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亿元!常态化机制如何落地——广东、湖北、陕西等地财政直达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调查

去年我国建立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让大家印象深刻,2021年我国进一步建立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通过改革优化资金分配格局,进一步发挥好直达资金惠企利民作用。今年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相较于去年有哪些变化?各地在直达资金投向、使用和监管上实际效果又如何呢?

2020年,我国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为开展疫情防控、纾解企业困难、保障基本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2021年,我国进一步建立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资金总额达2.8万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央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

一年多来,直达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如何?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又有什么新变化、新成效?近日,记者赴广东、湖北、陕西等地,调研采访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最新进展。

“直通车”保持加速度

5月中旬的广州已有些炎热,同样热火朝天的是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工地。5层的门诊大楼、15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层的住院综合楼……各个大楼在架空连廊连通下浑然一体,装饰装修紧张施工,绿植铺种也正开展。

“中心在2017年7月7日动工,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和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挪富向记者介绍。这位去年率队驰援武汉的呼吸内科专家,迫切希望加快建设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心。

据悉,广州呼吸中心项目总投资超过26亿元,尽管各级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随着工程推进,资金面压力逐步显现。“中心工程推进速度快,资金需求量大,去年6月和11月,省市及时下达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合计4亿元,对项目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注入了新能量。”从申请到下达仅用了5天时间,4亿元直达资金到位,对张挪富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实际上,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只是广州众多受益于直达资金的项目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污水联合防治、广州市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等项目也得到了直达资金的有力支持。

而在2020年面临疫情严峻考验时,湖北获得中央下达的1781亿元直达资金,得以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复工复产等工作。“今年前5个月,中央下达湖北省直达资金指标1281亿元,湖北分配下达进度93.1%;全省形成支出649亿元,支出进度50.7%,超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湖北省财政厅国库处处长熊晓飞介绍。

与2020年机制相比较,常态化直达机制呈现“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一竿子插到底”的流程基本不变,也就是“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同时,直达范围、分配办法、工作机制和监控等方面则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需要提及的是,今年直达机制对省级细化的时间做了调整,由去年的一周时间延长到30天左右。去年是非常态化情况,对资金下达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是按照正常预算的流程走,往往是前一年10月份开始提前下达下一年预算,所以我们去年10月就开始做,省里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工作也能够做得更细。”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此前表示。

时间虽然更充裕,但下达、支出仍保持“加速度”。比如,湖北荆门市财政局收到城乡义务教育补助资金457万元后,立即在系统内打标识、做分配,同步要求主管部门制定分配方案;在教育部门提交分配方案后,将信息录入系统与相关单位发放资金到学生手上两项工作同步完成。从3月底教育部门提交分配方案,到4月初完成支付以及系统内支付数据对接,仅用了一个星期时间。

从全国情况看,在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今年前4个月整体上超过90%下达到基层和使用单位。截至4月底,支出进度达到了41.5%。“直达机制有力有效安全到位,在冲抵部分阶段性政策'退坡’影响,促进经济稳增加固、稳增向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完成今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说。

惠企利民更精准

直达资金投向了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一直是宏观政策关注的重点。广东佛山德芮可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药品制剂技术研究开发为主的企业,自2018年起就按规定申请了就业补贴,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实施,为企业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佛山南海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一季度,共向该公司发放小微企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约35.9万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发放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约4.1万元。

“社保扶持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同时,与社保补贴相配套的基层就业补贴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我们小微企业就业,缓解了我们的招聘压力。”德芮可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福文说。

截至5月13日,广东省获得中央直达资金625.54亿元,地方对应安排资金460.75亿元,共形成支出754.52亿元,支出进度为69.46%。自直达机制建立以来,惠及各类市场主体8.77万家,受益群众超1亿人次。“我们把超8成以上资金分配到市县,落实兜住'三保’底线政策要求,全力支持基层运转、就业补助、养老保险、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医疗救助、困难群众补助等。”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姚露说。

在湖北,2020年至今,武汉市江汉区累计收到上级直达资金指标28.09亿元。江汉区财政局局长杨青向记者一一列举了资金投向:直达资金中的抗疫特别国债5亿元,全部投入到公共卫生补短板工作;全面落实稳岗就业补助政策,惠及378个企业、1.1万余人;落实防疫重点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直达机制将财政资金通过'特快列车’直达惠企利民第一线,为基层送来了'及时雨’、提供了'救命钱’,在疫情防控和疫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这一年多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直达资金监管机制的'快、准、好’。”杨青说。

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刘辉文表示,在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中,湖北着力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让资金流向群众希望、企业期盼的方向和领域,加大基层保工资保运转,集中更多财力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的投入。

在陕西,今年前4个月,中央下达陕西省直达资金预算指标949.47亿元,省级财政已分配882.47亿元,占中央下达资金的92.9%。“中央直达资金的下达,在支持陕西省基层牢兜'三保’底线和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陕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明怀表示。

记者了解到,基本民生投入、医药卫生体系建设、帮扶困难群众、重大项目建设、弥补基层财力等方面,成为陕西省直达资金的主要投向“目标”。比如,前4个月民生保障类补助资金275.63亿元,支出157.85亿元,支出进度57.27%,有效缓解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资金压力。渭南市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支出1.3亿元,有效保障学校运转、学生营养膳食和特岗教师工资发放,这些支出正是来自直达资金。

持续拧紧“安全阀”

2.8万亿元要精准直达基层,如何实现对每一笔资金严格监管,这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中央到地方,围绕直达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等整个流程,建立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资金监控体系,确保资金下达与资金监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

科学、严密的资金监管体系是促进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保障,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好'过路财神’、不做'甩手掌柜’,我们密切跟踪直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切实发挥监控系统'助推器’和'千里眼’的作用,加强对预算指标分解下达、资金支付和惠企利民补贴发放情况的监控。”熊晓飞说。

在各地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中,27项直达资金都打上了“直达”标识,资金分配到哪个部门、落实到哪个单位、细化到哪个项目,在系统中一目了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由数据追踪扩展到全程管理,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比如,陕西省借力“数字财政”,融合财政云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确保监控工作精准高效。“我们推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与财政云生产系统深度融合,借助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便捷、高效的优势,及时将指标信息、支付信息导入监控系统,确保监控工作精准高效,数据信息准确完整,资金拨付流程事半功倍。”李明怀表示。

“预警”成为各地监控资金使用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加强监控系统的预警功能,设置预警标准和规则,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比如,广东通过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常见问题,监控系统创新设置一系列预警监控规则,触发问题时系统马上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则立即进行核实、处理。

在今年实施直达机制过程中,以财政部门为主过渡到注重发挥各方作用,建立起跨部门协调机制。比如,湖北针对2021年直达资金范围进一步扩大,直达资金以共同财政事权资金为主,具有涉及部门更多、项目管理更为复杂的特点,纵向做好各级财政的协调配合,横向加强与资金使用部门间的交流与信息反馈,密切跟踪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加快资金执行速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广东大力提高部门参与力度,在监控系统中开放部门录入惠企利民数据的权限,提高数据录入准确性,确保一手数据直接录入系统。同时,抓住'数字财政’上线契机,实现直达资金指标和支付数据自动推送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姚露说。

常态化资金直达机制下,资金分配更加科学、资金监管更为严格,2.8万亿元正在更快更有效地发挥惠企利民作用。“从目前情况看,2021年常态化直达机制执行情况良好,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许宏才表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