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求生与守护

敦刻尔克,一个被战争史铭记的地名。二战时期,40万英法联军在此“胜利大逃亡”,至今为人乐道。但是,神一般的诺兰导演拍摄这个旧题材,拍出了新意。

本片没有宏伟叙事,片头只是用字幕的方式交代了故事背景。然后,镜头没有给当时的国家领导,没有激烈的交战场景,更没有血肉横飞的爆炸场景,连德军都没大部队出现。

生者可以死,电影《敦刻尔克》,是一个求生的故事,士兵们面向大海,心向home,他们知道自己是逃兵,被德军打得节节败退,不得不希冀于大海这座屏障。

但是,军舰不多,德军轰炸还不少,不一定能挤上船,最初丘吉尔的最坏打算只是撤走三四万人而已,挤上去了,还可能被炸的葬身大海。这一点,让我联想到龙应台写的《1949大江大海》,到底是没上船好,还是上了好?

虽然结局是公开的,40万人中的33万得以逃生,然而电影里,死亡是一个概率性事件,敌机是死神,死神收割之后,大海就是坟墓。

电影里那个假装英国人的法国士兵,真的是费尽心机,我的心一直被这个人纠着,能活下来吗?这个人是没有主角光环的,或者说这部电影里就没有主角,任何人都没有不死的特权。我猜测这也是诺兰的一个基本设定,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士兵们逃亡时,枪不要了,头盔也不要了,这些都是累赘,面对从天而降的炸弹,面对吞噬一切的大海,带枪带头盔的才是傻瓜。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活着就是一切。

有死就有生,生者,不是光靠自身的努力,也不是仅仅靠运气,那些守护士兵逃亡的人,我报以最大的敬意。

英国老绅士,冒着被炸翻的风险,开着小游船去敦刻尔克,能带回几个是几个,这不仅仅是一颗勇敢的心,更是代表了英国贵族最后的骄傲,即使战死,也死得其所,无上光荣。

还有那个想当英雄想上报纸的小男孩乔治,也让我心疼了一把,孩子,你明明可以不去的。

英国空军硬抗德军轰炸机、战斗机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英雄场景,空军是逃亡士兵除了船之外的生存希望。

不过,电影里的英国空军也是拼尽所有,油没了,飞机也没了,飞行员也快没了。用生命守护生命虽然是老套路,但是,这不妨碍空战英雄成为空战英雄。

指挥逃亡的将军,也是淡定地站在海边,一直不走,英国人走完了,他还要帮助法国人逃亡。这就是,死者可以生吧,明明可以带头走,但就是不走,我等等的。我还怀疑诺兰是不是丘吉尔的粉丝,老丘对敦刻尔克的发言被全文收录,不过话说回来,确实很有气势,激荡人心。这次大撤退也确实保留了胜利的种子,只要人还在,希望就在。

导演诺兰是本片的一个卖点,因为按照惯例,诺兰会在电影里藏很多“私货”。

我觉得,这部电影,诺兰就是铁了心要让观众去感受战争状态下的每一个个体,那些士兵眼神里的惊慌与紧张,为了能够上船付出的努力;感受大海的沉默与无情,好像天道法则一样的宿命安排;感受英国老绅士的沉稳,前线将军的大气;感受空军护卫的执着,哪怕没油返航,哪怕坠机大海。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看的史诗大片,不血腥、不煽情。

看电影时,注意,那一张张,惊恐的面孔和求生的眼神,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