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于故乡隐现的年兽(2)

#一叶一木总关情 15

#工旅拾萃 41

#小说天地 35

#罗川故事 17

叶子00:0001:38
添加话题

惊喜于故乡隐现的年兽(1)
2.年酒
六哥电话催吃“谢席”;邀约其实已沦为礼节,连续吃了几天酒席,到那里吃已成了约定的流程,电话里的敦促,却是传统。这点上北方人似乎比南方人俗套,以前随广东朋友去当地人家做客,进屋自寻座,屋里躺着的朋友甚至不会欠身,说去吃酒,也是说走就走,说吃就吃,来去随意,喝酒随量,鲜见重复的邀约和争执性劝酒,但传统的东西却也有着传统的价值,那些所谓的俗套,却也包罗着许多的人情味,正如酒场中漫溢着的年的气息。
携儿子去六哥家,儿子很快乐,早餐还没吃就问我午餐会在谁家,看着他一脸纯真,我笑着回答说我到哪里你就跟哪里,接又补充了一句问他:是不是觉得天天在别人家吃饭很好玩?儿子仰着头给了很肯定的回答。
其实早在年节前,在过年还有一小段时日的回乡之前,城里朋友间就兴起小聚,大家为忙忙碌碌一年间的平凡或不凡,收获或失去,为忙碌于生活而疏于聚会的友谊,为新年生活探讨和人生预期相邀相聚,换盏推杯。
腊月底回家,一时又跌入年的乡情酒盏,打工收益不错的侄儿,许久未见的兄弟,或电话相邀,或随意坐一起,茶也方便,酒也随机,物质丰饶的年代,成年人的情义更多通过烟酒茶传递。
只是我有老胃病,不适宜饮酒,虽喜凑热闹,总是酒局旁观者,许多时候面对盛情,只能把更多醇香入鼻入眼,以凡心静品岁月真诚。心静时也会陶醉于酒及酒文化的诗意,太白斗酒诗百篇的激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馨,以至“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中酒的无可替代性,都让人欲真心成一醉,让 “杯中之物”做解忧的“杜康”。这时候,年自然也多少些许魅力。
旧岁并不太平,许多年轻人因疫情打工未归,各种肉菜价一直居高不下,但应了“年疯子”“鼓劲”,家家户户的餐桌菜盘依然有增无减,礼仪还是旧的礼仪,年的风俗也不曾改变,守岁夜的家族狂欢酒喝到子夜,初一天的拜年依旧四处磕头礼拜,捧着手机玩着快手抖音的懒汉都明白,让现代人感到俗套的,那些烦琐的节庆礼俗,依然是大众最关注的焦点,千年旧俗中,包罗着生命深处最美的风景,如果真正的丢弃这些,我们还能到哪里寻找年味?
侄女儿旧岁新嫁,以乡俗节仪,侍候女婿是春节期间必需的一种融亲和亲礼仪。正月初二一对新人至,年的另一种聚会即时展开,从村东到村西,家族内轮换置酒侍新客,十几户本家早、中、晚三餐轮席,一餐一家,一家一餐,一家接一家都忙着喝酒撵场子,但这种节仪必须在人七(正月初七)前结束,初七的拉魂面需要将所有年节中狂欢忘我的人们拉回现实的生产,所以总有人家轮不到,排不上席,排不上就有人闹意见,但也都是口头说说,这也仅说明酒场的密集,老八家的酒场还没结束,老四已在酒桌上发话:“晌午席场在我家,喝完就走,都积极主动些,莫让我一一再请。
三哥嘻嘻哈哈,有些不胜酒力,他同我一样患痿缩性胃炎,喝酒总被三嫂警告和阻拦,但每上酒场,却总会忘乎所以。一辈子踏踏实实老黄牛般的三哥,任劳任怨,对谁都唯唯诺诺,从不与人争利,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体,但酒场上却总不能自己,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人生必有痴,必有嗜好,是“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的因由。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常常具有双重性,助兴融情的酒,喝多了也会伤身误事,喝醉了也会让人发疯犯傻,但许多清醒的头脑,却常常真心的希望傻一回,醉一场,就是想解脱疲惫的身心,所以我庆幸于这物质盛世,庆幸于时代的衣食丰足,让我们撵场喝酒不再拿不出手,家家户户的餐桌都无比丰盛,鸡、鸭、鱼,牛羊肉,你有我有;白酒、红酒、黄酒、葡萄酒,啤酒饮料,饮随人意。几日大锅饭,岁月似乎又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分产到户初,很容易让人回味起亲情团结的互帮互助,感动于分享生产与生活乐趣的往昔。
这些日子,女人们做菜做忙了,男人们喝酒喝高了,忙的有忙的快乐,喝的有喝的高兴,即使忙累了偶有微词,喝多了胡撂傻话,无非是指怪“年疯子”让人犯傻,苦累一年,在最消闲的日子疯吃疯玩,置办了一大堆年货,却天天撵场子吃别人的,把自家的年货都放坏了。说归说,其实没谁肯误了撵场子喝酒,大家依旧尽情地吃,忘我的喝,喝的没肝没肺,吃的乐此不疲,还总觉撵不及,吃不及,喝不及。
年或许就应是这个样子,就应是这个味。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几场酒席真不能称之为过年,酒盏里盛放的不只是精酿的岁月,酒桌上却应聚起最好的兄弟,即使没有几多《水浒》中的“酒家”豪情,没有几多大碗喝酒,大块朵颐的肠胃,杠子老虎,高升五魁,却依然是人间最美的传奇。打工人在外奋斗一年赶回家,无意于斗酒百篇的诗心,喝酒过年,过年喝酒,无非是不图个团圆;庄户人家忙了春夏,忙完秋冬,酒桌上没有买卖,没有生意,就图自由自在拼个快乐;而幸福的意义无它,无非团圆,快乐。
相关链接:
惊喜于故乡隐现的年兽(1)
年离我们越来越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