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用功
太极拳练功札记87
——胯骨用功
忽而就看到顾城的一首小诗,内心不由得感慨起来,他可是我年轻时最喜欢的诗人。他写了很多的小诗,文字简洁平实,却是充满诗意,且富有哲理,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童真有爱,只是他所有的爱都透支给了纯洁的诗。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你避免了所有的开始。———顾城
骨盆用功——骨盆也叫髂骨,分左右两大块,中间夹着骶骨。骶骨与髂骨左右连接处叫髂骶关节,人体解剖学上说这是一个“假关节”,即它们实质上是一个整体。
但对我们练功的人来讲,心理上要把它们视为一个真关节,是可以分开的。这个非常困难,得有超凡的想象力,非得下大功夫不可。
这个练成了,就是真正的“开胯”。不管你练什么拳,或是健什么身,都得在此下大功夫,否则,用功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进步了。
这个练成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就我目前浅显的感知,左右盆腔体不再是前后半圆弧窝状,而是被拉成一个平面状体,它的窝底消失了。
于是,它就变成跟肩胛骨一样,成为腿部的一个活关节,亦是腿的根节,即腿部也是四节组成:髂骨、大腿股骨、小腿胫骨腓骨、足骨。
胯骨用功分上下和左右。
1、上下是拔直——骨盆分髂骨前上嵴和后嵴。经过长期的抻揉习练,髂骨前嵴逐渐向上竖起来,髂骨后嵴向前挤进去,一直挤到髂骨前嵴的正下方,其意象是髂骨前嵴和后嵴是上下一线被拉直了。
继续用功,心意放在骶骨和坐骨,骶骨亦是向前挤,坐骨由下向后拉。用功时久,骶骨挤到髂骨后嵴的正下方和坐骨的正上方。
如此一来,整个意象是髂骨前嵴~髂骨后嵴~骶骨~坐骨上下一线对正,整个胯骨就被拔直了。
2、左右是外旋拉平——把髂窝拉平(有点像横劈叉,但不是拉韧带)。
意劲点放在三个地方:髂骶关节内侧缝、髂窝深处、髂骨前嵴内侧缘。意象是把左右盆骨向两侧拉平成横向平面体。
先把髂骨前嵴向体侧拉开,这个可分开习练,先练左侧或右侧。
譬如先练左侧:右侧腿至右骨盆为支点,就像是单开门,右侧髂骶关节是门轴。
左侧骨盆带着腿足一块儿向左侧旋转打开,打开的时候,意劲放在髂窝深处用力向体前顶出来,就好像这个单开门门轴很紧,你得用力才能把门拉开(是拉开,不是推开)。日久功深,左侧骨盆就好像是被拉平展了,与骶骨好似在同一个横截面上。
左侧练好了,再练右侧,方法同样(两侧是同等运动量,不可偏废)。
用功时久,左右髂骨前嵴与髂窝与骶骨好似处在同一个横截面上。
这才叫开胯,但是还没有练成。骨盆被拉平了还不算完,还得继续用功,就好像是单开门换成了双开门,把门拉开以后,得彻底打开,即是向后反向折靠(背靠背,蝴蝶合翅一般)。
只是得换一种步型。
3、两足腿站成前后交叉步,两足跟向里合旋,两足大拇趾分别向外撇,就像是前后纵向的外八字脚,前后交错站在了一条直线上。
此时开始用功:两骨盆亦如外撇脚似的前后交错,骶骨被夹在中间如活动轴。其髂骨前嵴(也叫胯骨尖)努力与同侧足大趾的朝向一致,它与足大趾外撇的夹角越小越好。
与此同时,骶骨的朝向亦很重要,它与上身肚脐和鼻尖上下一线,朝向身体的正前方,不可偏移一侧。
譬如右足腿在前,左足腿在后,当两足腿同时分别向外撇转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骶骨容易偏向左后侧。这样的话,就还是没有练到两个骨盆,只是旋转了胯轴而已。这样就达不到习练此功的要求,当然,这样会让你感觉容易一些,但没有达到目的。
当骶骨努力摆正位置,一个新的意象出来了——前骨盆—中骶骨~后骨盆,它们三者之间出现前、中、后平行交错排列。此时,骶骨两侧的髂骶关节缝开始发挥作用,它们变成了转轴。
继续用功,后足腿骨盆做支撑,前足腿骨盆同时运转,向里扣旋和往外旋转。只是心意要重点放在左侧髂骶关节。得如此,就不是只旋转足腿,还是以骨盆为要。
此功练成,再来揉胯轴就容易多了。在此基础上,两胯轴可做上下立圆圈和左右的横圆圈运转,用功时久,则圆转如意。
用功至此,我们在平常走路的时候也就可以用上了。走路的时候,骶骨带着左右髂骶关节走在两骨盆的前面,左右髂骶关节像转轴似的带着骨盆往前走。
心意还可再细致一些——骨盆牵动胯轴,到大转子,再到膝内侧下方小腿胫骨上端粗隆,再顺着胫骨内侧缝到达足内踝骨下方(距骨和足舟骨的位置),向前落脚的瞬间,意劲又到达前面的楔骨和跖骨缝隙(即足弓的中间下方);在提足前进的时候,意劲由足跟上提至足外踝骨尖。这样的话,在落脚的瞬间,似乎是外踝骨尖高于内踝骨,这就不容易崴脚了。
骶骨和着髂骶关节带着骨盆走路,会越走越快,健步如飞,假如你的身体素质足够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