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58)|李西伯恺
58.
陈子庄先生简介:
石壶先生,原名越,后更名子庄,号南原,别署兰园、南源、十二树梅花书屋主人、石壶山民等,五十岁以后号石壶,四川荣昌县人。荣昌为古代巴国之地,因此先生又自署下里巴人。先生家世代为农,至其父亲陈增海才稍识文字,喜欢读小说,熟知《三国演义》、《西厢记》、《水浒传》、《红楼梦》故事,并能以小说中人物故事绘于图轴。荣昌盛产折扇,扇面上若画有人物故事则买的人多而且价昂,扇商牟利,每每登门求画扇,后来便成批订购,到这时,先生之家可说是半农半艺了。先生几岁的时候为本乡庆云寺和尚放牛,常拾黄泥在地上画牛,到后来,这些泥画的牛观者可以辨认出牝牡来,和尚及乡人均以为奇。以后开始学画,乡人有禀生某笑之,有一次对先生说:“你既无名师指点,家中又无名人画迹可以摹学,你都学成了,我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先生性倔强,默然自思:“你说我不能学画,我偏要学;你量我无成,我志在必成。”由此才励志苦学。不久,笔下初具体势,居然有登门奉润金求画的了。
后来,以国事多变,折扇销路不好,先生家亦渐入困境,至十五岁那年,先生随扇商到成都,从此浪迹江湖,奔走于川东、南各县,以卖画为生。先生青年时形貌壮伟,膂力过人,精技击之术,往来各地卖画,常赤手空拳孤身夜行,尤好结交豪俊,欲以报效祖国,因而当时人皆以先生为侠士。后来专心于绘事,沈潜于斯数十年,至六十年代中,已斐然成一家面目。当时有好事者持先生所作白头鸟一帧于杭州肆上装裱,潘天寿先生伫立其下,久久不能去,自云:“我若至四川,必一晤此人。”后丙午难作,这两位艺术大师终于未能见面。
先生喜读书,幼时为庆云寺放牛时曾与小和尚一道念书,初识文字,少时在本乡陈氏祠堂中与同姓子侄数十人就学于陈步鸾先生,后在成都经人介绍从萧仲纶先生学《老》、《庄》、《楚辞》,陈、萧二先生为人高洁,先生一生着布衣、自奉简薄的为人受到他们很大的影响。先生读书遇好文章常手自抄录在别册上,闲时取出高声朗咏。善作诗,有残稿九十余首存世。精篆刻,丙午难后,先生自用印散失殆尽,遂新刊有名号印数十方,有印谱存世。
先生生于一九一三年,卒于一九七六年,享年六十三岁。先生晚年衰病交浸之时,曾对门人说:
“我的画在我死之后定会光辉灿烂。我对此毫不怀疑。”
正如韩愈所谓“其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先生以过早地消耗了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他的艺术生命的延长。四川美术出版社已经出版了《陈子庄作品选》和大型的《陈子庄画集》,现在,越来越多爱好艺术的人知道并且喜爱先生的画,我想,他们一定乐于通过本书来更进一步了解先生的艺术思想。
休息下眼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