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怎样得气,留针时间有什么讲究?
在新针疗法中,针感叫“得气”。所谓得气,就是针刺入穴位后,病人感到酸、胀、重、麻如通电样,.医生感到针下沉紧的一种感觉。
得气与否能直接影响疗效的好坏。古人所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就是这个道理。镇痛和麻醉,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得气。可见得气在新针疗法中显得特别重要。下面简单介绍几个临床常用的得气方法。
一、留针法针刺后,经运针仍无针感,可将针在穴位停留片刻,再把针提至皮下,固定穴位皮肤,另行提插捻转。如仍无针感,可把针带稍向前后左右提插(要防止损伤局部组织)。在出现针感的一刹那,稍加重手法运针,即能得气。
二、推拿法用左手手指固定穴位皮肤,右手手指在穴位上下的经脉通路上,用力均匀反复地进行推拿,再运针。因推拿后,促进了经脉气血往来,所以运针很快得气。
三、加灸法在穴位上下经脉,用艾条来回温灸(或热敷)几分钟,加速经脉气血往来,再行运针,即可得气。这种方法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用,但对发热患者不宜用。
四、加针法针刺后如无针感,可在同经脉的稍远处穴位多扎一针,以推导气血往来。在原穴再行运针,即能得气。如针合谷无针感,可在曲池穴加扎一针,即可得气。但这种方法,必须是体质较强,并经用前三种方法无效时再考虑使用。
在上述四种方法中,以一、二两种最常用,其它各法可灵活选用。另外,取穴准确,指力强而有力,也能提高针感效果。应该重视。
我们翻阅针灸文献如:《明堂》、《铜人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书,记载针刺留计时伺,都是3呼,5呼,还有的1呼,最长的留10呼。所谓1呼即呼吸1次。生理学的记载每分钟呼吸18次(或曰16次)。即或针10呼亦只半分钟。
很多人可能尝试过针灸,特别是一些颈肩腰腿痛效果非常好。有些针灸往往收费很贵,但是针灸的留针时间却不长,很多人就觉得“好不容易扎一针,你就给我多留针一会,这样效果好”,事实真的这样吗?
首先中医讲究辩证论治,针灸也不例外,所以针灸的穴位每个人不一样,很多医生给每个人的留针时间也不固定。那他们依据什么确定留针时间的呢?
1. 《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歧伯答曰:…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於身。”
上面经文的大概意思是人的经气如果能保证一昼夜运行五十个周次,人就能够享尽天然的寿命。
一天是50周次,那每一周次是多长时间呢?
50周=24h=24*60min=1440min
所以经气运行一周的时间是1440min/50=28.8min/周
因此从针灸得气开始,经气循行一周是28.8min,所以留针时间就是28.8min。
2、《针灸甲乙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后世的针灸学发展几乎都是遵循本书。
本书对人体中的每一个穴位都写的非常的详实,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以及留针的时间。
如:《针灸甲乙经》卷三 面凡二十九穴 第十
“攒竹,一名员在,一名始光,一名夜光,又名明光,在眉头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丝竹空,一名巨 ,在眉后陷者中,足少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三呼,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
睛明,一名泪孔,在目内 外,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壮。”
上面每个穴位都写了“留几呼”,这就是指留针的时间;这里的“一呼”是指在人体安静的状态下:一呼一吸的完整过程。
所以每个穴位的留针时间又都是不一样,如果临床医生按照这个操作的话估计会被累死。
3.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中医发现的一种规律,在古代针灸疗配穴有专门的子午流注法,方法以十二经中的六十六个五腧穴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并随日时的变易推论十二经气血运行中的盛衰,开阖情况,作为取穴的依据。
子午流注认为,经气循环一周全身时间是两刻钟即为30分钟,所以从针灸得气,到经气循环一周30分钟,取针。所以针灸留针的时间是30分钟
上面介绍了三种古代针灸的留针时间,其中第二个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难,所以现在的医生,结合第一个和第三个,一般选择留针30分钟左右;在实际中具体留针多长时间,还是要看这个医生对针灸的认识,这个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很多人可能尝试过针灸,特别是一些有肩颈疾患的人,针灸缓解疼痛效果良好。有些针灸往往收费很贵,但是针灸的留针时间却不长,很多人就觉得“好不容易扎一针,你就给我多留针一会,这样效果好”,其实不然。留针是指针刺得气后将针置留于人体穴位上,以便运针,加强针感,达到持续刺激作用。不论什么病证均用相同时间留针是不当的,能否正确掌握留针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寒证与热证:寒证宜用补法,久留针;热证宜用泻法,不留针,若留针,时间宜短约为5—10分钟。虚证与实证:虚证宜用补法,久留针;实证宜用泻按或刺血法,不留针,若留针,时间要短约为5-10分钟。痛证:分急性与慢性病证,急性宜用重刺激,留针时间短;慢性痛证一般用轻刺激,久留针效果好,如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肩周病、胃脘痛等。寒厥与热厥:均应久留针。寒厥乃阳气衰微,四肢不温,手足冷。热厥乃热盛所致阳气郁闭所引起的手足逆冷证。久留针以疏其气血,调其寒热。而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留针,如面肌痉挛、破伤风痉挛,留针应较长时间,这样疗效才好。
总而言之,针灸的留针时间应该视具体病情斟酌,病情轻,病程短者,留针时间短;病情重,久治不愈者,宜久留针。
留针的目的是“待气”。针灸的术语“得气”表现在麻、酸、胀、重的感觉;得气的病人效果就好,不得气的病人效果较差。针刺留针是“待气”,最长10呼,如不得气即起针,针刺的效果不佳。
《灵枢·终始》:“坚拒勿出,谨守勿内(纳),是谓得气。”《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标幽赋》中有具体的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意指针下空虚,缺少吸力,病人无何感觉为不得气。
林屋江上外史《针感内篇》:“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
由此看来,针刺得气以后,即宜取出,再留亦无治疗意义。
验证“得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看病人面部表情,如皱眉缩鼻等难以忍受之状;二是问病人是否感到酸、麻、胀、重或微痛;三是由医生持针的手指捏针上提有沉涩感。如果得气,可以起针。没有得气时,少停至多10呼,还没得气,即可起出。可见针灸传统技术是没有留针过久的记载。
在我们临床经验中也有例外。1955年沈阳传染病院奉卫生部指示,乙型脑炎如用西药不效时亦可以用中医疗法。最初是开展针灸,我参加治疗2年。曾遇一患儿抽搐,针刺以后即止抽,然而只要一起针,片刻之间又发生抽搐,只好久留不起,有留针8小时而收效的病例。
