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余光中,我们为什么怀念他们?

杨绛,余光中,我们为什么怀念他们

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离世,无论媒体还是个人,新闻,图片,朋友圈,大家都在深切的缅怀这位道出了一个民族“乡愁”之痛的诗人。

因为一首诗怀念一个人,因为一段话怀念一个人,这让我想到了去年杨绛先生去世时,亦如此景的“朋友圈葬礼”。

当一个精致而从容的文化老人离世,我们怀念他,无所谓读没读过他的很多作品,无所谓那句盛传的“百岁感言”是否是老人亲口所言,而是因为在这些老人身上有一种高于具体作品具体话语的人生状态,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一瞬。

他们说过的,写过的,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是却能让我们想到很多。

诗人传诵千古,一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足矣。

背后跳动的脉搏与千百年来那些孤馆寒灯前的诗人息息相动,道出了这个民族千古不变的乡思,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关于家在文字上最孤独又最失意的记忆,尤其是在历经岁月,回首往事的时刻。

除此我们可能并未读过余光中先生的其他作品,那象征着哀痛而苦难民族的白玉苦瓜,那亭亭玉立婀娜动人的莲,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怀念余光中先生。就像很少有人读过杨绛先生的具体作品,少数人可能在先生去世后阅读过她的散文笔记《我们仨》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她离世的怀念,尽管多数人是因为读过网上杜撰般的杨绛先生“百岁感言”,但是正是我们模模糊糊的了解,懂得了生命的一种精致而从容的状态。尽管先生没说过,但是用来说先生,这话精当而准确。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光。

比如那行走一生的爱情,钱钟书先生写给杨绛先生的: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认识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认识你之后,我结婚没想过和别人。尽管钱钟书先生也说过: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但是在行走一生的他们身上,我们终归又看到了爱情的希望,相信世间真的有跨越时间,势均力敌的爱情。

余光中先生娶了比他小一岁的表妹范我存为妻,八百首诗,一百多首是情诗。相守一生,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手牵着手,一生就这么过来了。

他们活出了生命的精致和从容。

余光中先生去世时90岁,杨绛先生去世时105岁,人生在世,走过不惑,越过古稀,行过耄耋,潸然来路,多数会生出些许懊悔,临界死亡,同样会引燃无数哀痛,我想我们皆会如此,这是人之常情,无甚羞怯。

二位先生风雨苍茫的一生同样劫难频频,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之思,杨绛先生的孤苦之痛,但是这些都内化成了二位先生内心的从容和精致,那是一种真正的人类离开文明社会时应有的姿态,不恼不怨,无惧无忧。

近百年人生脚步的蛩音已足够让内心坚如磐石亦柔若瘦竹,足够在从容处笑看风雨,也尽会于飘摇夜热泪盈眶。

正如网上盛传的那段杜撰的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之所以愿意去相信它,是因为这段话,或者说是这二位老人活成了我们想活成的状态,这段话也触及了我们心中对于生命最柔软的一瞬。

杨绛先生,余光中先生,我们为什么怀念他们,我想除了他们的文人气质,高贵态度,精致从容,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老了,我们想要成为这样。

他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悼余光中先生

君今赴远游,人人道乡愁。

山川白云地,安枕文士头。

梦里长城邑,笔下明月楼,

红颜书倜傥,白首足风流。

一点思河岳,一曲念吴钩,

昔哉千万人,难赋此中愁。

理想  情怀  温度

一个教育者的心路点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