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一个让北宋三代皇帝爱恨交织的男人

郭熙:一个让北宋三代皇帝爱恨交织的男人

文章来源_网络

他不仅自己为皇帝服务了一辈子

还拉上了他儿子

父子俩一起侍奉了三代皇帝

他的名字叫做郭熙

让我们先来看一幅他的画

感受下北宋三代皇帝

为何对他这么迷恋?

《秋山行旅图》

要说这个郭熙呀,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学到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画已经被国内各路专家纷纷点赞。

有一天,郭熙突然接到宰相亲自发的消息,让他进京去画画。没想到,宋神宗对郭熙的画喜欢得不得了。郭熙进宫之后,神宗一有机会就把郭熙叫来画画。

郭熙怎么说也是个有节操的文人,文人画画是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做这种官,所以就总是求皇帝放他回家。

但好不容易进到宫里了,皇帝哪会轻易放走。

而且他越想逃,皇帝就越爱他,给他一路升官,一直升到“翰林待诏直长”,这是当时画家能做的最大的官了。

北宋 郭熙 山村图 局部

但是郭熙并不想要官职,还是想回家。

直到神宗把皇家秘阁的大门打开,允许郭熙随便进出,鉴赏历朝历代的珍贵名画。这才让郭熙心动了,留在宫里还是有点好处的。

于是郭熙在宫里一画就画了十几二十年,画到神宗驾崩了,才终于能歇口气。

那么问题来了

皇帝到底喜欢郭熙

还是喜欢郭熙的画?

他的画到底有什么好?

咱们说回这张《早春图》。

《早春图》郭熙

不说别的,看名字就觉得超厉害,“早春”。

这可是一张水墨画,只有黑白两色,要画出“春”就很不容易了,郭熙还要画出“早春”,看看他是怎么画的?

首先看看整张画的气质,跟范宽那种又大又黑又硬的感觉不同,郭熙的山虽然也很大,但是软软的,湿漉漉的。

《秋山飞瀑》局部 范宽

这是“早春”独有的气质,冰雪刚刚开始融化,水汽弥漫在空中,所以山色虚虚实实,泥土里还夹杂着冰,看上去比较潮湿。

“早春”还有一个特点,万物复苏,所以郭熙画了很多树,这些树都是学李成的那种“蟹爪枝”。

但是郭熙和李成不是同一个品种的蟹。

《寒林平野》李成 左;《早春图》郭熙 右

李成这个蟹,干枯坚硬,看上去是肃穆的冬天。而郭熙这个蟹,看上去很放松,有动感,有生命力。

虽然都是光秃秃的树枝,但是总觉得郭熙的树枝充满活力,正在发芽,这是“早春”的树枝(也有人把郭熙这种蟹爪叫做“鹰爪”)。

《早春图》局部 流水 郭熙

还有这里的水流,两边的河道挺宽的,看得出这里到了夏天是个小瀑布,但是现在水流只有细细的一点,山里的水才刚刚开始融化,也是“早春”。

但是光是画出这些地面上的东西还不够,“早春”很多精彩是在地底下的

蚯蚓正在松土,竹笋准备冒芽,都发生在地下,不可能直接画出来。

还好郭熙还有一种独门秘籍——卷云皴。

《早春图》局部 卷云皴 郭熙

郭熙用非常柔软的画笔,用水分很多的淡墨轻轻扫,让每一块石头都像云一样翻滚起来,整座山都感觉非常柔软,但是又充满生命力,好像泥土下有股力量正在活动,恰好是“早春”的土地。

明明只有水墨这一种材料,但是从山间的空气,到山中的树木、水流,再到大地内部的生命力,无处不精准的体现出“早春”,可见郭熙画技高超。

历史上有了郭熙这样的人带头,

画家的地位高了!

终于可以自信地在画上写名字啦!

不仅写名字,还要写上画的名字、作画的时间,再盖上自己的章。

《早春图》局部 落款 郭熙

郭熙用他特有的蟹爪树和卷云皴,也可以画出各种不同气质的山水画。

《山村图》 郭熙

这张画同样是卷云皴,但是墨色浓淡不一样,就从早春变成了初夏。

《窠石平远》 郭熙

这张画也是蟹爪树和卷云皴,但是树枝萧瑟、石土干枯,变成了一副深秋的景色。

郭熙真的是把这几种技法玩出花儿了,但是即便这样也不是人人都喜欢他。

神宗驾崩后,新皇帝宋哲宗可不喜欢郭熙,把郭熙的画拆下来当抹布用。

又过了十五年,哲宗驾崩,哲宗他弟,就是那个著名的宋徽宗,上台了。

徽宗又挺喜欢郭熙的,又想找郭熙回来做官(这三任皇帝真不像亲生的)。

但这时候郭熙已经去世了,徽宗就让郭熙的儿子郭思,当了大官。郭思当官之后,就把老爸生前写的文章整理出来,编成了一本书,就是著名的《林泉高致》。

这本书可了不得

甚至可以说是

中国山水画史上最重要的一本书

《林泉高致》

郭熙自己曾说过,”山水画是为了让身在宫中却心向山水的文人,得到精神慰藉。为了可以给这些文人精神慰藉,山水画要做到“四可”:可以行走、可以观望、可以居住、可以游玩。“

我猜想,郭熙愿意留在宫中,除了因为有山水画安慰他的心灵,大概他也希望为其他宫中君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吧。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之中,常常感到压抑和束缚,又没时间去游山玩水。这时候别忘了,我们老祖宗早就为这种状态下的我们,留下了巨大精神财富。

本文/图片 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