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①
一条复兴中路
串起海派文脉
一条3公里的马路,从辣斐德路到复兴中路,兜兜转转满溢彰现海派文化,处处透露出高雅的生活方式!整个区域,都是文艺青年的打卡之地!西面,有小资情调乌鲁木齐美食街,有文化格调“上海图书馆”;北面,是汾阳路上海音乐学院,陶冶情操;东面紧挨着老西门,衔接上海文化之根;南面,广慈医院、文化广场、周公馆……迎面而来的历史气息!
秘密②
百年建筑,诠释上海近现代史
住在这里,非大文豪即革命家
在特殊时期,这里一度成为与战火隔离的安全地段,史称法租界“孤岛时期”。名人住宅,静谧、优雅,一如百年前的模样。一条复兴中路,两侧留下了钱钟书、何香凝、冯玉祥、柳亚子等数十处中外名人居所!其中复兴坊,随着辣斐德路改名,可供两座小汽车共驶的门楼,气派。一批批革命救国的人从这里走出来,居住在复兴坊的多属中产阶级。而在思南路拐角相遇思南公馆,感觉历史格外的贴近。51幢历史保护建筑,一批实业家、艺术家曾居住于此:周恩来、梅兰芳、曾朴……致敬百年底蕴,重拾城市记忆。很多人对复兴中路的了解源于影视剧,重庆公寓是电影《色戒》的取景地,陕南邨是电视剧《孽债》的取景地,克莱门公寓是电视剧《少年派》的取景地,而去年热映的《流金岁月》取景新康花园……重庆公寓正对着复兴公园大门,匆促的重庆南路,但来往车流也掩饰不住这里的历史沧桑,李安的《色戒》取景于此,上世纪30年代极其考究的建筑,法国马赛克格子、米白色意大利立柱,宛如一瓶陈酿的古酒,越来越有韵味。陕南邨从法国人命名的皇家花园改名而来,有人说,在上海“邨”所代表的含义,既是住宅的格局,也是文化的境界。上个世纪末,电影《天梦》和《大上海屋檐下》拍摄时,均借在陕南邨中取景,住在陕南邨,那是令人称羡的身份象征!作为旧西洋酒店式公寓的代表,克莱门公寓是比利时人克莱门和教会合作建造的!上世纪这里的交易方式大洋都不好用,直接上法郎!住户也多以外侨为主。从电影《半生缘》到电视剧《少年派》,上海老底子的洋气都在里面!1933年建成的新康花园,当年还曾有英国皇室成员专程来此举行婚礼,今天把香港《流金岁月》的故事搬来上海,复兴中路全都完美适配,剧里从洋房别墅里搬出来,兜兜转转住进了新康花园!
巴洛克风格的黑石公寓,《流金岁月》王永正的公寓剧情就在这里上演,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公寓室内就配备了电梯、冰箱、泳池、供暖,用今天的豪宅类比,好歹汤臣一品这个level!
秘密④
上海音乐一条街
提琴、钢琴,开启上海囡囡的气质范儿
早在民国时期起,这里就是全国音乐启蒙地,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越剧院、上海大戏院林立,当全国第一家音乐学院设立,音乐基因连带着法国浪漫,渗入了复兴中路的骨子里。且听梵阿铃拉响,清冷如画的复兴中路在2014年迎来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却也让这里的高雅平添了几分平易近人,“馄饨皮”是上海市民对它的爱称!名副其实的上海乐器一条街,无论是学钢琴、管弦,上海囡囡总要来这儿挑上一番。
秘密⑤
见证上海律师在历史上
浓墨重彩的一笔!
复兴中路黄陂南路交汇的一处房子,是原上海律师公会办公大楼。当封尘的记忆开启:这里,走出了沈钧儒、史良、章士钊、邹韬奋等一批国之栋梁。这里,见证了昔日上海在中国律师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留下了前辈律师为民族独立、社会正义而奔走的足迹;这里,激荡着他们慷慨陈词的回响!一处上世纪的消防设施,上面印刻着CMF是过去上海法租界古董局,斑驳痕迹诉说着复兴中路的历史。如今极其罕见的水泵接合器,其实在老底子眼中,以前很多石库门弄堂里都有,只是都拆除得差不多了……
秘密⑦
上海永不拓宽马路,
兜兜马路好去处!
