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媒体要用吃糖导致1500度来诋毁高度近视患者?
当国内媒体开始热火朝天地进行流量冲浪,纷纷报道『女生因过度吃甜食而导致高达1500度深度近视』的话题时,我很愤怒。
我在第一时间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看到这则消息真是非常难过,个别医生完全拍脑袋的个人意见又要把一大批人带进沟里了。600度以上一般就已经属于高度近视,发展到1500度根本不是普通情况可以达到的,哪怕你长时间看书、躺床上看书、凑得很近看书、打游戏看电视、不外出运动不晒太阳,你想要发展到1500度,一般人根本是做不到的。为什么?
因为到了高度近视领域,其原因和普通近视已经很不同,完全不应该再混同到一处讨论了。对于高度近视,遗传因素占据着最大戏份。这不是我个人随口乱讲的观点而是全世界范围内被专业的相关权威机构普遍认同的观点。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原因,也都和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几乎无关,譬如人种,特别如果你属于东亚人种或者中东人种的话。以及还和若干分娩之际的因素有关。没有任何一家体面的、有声望口碑的专业机构会在自己网站上说甜食多吃了可能会诱发高度近视,扯淡也实在扯得太狠太远,活生生地把淡扯成了意面。
哪怕用屁股想,都能想明白假如甜食能够成为那么关键的因素的话,甜食摄入远远超过中国的欧美国家难道不应该高度近视发病率远超中国?事实完全相反,中国的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世界第一。
为什么要写这些?不是为了给甜食洗地,那么多年来我不知道写了多少文字分享甜食过食的危害,要写甜食危害的话角度多到根本来不及写,但用高度近视来拿这个孩子的甜食习惯说事,还只是一位医生完全自说自话的一家之言,可信度位居证据强度金字塔最底层的东西,媒体这样炒作,结果是对这个孩子的污名化、是对她心理莫须有的伤害,虽然实际上这和她吃什么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还把无数家长带进沟里,天天担心吃这个吃那个,却因为精力分散而忽视了许多更加重要的方面,最终孩子却照样近视,实在是荒唐至极。
因为这一贴收到了很多私信,希望我能否再深入聊一下。那么这就是今天的内容了。
↑近视的根本原理→眼轴边长(下方)。
↑600度既以上的近视,才叫做高度近视。超过1000度的高度近视称为极端近视。新闻中的这位20多岁女孩就属于极端近视。
今日已经成为全球性流行病。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连续多年全球第一,不少人刚进入学龄期,早在6或7岁的样子就已经加入了近视俱乐部。完全放任的情况下(譬如应该佩戴近视眼镜的时候怕加深度数就是不戴),近视常常会以每年增加1个屈光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00度的速度上升,直到多数人在600度前后基本稳定下来,但有部分人群会继续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很多人轻视了近视的危害,不知道近视远不仅仅只是导致生活学习工作的不便,它更是一种有机会发展为更严重状况的眼睛疾患,高度近视人群将面临大为增加的视网膜脱落与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几率,而这两种疾病都可能最终导致失明。
↑近视发病率在不同种族中有所不同。欧洲为30.6%(95%置信区间[CI],30.4-30.9%),美国41.6%(Vitale等,2009),而东亚地区高中生最高可达90%(Morgan等,20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遗传因素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显著的作用——父母的近视史与后代的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关系密切。大型双胞胎研究提示:近视的遗传率估计要超过90%。这一切积累的证据无比清晰地表明,近视在东亚人群中流行非常严重,且这种疾病又具有强烈的遗传性。
↑近视有潜力发展成其他更加严重的疾患,越是度数高、风险相应越高。高度近视尤其危险,因为在高度近视状态下,白内障风险将翻5倍、青光眼风险14倍,视网膜脱落22倍、近视性黄斑病变41倍。
↑近视可能导致的各种更加严重的眼疾清单。你能一个个对号入座咩?
每当孩子在学校视力筛查中被查出近视,不得不带着孩子去戴眼镜时,父母自然会感到相当大的压力与担忧。由于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每天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高频率重复环节,许多人自然而然会渴望明白食物是否会导致近视、或者促进近视的发展。比方说,经常吃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惊叹水)是否会增加近视风险?因为今日时代绝大多数父母都早已耳熟能详地了解糖孩子牙齿、以及总体健康的伤害。在这个方向上让思维自然延续下去的结果当然就会开始怀疑:糖与惊叹水是否同样也是近视的罪魁祸首?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根据证据上文里提到的证据强度之金字塔原则,看看有没有具有国际性权威声望的眼科专业机构认同本次新闻中这位眼科医生个人抛出来的观点?显然没有。因为如果有的话我应该早就在那位医生之前分享出来了。既然权威机构无一提及,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是这样的:虽然影响近视的因素很多,譬如极其关键的遗传、长期近距离学习工作、缺乏天光下的户外活动等等,但糖与惊叹水的摄入不是影响近视的因素,或者退一万步,即便真的能影响,也是非常非常次要的因素。是的,有人马上就对我提糖尿病。糖尿病的确会影响患者的视力,有时令他们近视,有时竟然反过来变成远视,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可逆的——在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内环境改善之后,视力通常都会恢复到基线屈光状态。特别是绝大多数学龄儿童,就算多吃了糖果,也不会发展成糖尿病,造成血糖水平的反复波动,此时会发展成糖尿病的绝大多数都是原因完全不同的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自体免疫难题高度相关),即便不怎么吃糖也会发病。并且,若是糖尿病,那么只是间接原因,而且引发糖尿病的食物远不止是糖,高脂高淀粉、大鱼大肉过食都可能引发,刚才提到的先天因素也有关系,那以后是不是台词应该改成『写吃多了会得近视』?显然荒谬。
↑永平寺结束归途中邂逅夕阳里闪着金色的一株蕨。
那么,是否有任何证据支持糖对于近视发展的作用,而同时又与糖尿病无关?
