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要提语文教学要基于“学本”
自从那篇9000多字的《论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力》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后,我越发开始思考这个观点了。这看起来是一个无需论证的观点,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基于“学本”。或许我加一个“更”字会更好一点,或者改成“对语文教学需要基于'学本’的认识论”,但为了简单起见,我还是这样提出:语文教学需要基于“学本”。
其它学科都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数学就是数学,物理就是物理,你很难模糊,但唯有语文这门学科,总是处于争论当中。就当前统编版教材编排的特点来看,仿佛语文又变成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结合了。语文这门学科发明的概念实在太多了,这不怪专家们,因为语文实在够难缠。其实,也正是语文这样的泛意性,才让语文具有了很大的魔力,吸引很多人来研究。语文教学,真的需要“学科”本位,而这“本位”最需要稳住的,便是那“统一”两个字。目前统编版教材编者的意图十分好,然而在我们一线教学实践来看,又可能造成一些问题了,首要的问题便是过于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地了。语文教学始终不能忘记“统一”这两个字,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出一个十分简便的做法了,而我的那篇论文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涉足。所以,语文教学要以“学科”为本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语文教学以“学生”文本,也十分值得研究。数学、物理、化学教学以学生文本,往往很简单地指学习方式的变革,比如答案由学生自主探究而得,最多是包容孩子不同的探究过程。然而,语文以学生文本,可能不仅是学习方式的问题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语文教学必须包容每一个孩子对语文的理解,孩子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必须是多元的,语文课上,孩子们给出的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看到学习语文的生命价值。而在这个领域,我们研究的,真的还非常少。 如何应对孩子的多元思考、多元表达、多元表现?如何让孩子们看到自己学习语文的价值感?真的十分值得思考和探索。
语文教学要以“学程”文本。这看起来也包含了学科、学生,但并不是如此。学程主要指的是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起点和终点之间如何规划的问题。数学、物理等学科可能也好规划学程。但语文学科的不同点在于,语文具有更强的人文性。如何让语文过程也体现人文关怀,如何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是真正有价值的,那就需要语文教学更像是一篇文章,孩子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你还必须明白的是,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都读相同的文章,再好的文章也会失去吸引力,所以,语文教学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进行不同的设计,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提出了语文教学需要基于“学本”的观点,也就是语文教学必须思考“学科本位”“学生本位”“学程本位”的问题。
END
【以下哪一类课程适合您或者您的孩子?】
适合3-6年级长册 | 针对本节课不同的问题,一对一对症指导训练
孩子阅读的速度很慢,考试的时候阅读题总是被扣很多分,真是愁死我了!刚好何捷老师的课出了!没有考虑直接拿下,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孩子阅读进步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