一棵棵硕大的法国梧桐树矗立在马路的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当聂耳的目光望穿此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恬淡意静、盎然静谧。浓厚文化底蕴、又风格迥异的建筑,构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各类风格居住建筑群,或别墅、或洋房、或弄堂……这些别样的建筑,仿佛诉说着这一百年曾经历的风雨、坎坷。走在这条路上,那是人生精神上的一种超脱凡尘的极乐享受!盛夏时节,还能陶醉在伟岸、高大、枝叶繁茂的梧桐树的树萌之下。眼可以尽力去看、心可以任意去想、身可以随意去感受,这一份上海文化。
作为上海海派的象征!
这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一条复兴中路建筑绝不是孤立!
这里的公园、影院、书店、广场……
满载小辰光!
复兴公园
上海卢森堡公园
复兴公园,老人们仍习惯称之“法国花园”。这座目前中国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法式园林,马克思与恩格斯俯瞰着这里,大草坪绵延沉床花坛,玫瑰花园万朵鲜花、法国梧桐树掩映,哪怕是铁质护栏都镂空成花……确认过眼神,是法兰西腔调!
中国第一座马克思、恩格斯大型纪念雕像
原来夏天复兴公园每周都会放映电影,家里还有父辈在这里白相的照片,现在复兴公园,每一个好天气也都不会被辜负!吹笛、广场舞、太极拳、打羽毛球,满满生活。
上海文化广场
上海人不会忘记这里的烈火丹心
从1928年,法商开办的号称远东第一大赌场。到1954“上海市文化广场”竣工,一座能容纳1.5万人的大会场,可是当年全国最大的舞台。曾几何时,周恩来在这里报告,邓小平在这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梅兰芳在这里上演《霸王别姬》……
在上世纪90年代起,文化广场还做过证券交易所、鲜花市场,去松江的郊区长途汽车有段时间从这里发车,现在的文化广场安安静静,成了90后、00后偏爱的话剧圣地。
还有上海人永不会忘记的,1969年12月建国以来上海最大的一场大火:“当时上百辆消防车,附近职工、居民、学生也都纷纷赶来灭火。13位见义勇为者献出了生命,最年轻的两位年仅17,如今若是还在,已是68岁颐养天年的年纪……”
上海大戏院与上海电影院
在文化广场斜对面复兴中路1186号,上海大戏院,它虽然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名,却鲜为人知。从上海大戏院到上海电影院,再到上海大戏院。七十余年风云,翻篇到2021年,路人说它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但对于家住附近的老底子来说,熟悉的一切都在淡去,但回忆再如何褪色,依旧是小辰光的青春年少。
转身百年的黑石公寓
黑山公寓1楼化身音乐书店,百年建筑格调加持推门直入,圆拱吊顶,一走入就感受到空气中洋溢的文化底蕴,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家。
黄浦面馆F4之一的大肠面,37年金字招牌!一年四季都在排队,面痴心中的杠把子,火到自带桌椅也要来吃!全上海滩找不出敢与它过招的!没吃过它家大肠面,就不能说自己吃过全上海老老好吃的大肠面。大肠满满当当的铺在面上,干干净净的肥肠,干干净净的面,大肠是阿拉青睐的红烧口味!超级入味,柔软但不烂糊!
