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沉默,是因为无法不保持沉默!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而我却认为:如果说沉默是一种文化,也必然是一种伪文化。

公鸡会叫,母鸡也会鸣,公鸡引颈长明天将欲晓,母鸡“咯咯哒”向主人请功报喜,但公鸡也会在白天甚至漆黑的子夜不适时的鸣啼,母鸡也会在受到惊吓或是无原则的“咯咯哒”。就像西葫芦开出的花也会有不结果实的慌花,人的语汇本与动植物无异,本应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和表过,就像一只蜘蛛会结网,一朵花儿会盛开,人有意无意的封锁自己的思想意识,只因为人的生活环境更复杂,被动植物更有心计。

世界历史是血的历史,“因言获罪”在古今中外无时不有,这或许就是“语多必失,沉默是金”的由来。但人恰恰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有感而发甚至会不可不发,不吐不快,所以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处保持缄默,必然有很深的修行,我这里说的是修行,而不是修养。因为修行是指具有自我意识的客观存在为了实现自主进化这一目的而主动对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约束的总称,而修养则是指人的综合素质(释意来入搜狗百科),所以说沉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修行的出来。

现实来说,修行的路从来都是清苦的,而世界却充满繁华和诱惑,发声固然会打乱章法,得罪上司,甚至会被排除异已,但不发声你就永远不会被关注,不会出人头地。那些“闷声发大财,埋头赚光阴”大多并不是精英,精英们都在抢话筒争平台,穷尽其极的表现张扬,这种典型甚至可以扩展到今天的网红,在这个金钱体现成功的时代,所有的商界、文化界甚至政界都在群起争雄,但成功往往并不与拼搏成正比,还有一定的机遇性,网红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红,红同样是需要契机和底蕴的。

然我们并不能否定沉默的大多数与大多数的沉默,时至今日,许多的父母仍会教育孩子“闲事少管,打架走远”,就像时代的某些专家建议路边摔倒的老人不能随便扶,为了防止强奸应随身携带避孕套保护自己……而这些一切都似乎可以印证,保持沉默常常并非个人自愿,你无话可说,你说不起话,你不能说话,不仅仅是因为你没有自信没有能力,对面前的环境心存禁忌,而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你早已疲惫不堪。

乡间有句俗骂:“说话就象放屁”,常用来指责一些人言而无信,其实也可以来表示一些人“人微言轻”。现实中的沉默更多包含着“说等于白说”的无赖,说无济与事,说与说都一样,说了有什么用,倒不如保持沉默。

如果把所有的群体都分为三类,一类是上层抢话筒说话的人,一类是抬高上层并帮上层压制着不让底层说话的人,另一类就是处在底层人微言轻说话等于放屁而弃权不说甚至不被允许说话的人,这情形在生活中几乎处处存在,如果观摩一场中国式乡村选举,你就一下子明白社会腐败成风的根本。

金星狼两年前在某单位上班搞双联,深入某赤贫乡村搞摸底,我们的行动几乎与许多的公益活动无异,仅仅是一种顺应时势的做秀,但面对的农民却种种不同,有木讷者喏喏连连,有机灵者吹拍显窘,更有七十岁的老人如背口课般说出一大堆:“感谢党,感谢政府”的官样话语,竟然可直追CCTV新闻中的感人场面。而更让我感到无厘头的却是:“一位精神病人对我说,只要你们送东西来,你们想怎么摆拍就怎么摆拍,你们怎么摆拍我怎么配合。”那一刻我一下子不相信他会是个疯了十多年的疯子。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许许多多所谓公益捐助的场面,挑着横幅,举着喇叭,给贫寒的学生送几支铅笔,或是给清洁工送一碗汤,拍一大堆照片做一大堆的花样文章。而所有被捐助,被关爱的往往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已习惯于麻木中被剥削被施舍,即使他们的同伴受到世界的伤害也可以无动于衷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他们习惯于息事宁人,习惯于保持沉默,并把这种沉默作为一种自以为理性的传统传承,就像蚕儿把自己结进茧里以自保,却不知往往终逃脱不了被烫煎的命运。但无奈的却是:保持沉默的人就无法不保持沉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