫情平息遥遥无期的可能性。老人也会在年轻人感染的同时被感染,人们会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相比之下,在短时间内推广疫苗接种,之后配合基本的社区监测和隔离措施,才能尽可能减少地球上的新冠病毒数量,从而有效遏制病毒突变。
总之,虽然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只能维持有限时间,一些新型突变可以逃避疫苗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但是,这些可以通过不断改进疫苗、定期免疫强化去解决。广泛普及疫苗,同时配合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和社会政策,仍然是减少病毒在人群中突变速度、减少新增患者人数的最佳方法。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应该广泛接种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