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课堂在变化(3)

赵小雅

教师变了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新课程首当其冲地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给教师带来的变化也是明显的,虽然我们也听到他们的一些困惑,但更多的是在逐渐地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方向变化。

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广大教师已经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这些新的观念具体体现在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上。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首先是学生本位意识。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这与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是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第三是学生个性意识。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已经成为实验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在课程观上,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做讲授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他们有了课程意识,很多教师都能自觉地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中再也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十分注意对书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因此,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创建与开发的过程。

在教学观上,教师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话”意识,它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脚戏的现象少了,而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

余文森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新课程不断地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断地促进教师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出现了新变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新课程把“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议事日程,促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实际上,在新课程实施的两年中,广大实验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少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教师之间随时在一起讨论实验中的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程的决策、开发以及评价等诸多环节是没有发言权的,处于从属地位,新课程改变了教师课程从属者的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上。实验区教师努力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可以说,实验区的教学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教材”的状况。其次表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实验区教师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同时有了课程资源的需求,他们已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效果。在实验区,我们发现,教师一方面为课程资源欠缺而发愁,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可用资源,从而使教学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余文森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历史性变化,每位实验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经历换脑、充电、反思的过程,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事实上,实验区教师正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他们所做的努力也是令人感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