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六章

飞鸟喻道章\利器毋用章

第一段: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歙,xī)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强,qiáng,下同)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第二段:柔弱胜刚强。

第三段:鱼不可脱于渊,

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36章

译文:

看那!鸟在高空飞翔,

翅膀一张一合,

这是道在宣说正法。

万物不可显示自己的强大,

而应显示自己的柔弱。

鸟张开翅膀显示强大,

就意味着翅膀马上要闭合了。

当世人要变得衰弱之前,

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

当世人要失去一切之前,

会突然变得兴旺起来。

当世人要被剥夺一切之前,

会意外突然得到不义之财。

这是微妙难明的征兆,

只有有道者才能洞察。

柔弱必定战胜刚强,

你的肉体一天天走向衰老,

这是道在显示最柔弱的力量,

任何世间强大的力量都无法与之抗衡,

多少侯王都想长生不死,

派出方士到茫茫大海的海岛中寻找仙草,

最后都毫无所获。

让肉体衰老的力量虽然看不见,

但能战胜一切看得见的强大,

所以说柔弱胜刚强。

因此洞察如此妙理的智者告诫侯王,

深渊之水最为柔弱,

但鱼想显示强大而跳出深渊,

却会立刻因失水而死。

邦国的利器不可以向万民挥舞,

因为万民正是养育侯王的渊水,

向万民挥舞利器,

就是鱼跳出养育它的渊水,

必死无疑。

经文很含蓄,“--”表示隐含义,补充理解。

文本分歧: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帛本作:“将欲去之,必固与之”,义近。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帛本作:“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义近。与之、予之义同,帛本有重复之嫌。

难句注解:

此章“利器示人”和“鱼不可脱于渊”相比,极为深动。“不可示人”不是不可告人,而是不可向万民挥舞。“示人”即挥舞,如同母亲教育孩子“扬刀三分罪”,不可挥舞刀具。

题解:此章以飞鸟喻道,鸟张开双翅,意味着马上要合起来。万物开始显示“刚强”就暗示衰落马上来临。世人贪着“刚强”,并希望能够持续,这个愿望是违反道的。前章宣讲“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31章),以武力显示强大是违反道的,此章宣讲宇宙法界一切现象中都证明“物壮则老”的教法。老子以“张合、强弱、兴废、与夺(得失)”四者为例,实际上这样的例证多如河沙。道的法则是“柔弱胜刚强”,道的法力无边,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道很少采用霹雳手段,而是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柔弱手段,实现道的意志。

世人受无明蒙蔽,以为霹雳手段才能显示威力,悄无声息的手段则毫无意义,甚至根本没有觉察道在显示威力。经文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32章),霹雳手段只是偶尔用之,“朴虽小”的法力则时时刻刻显现。道让人衰老,并没有采用霹雳手段,但人采用一切手段都无法抗拒。古代帝王想采长生不死药,结果都早早死去。霹雳手段并不是真强大,而柔弱的法力无法战胜。让万物生长、开花、结果、枯萎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法力。

所以老子要世人开启妙心,体会道的强大法力以“柔弱”的方法显示。那是世人的肉眼误认为的“柔弱”,实际是无与伦比的强大,甚至是唯一强大的法力。老子的“柔弱”是因为显示了肉眼看不见的相,并不是真“柔弱”。真正的智者看到的力量是让人一天天成长和衰老的力量,认为这一力量才是无法抗拒的,必须接受的。由此,老子突然话锋一转,说“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鱼脱于渊必死,利器示人必死。

此章被韩非曲解为“阴谋论”,误导后世,贬低华人文化精神。法家是唯一一个师兄弟互相残杀的先秦学派,韩非和李斯师兄弟是法家二大代表人物,但韩非被李斯陷害,并惨死于狱中。陈鼓应等注释家把韩非称为文化大罪人。道德经以道妙德善为车轨,以济世救人为宗门,不可不知。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36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原文: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一部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想要合上, ...

  • 《道德经》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③.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⑤. [注释] ①歙:收敛,收缩. ②固:暂且,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六章 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直译:将要收敛它时,必定扩张它:将要削 ...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物极必反,掌握这个规律,柔弱能胜刚强

    上一章讲了用道,本章继续讲用道, 大家看这个太极图,它是道家文化的象征,一个简单的太极图,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对立统一规律,现在的辩证法. 这个圆圈,是道生出来的一,圆圈中间有两条阴阳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六章

    大家好! 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 ...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章 ...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四章 道力神变章 ...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章 第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六章 寻根章 第一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 ...

  • 《道德经》三十六章《欲歙固张》悟读述杂【36】

    《道德经》三十六章《欲歙固张》悟读述杂【36】

  • 道德经第六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六章 谷神生天地章 第 ...

  • 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二章 五官致昏章 第 ...

  • 道德经第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四章 道体无相章\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