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孙增弟:笔墨丹青寄情雪域 心怀万物熔铸古今
自上世纪初以来,中国画注重写实,要求作品具有现代生活气息。于是,许多画家将笔触伸向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现代图景。山东画家孙增弟正是沿着写实的道路一路走来。
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速写等孙增弟都得心应手,他创作题材广泛,作品造型优美,构图别致,布局和谐、笔墨技法娴熟,用笔简括而奔放,形神兼备,生动体韵遒举,天趣自然富有生意。作品广采博取,并多方面吸收西画及其他艺术之长,融自己于一体,在探索新的绘画艺术语言,奋力向新的领域开拓。
孙增弟的成长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自幼对绘事酷爱,但家境贫寒,使他无力学画。他是在海边长大的,大海伴随着他的青少年的成长,除维持上学外,他只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了,然而生活的拮据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他对绘画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不懈的追求,他就像“冬天里的火”一样热烈,从中学起,在没有老师的指导的情况下画起了速写,无论到哪里,速写本总是伴随着他从不离手。后来他进美校学习,在青岛日报社担任主任编辑,为他的素描、速写和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工作的几十年时间无法自由支配,退休之后,孙增弟成了“时间的富翁”,他便来到了多年来向往已久的雪域高原西藏,在报社工作让孙增弟养成了深入生活的习惯,他跟着藏民回到家中,放牧、背水深刻体会每一个细节。
孙增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绘出了一系列西藏人物画,他的作品有着黑白灰的强烈对比,光影笔墨的自然融入,浑厚壮丽的人物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虔诚而清澈的纯净世界,用明快、欢乐的基调表现出西藏人民的喜悦、欢乐和幸福感,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阳光西藏”。
作为一个艺术家要超越常规,不断开创新路,还必须在修养上加强深度和广度,只有在艺术上具有真正创造性的鲜明特色,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足迹,生活之树长绿,艺术也是无止境的。孙增弟表示,对于艺术到目前为止,他才开始领悟一点道理,在绘画的艺术大道上,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他渴求的是进一步加强素养,进一步孜孜不倦地充实和探讨。
个人简介:
著名中国画家,1943年生于青岛。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新闻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画院高级画师、青岛日报社主任编辑。
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美术》、《国画家》、《连环画》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介绍。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展览馆收藏。出版《孙增弟画集》、《孙增弟速写集》、《中国画实力派名家——孙增弟》、《孙增弟花鸟画作品选》等,发表撰写美术论文50余篇。其传略及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40余种辞书。
2006年《暖阳》获“2006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优秀奖。作品为李苦禅艺术馆收藏
2005年《璀璨的金秋》入选“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作品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
2005年《邂逅相逢》获“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2005年《祈望》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5年《藏民》入选“首届中国画写意作品展”
2004年《好日子》参加“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四川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