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元修下定决心逃离洛阳,高欢恼羞成怒南下阻止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57篇

放完狠话后,中军将军王思政担心高欢恼羞成怒下愤而出兵,对元修道:“高欢之心昭然若揭,路人皆知。洛阳不是英雄用武之地,宇文泰心向皇室,如果迁都到他那里,以后再光复旧都,何愁不克?”

元修深以为然,便派散骑侍郎柳庆到高平会见宇文泰,一同讨论此事。听说元修主动要求迁都,宇文泰求之不得,自请迎接车驾。

柳庆,出身河东柳氏,自幼聪慧,个性刚毅,博涉群书。

柳庆回到洛阳后,元修又悄悄地对他道:“朕想到荆州去,你看怎么样?”柳庆回答道:“关中形胜之地,宇文泰的才略可以依靠。荆州所处不是要害,南面又接近梁国,依臣愚见,找不到可以去的理由。”

元修又征求内都督宇文显和的意见,宇文显和也劝他去关中。宇文显和是宇文泰的族兄,出身官宦世家,祖上历代高官,深受元修的信任。

在柳庆和宇文显和的力劝下,元修总算下定了前往关中的决心。

当时,元修从各州郡征招兵马,东郡太守裴侠率领所部到达洛阳,王思政问他道:“如今,大权在握的官员自作主张,皇室式微,如何是好?”

裴侠回答道:“宇文泰被三军推崇,占据着以两万人就足以抵挡百万之师险固的地方。这正像人们所说的,自己手持戈矛,哪肯将柄授给别人呢?所以,虽然想去投靠他,但恐怕无异于避汤入火。”

王思政又问道:“那该怎么做才好呢?”裴侠沉吟道:“图谋高欢立有近忧,前往关中则有远虑,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暂且先去关西吧,然后再慢慢想一个合适的方案。”王思政深以为然,便把他推荐给元修,被授予左中郎将之职。

裴侠,出身河东裴氏,祖父裴思齐曾任议郎,父亲裴欣曾任西和太守。裴侠十三岁丧父,起家州主簿,后升任义阳太守。

元颢反攻北魏时,曾派使者赴义阳征召裴侠,裴侠断然拒绝。元颢平定后,元子攸论功行赏,以裴侠为东郡太守,兼防城别将之职。

正如裴侠所言,无论是高欢,还是宇文泰,他们都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权力,唯一的区别是,宇文泰还没有露出獠牙,暂时可以依靠一下。

当初,高欢想要把国都迁至邺城,元修婉拒道:“孝文帝定都河、洛,开创了我们魏国流传万代的基业,高王既然是国家功臣,就应该遵照太和年间订立的旧制办事。”高欢暂停此意。

如今,因和元修交恶,高欢再次谋划迁都,派三千骑兵镇守建兴,又增加河东以及济州的兵马,掌握各州摊派购买的粮食,全部运进邺城,想以迁都之名强行将元修劫持到邺城。

元修为此下诏给高欢道:“高王要是想平服人心,杜绝众人非议,只有撤回河东的兵马,停止在建兴的军事行动,送走相州屯积的粮食,再追回济州的军队,让蔡俊同意由别人取代他的职务,放下干戈,解散兵马,从事家业,如果需要粮食,另外派人输送。如此,则众人不再说您的坏话,也不再产生怀疑,高王从此可以在太原高枕无忧,朕在洛阳也可垂拱而至。您要是想挥师南下,篡夺皇位,朕虽无领兵之才,但是为国家、宗庙考虑,也只能奉陪到底。此事的决定权在您,而不在朕。”

高欢不为所动,继续向元修上奏,竭力数说宇文泰、斛斯椿的罪恶。

于是,元修加紧了逃离洛阳,宣布让广宁太守任祥兼任尚书左仆射加开府仪同三司,任祥弃官而逃,渡过黄河,占据郡城等待高欢前来。

既然不是一条心,那就随你们便吧,元修下诏规定文武百官中凡是来自北方的可以自行决定去留,另一份诏书中又数说高欢的罪恶,并征召贺拔胜赶赴洛阳,以保护他安全撤离。

贺拔胜就此事询问太保掾卢柔,卢柔回答道:“高欢倒行逆施,您率领大军赶赴都城,与他决一胜负,不论生死都坚持到底,这是上策;您在北面阻隔鲁阳,在南面吞并楚国故地,在东面连接兖、豫,在西面与宇文泰结好,带着百万人马,相机而动,这是中策;以三荆的土地作为资本,投靠梁国,功业名誉都失去,这是下策。”贺拔胜听后笑而不语。

卢柔,出身范阳卢氏,从小失去父母,由叔母抚养长大,待之如子。卢柔聪明机敏,不到二十岁就能写文章,只是口吃不善言辞。元彧看到他后,觉得他将来必出人头地,便将女儿嫁给他。

在贺拔胜心里,卢柔所谓的中策才是上策,下策是中策,至于上策那根本就是下策,他才不会傻到和高欢硬拼呢。所以,他选择按兵不动。

迁都之事准备妥当后,元修以宇文泰兼任尚书仆射,出任关西大行台,还许诺将冯翊长公主许配给他为妻,对宇文泰的帐内都督杨荐道:“你回去告诉你们行台,让他派骑兵来迎接朕!”以杨荐为直阁将军。

宇文泰以前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领一千轻骑前往洛阳,又派杨荐与长史宇文测一起到关外迎候元修。

宇文测,宇文泰族子,祖辈历代高官,品性宽和,沉静细密,幼时喜好读书,常常整月不向窗外看一眼。初任奉朝请、殿中侍御史,累迁司徒右长史、安东将军,娶元匡之女为妻,授任驸马都尉。

得知元修即将跑路,高欢召来弟弟、定州刺史高琛,让他镇守晋阳,命长史崔暹辅佐他,他亲率部队向南进发,并对部下道:“因为尔朱氏自作主张不服从命令,所以我在海内伸张正义,拥戴皇帝,真诚之心,贯通幽明,谁知竟横遭斛斯椿的谗言谄害,我一片忠心,却被他们视为叛逆。现在我们向南方进军,不过是要杀掉斛斯椿而已。”以高敖曹为前锋。

与此同时,宇文泰也传檄各州郡,列举高欢的罪恶,并亲自带领大军前往高平,先头部队屯驻在弘农,贺拔胜则将军队驻扎在汝水观望,一场争夺皇帝的大戏即将上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