还有在50年前我正年轻的时候,在药房坐堂行医。一般习惯,上午门诊,下午往诊。有一位痛痹患者,服药无效,针灸必须久留方效,每次留针半小时。有一天此人下午来诊,我欲往诊,病人要求给他治完再走,岂料针刺才完,病家来电话催请,说病情危急,以速去为好。这位病人说:“先生快去吧,治病救人嘛,我等先生回来再起针。”我乘车急往,抢救约两小时始脱离险境,我回到诊所时间已达4个小时。这位针灸病人已急不可耐,但也无可奈何。我回到诊室,病人说:“可把我坑苦了!”起针时已发现滞针现象,然而从此竞告痊愈。
以上两例看来留针不是没有意义。然而要因病而异,而且必须“得气”以后再留,留的时间长短,也因病而有所不同。如不考虑“得气”问题,针刺以后一概留针20分钟(现在针灸界的常见现象)那就值得研究。
留针是针刺治疗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否正确掌握留针的时间,寻求最佳的留针时限,将直接影响着针刺治疗的疗效。
留针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并提到留针时间的长短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季节、患者的体质、所选经穴及疾病性质。《灵枢·逆顺肥瘦》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盛……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瘦人者……刺此者,浅而疾之……刺壮士真骨……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灵枢·经水》:“足阳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然而《内经》所言之“久”留针在现在看来却十分短暂,留针最长的是刺足阳明,留十呼,还不到1min,较之现代临床的留针时间是相当短的,近乎不留针。在古代,特别是宋朝以前,留针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如初唐时期的甄权主张“补,呼不过三;泻,吸不过五。”故留十呼自然谓之“久”。又《针灸甲乙经》所载留针的154个穴位中,留十呼以上(含十呼)者仅15个,而最长留二十呼者,仅有公孙、内庭、环跳3穴。《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留针时间则偏长,有的“留针如饮一升米顷出针”,有的“留针百二十息乃出针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亦有“针间使百息”的记载。
目前临床上虽然留针时间不尽相同,但以15~30min居多。可见古代与现在留针时间相差较远。一方面,现代针具做工精细,针感较弱,因此留针时间较古稍长,另一方面是对《内经》留针时间的重新认识。肖少卿等[1]根据《灵枢·脉度》中全身经脉总长“十六丈二尺”之数为基准,一息气行6寸,经气循行周身需270息,按每分钟呼吸18息计算,约合15min,是临床留针10~20min的根据。杨运宽等[2]根据《灵枢·五十营》“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一刻相当于14min24s,指出经气循环一周的时间为28min48s。黄听军[3]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中“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可知营卫每运行1周大约需要30min,提出留针时间可大约设定为30min。
目前有很多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留针时间的长短。许云祥等[4]将272例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留针5min、20min、30min、40min、60min,结果在急性损伤中以留针30min疗效最佳,慢性损伤中以留针60min疗效最佳。童明欧等[5]将12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留针5min、10min、15min和30min4组,通过比较发现留针20min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最佳留针时间。王樟连等[6]研究留针5min、15min、30min对心气虚患者每搏输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针15min、30min组每搏输出量改善最明显。
传统理论和实验研究提示留针时间一般以15~30min为宜,但临床应以中病即止,即得气为准。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性质、部位、正邪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年龄的老少和针刺手法等原因,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灵活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针灸并非人人可灸,这些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住了!
针灸虽好,但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针灸,以下几点针灸注意事项要牢记。
1、过度饥饿、疲劳者
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2、针刺产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针进皮肤时产生
针灸师可将绝大多数疼痛感降低到完全可以忍受的轻微程度,请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不要紧张,尽量放松,以利于施针。
针进皮肤后一般患者会感到针下有酸、麻、胀、重,或热、凉、痒、抽搐、蚁形等感觉,部分穴位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电感或其他针感传导及扩散等现象,这是正常的针刺反应,中医称之为“得气”。
3、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
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4、针进皮肤后若又感到疼痛
可能是针尖碰到了血管,请告诉医师,以便调整针刺方向,避开血管。
针刺有时碰到小血管引起出血,这是难免的,除有些部位影响美观外,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
针孔处出现小血包应用力按压3分钟以上,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逐渐自行消退。
5、针灸留针时应闭目养神
看书看报看手机聊天等会降低针灸的疗效。
6、针孔处皮肤应保持洁净
一般针后2小时不要着水,以防感染。运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针眼当天不要着水。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感染,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洁净。
7、运用烤灯或艾灸时
穴位局部宜保持舒适的温热感,如觉得太热,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形成烫伤。如患者皮肤感觉功能减退,也要告知医生,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烫伤。
拔罐留罐时,一般不超过10分钟,否则容易形成水疱,请患者配合医生记好时间。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