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大
天,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他前切
(天)顚也。此以同部曡韵爲訓也。凡門聞也、戸護也、尾微也,髮拔也皆此例。凡言元始也、天顚也、丕大也、吏治人者也皆於六書爲轉注而微有差別。元始可互言之,天顚不可倒言之,葢求義則轉移皆是。舉物則定名難假,然其爲訓詁則一也。顚者,人之頂也。以爲凡高之偁。始者,女之初也,以爲凡起之偁。然則天亦可爲凡顚之偁。臣於君,子於父,妻於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至高無上,从一大。至高無上,是其大無有二也,故从一大。於六書爲㑹意,凡㑹意合二字以成語。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他前切。十二部。
地,元气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萬物所陳也。从土也聲。墬,籒文地从䧘。徒内切〖注〗埊、嶳、埅,亦古文地。
(地)元气初分。輕淸昜爲天。重濁侌爲地。元者、始也。陰陽大論曰。黃帝問於岐伯曰。地之爲下否乎。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大虛之中者也。黃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按地之重濁而包舉乎輕淸之氣中。是以不墜。萬物所敶列也。敶各本作陳。今正。攴部曰。敶者、列也。凡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者。如萬蟲、終古叚借爲千萬。雖唐人必用万字。不可從也。若本有其字。如叚陳國爲敶列。在他書可。而許書不可。地與敶以雙聲爲訓。从土。地以土生物。故从土。也聲。坤道成女。玄牝之門。爲天地根。故其字从也。或云从土乙力。其可笑有如此者。徒四切。古音在十七部。漢書或叚爲第但也之第。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从人。如鄰切〖注〗,《集韻》人古作。
(人)天地之性冣貴者也。冣本作最。性古文以爲生字。左傳:正德利用厚生。國語作厚性是也。許偁古語不改其字。禮運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聲被色而生者也。按禽獸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爲天地之心。惟人爲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爲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果實之心亦謂之人,能復生艸木而成果實;皆至微而具全體也。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艸方書詩歌紀載無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艸乃盡改爲仁字,於理不通,學者所當知也。○仁者,人之德也。不可謂人曰仁,其可謂果人曰果仁哉。金泰和閒所刊本艸皆作人,藏袁廷檮所。此籒文。此對儿爲古文奇字人言之,如大之有古文籒文之别也。字多从籒文者,故先籒而後古文。象臂脛之形。人以從生,貴於横生,故象其上臂下脛。如鄰切。十二部。凡人之屬皆从人。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亣(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徒蓋切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依韵會訂。象人形。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从一大,則先造大字也。人儿之文但象臂脛,大文則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參天地,是爲大。徒葢切。十五部。古文也大下云古文。下云籒文大,此以古文、籒文互釋,明衹一字而體稍異。後來小篆偏旁或从古,或从籒,故不得不殊爲二部,亦猶从卩、从儿必分系二部也。然則小篆作何字,曰:小篆作古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