实际上,关于这个话题的研究绝对数量并不多。早在1956年,有研究提出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能会导致近视,但这个说法后来被科学界抛弃了,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没有足够的研究来支持佐证它,同时又在随后的研究中显现矛盾。
又有一项研究提示,更多糖分摄入并不会增加儿童近视的风险。这项研究又主张,膳食中太多的饱和脂肪酸(动物性食物如猪肉或者植物性食物如花生等等)与近视的更多发生有关。
而最近,法国有一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了180名4-18岁儿童的饮食习惯。结果发现对女孩而言,摄入更多糖和惊叹水似乎的确与更多的近视发生相关,但在男孩身上却呈现相反的结果。也就是说,男孩吃下更多的糖与惊叹水时,他们的近视反而更少。这里要特别提请注意:蕨经之前就有多次分享过,这类研究天然存在缺陷,在于它依赖的是问卷调查,而问卷调查本身可能是非常流于主观。此外,还有许多变量没有得到精细控制,譬如户外运动时间、阅读时间和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屏幕时间。而且就算问卷调查的结果值得信任,也依然和许多其他流行病学研究一样,评价的是相关性,而非确定了因果关系。这样说吧,你会如何解释吃糖反而降低了男孩得近视风险的数据?你会就因为这样的数据反过来去建议家里有男孩的父母让他们的孩子明天开始多吃点糖和惊叹水吗?我猜想有理性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法国的这项研究。
好,既然你保持谨慎、选择观望,不会只因为这样一篇发表在英国眼科专业期刊上的研究就立即拿来当做日常行为规范指南,那么你又有任何理由将国内媒体纷纷报道的这位眼科医生的话当真呢?应该说更没有,因为无论如何,这项经过评审的研究的证据强度比起仅仅一位眼科医生的个人观点而言,实在是强太多了,后者位列循证医学金字塔证据层级的最底层,无论这位医生多有声望多权威,更何况这不过是一位最最普通的医生了。
综上所述,目前几乎没有像样可靠的证据表明糖或惊叹水会增加或者会减少近视的风险。基于现有证据,糖和惊叹水对于孩子的近视相关性既便有的话也很微弱。你当然可以为了口腔健康与总体健康强调就算孩子也不能多吃糖,但为了强调这一点,把明明没有证据有关的两件事情硬生生拉到一起,还总想制造一个大新闻的做法,真的很不体面——一方面,你会让无数中国的家长倾注巨大精力管控孩子的嘴巴,最后愿望落空、照样近视,另一方面你的毫无根据的跑火车会让无数高度近视的患者背负上莫须有的道德责难——你的高度近视是你平时吃东西管不住自己嘴巴的结果,说明你是一个缺乏自制力、不善于自我管理的人,万一碰上某位平日里特别喜欢从360°视角到处搜集可以反映面试者或者新进员工素养能力的HR主管的话,还有可能因此脑洞大开,在面试中直接让高度近视患者落选,或者在职场里令其难以晋升也未可知。
这样的潜在后果,这么多媒体在饱餐流量盛宴的时候,会在乎吗?并不会,他们并没有真正关心过那位20多岁女孩1500°极端近视背后的占绝大比重的遗传因素、其他基因因素,以及她因为这类报道将不得不面临的各种诋毁、污名化与偏见。1500°的极端近视是什么状态?书本放在距离眼前十厘米的位置时都几乎一片云雾,完全看不清,同时还有远远高于常人的其他严重眼疾风险。但此刻,她却不得不在因为高度近视而变得艰难的生活工作学习之外,再承受一道莫名其妙、科学上根本站不住脚的流言蜚语的打击。这,也是我决定要用心特别整理一篇,把其中的问题透彻写清楚的根本原因。在信息泛滥但科学却远未站稳脚跟的现代社会,人的各种生理缺陷、障碍、疾病乃至不健康本身,都在越来越多地成为道德责难、诋毁、偏见乃至背后嚼舌的激发原因,无论当事人的这一状态是否先天、是否与个人生活态度与习惯有关系、有多大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值得警惕、理应随时阻止的趋势,遑论反向去更用力炒作了。
这些媒体,在你们肆意想象、随意扯淡的科普之前,先学会做个人吧。
婉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