阿三烤鸭
上海滩“烤鸭西施”
地址:复兴中路589号
复兴中路、瑞金二路十字路口,有一家叫「阿三」的烤鸭店里,藏着上海滩鼎鼎有名的“烤鸭西施”。路过的客人都会朝窗口喊:“称半只鸭子。”
“一炉12只,50分钟烤一炉,平日里一天卖200只左右。生意好的时候,比如中秋节,要4个炉子同时开工,一天要卖掉6-700只鸭子。”切过后的鸭肉纹理同样清晰,鸭肉卤汤相互交融,肉香满盈。配上阿三自制的灵魂酱汁,是20多种调料秘制而成的酱汁,带有一点点甜味,老底子上海宁最喜欢的口味!春园自“品芳面馆”传承而来,是上海老一代的国营店之一,秋天招牌当属现拆现炒的蟹粉虾仁拌面!黄锃锃的泛着油光,汤汁撩动着味蕾,简直鲜到掉眉毛!鼎鼎大名的雪菜冬笋黄鱼面,不少囡囡就是奔着它来的!面条煮的恰到好处,劲道爽滑,吸溜的嗦进肚里,嗲翻天!
柴爿巷
追寻儿时的记忆
地址:复兴中路1251号
柴爿巷寻找到小辰光的味道,上海为数不多人均30搞定的馄饨店,不只是馄饨,春卷也好点!叠加儿时过年记忆!
禅林食品店
藏在复兴中路的折扣好店
藏在复兴中路的折扣好店,宝藏超市,老板娘会用英文跟人交流,进口商品折扣力度大,保质期超好!
进口食品性价比超高,10元三瓶的精酿、15元一瓶的葡萄酒,NFC果汁3元1L,偶尔来买制作pizza的原料也超级便宜!现场还有一杯十元的热红酒,用苹果、橘子、肉桂快煮,口味在线、路过暖手也是回家的温暖。
美食、建筑、历史
一条复兴中路的如今
放眼全是百年名校,遍地都是学区房!
这里有你的母校吗?
创办于1902年的卢湾二中心小学,如今已经是119年的高龄,从卢湾二中心到启秀实验中学一条龙,只是去年启秀已并入了老牌名校向明中学!复兴中路西侧,创办于1912年的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与创办于1902年的卢湾第二中心小学相距不足500米,两座百年名校肩并肩。1943年创建的位育中学,取《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二字,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学校之一,全上海只有两所!从1938年的弘毅中学和励志中学,到1958年红星中学,这座百年名校如今有些透明,但是老校友好多咧!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学院,在风雨中走过了百年春秋,普鲁士风格的经典建筑群与周围现代化的大楼交相辉映,这片面积仅为50多亩的校园,孕育出了同济、上海理工、华中科同济医学院!中国最早的高等音乐校园,上海音乐学院藏在树荫之中!走在这里,洋房里总会传来琴声和歌声!
打开airbnb的上海页面,法租界这个卖点极其突出,而房东有外国人香港人台湾人上海人……看到上海奇妙的缩影,这里聚集了世界面孔的这个城市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花园公寓,属德国围合式建筑,围合中间是一个大草坪,20世纪30年代男孩们在这儿踢球足球,50年代大草坪的一半没了,竖起了一栋新公房(29号30号),设计者遵循了围合式建筑的风格,终于还留下了半个park。复兴中路上,从茂名南路到重庆南路这一段路,我小时候就读重庆南路第一小学时天天来回走四遍!现在重一小学没有了,在建高架时拆除了。如果重一小学的那幢大面积洋房(教学楼)和操场现在还在,估计值几个亿,肯定为思南公馆增添许多光彩!重一小学的前身,不知是哪个名人贤达的花园洋房。复兴中路这一带是上海保存最完善的、规模最大的以花园住宅为主的历史文化风貌区,2020年,上海动迁了好多地方,提篮桥、云南中路、金陵东路……这些承载着历史、人文的老街坊,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愿它们能更长久地保存下去。在这一条路上,老底子的上海味道跟西式糕点交融着不一样的中西芳香;教堂里传出的歌颂声和戏院里吊嗓的咿呀声揉做一股冲向云翔;这里有法租界也有中共一大的开天辟地,一条寄情于声、光、嘈杂、生活、机会的大街。
在这里看到包容并蓄;在这里看到海纳百川
在这里看到开天辟地;在这里看到生活市井
若还有人问您,什么是上海?
除开那些浮在天上的高楼大厦
除开那些流于霓虹的声色犬马
你带他来到这里,看到一条复兴中路
沉在地表,浇灌中西,生长出上海海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