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光荣之路
前言
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欧洲国家定居,你会选哪一个?是去传统强国英德法感受大国荣光,还是在福利样本北欧诸国享受躺平自在,或是跑南边激情的拉丁世界体验阳光生活?
我的答案是:瑞士。
从外部条件看,瑞士没有起眼的地方。
地理位置太偏了。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凡是发达地区,大都沿着海岸线建立。瑞士在欧洲中部,高山林立,没有海港,这样的位置很不利于商业活动。
地缘环境太差了。作为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通常日子不好过,看看比利时、波兰的遭遇。而瑞士,恰恰处于意法德这些欧洲传统大国之间。
自然资源太少了。欧洲各国,英国有煤石油,法德有煤铁,北欧矿藏丰富,俄罗斯更不用说了。可瑞士啥都没有,除了高山就是高原,地少人多,每平方公里超过220人(法国122人,中国145人,德国237人,日本342人),宝宝真命苦啊。
环境恶劣,小国少民,瑞士以前真的很穷,典型的弱国,怎么办?当然是外出打工了。彪悍勇武的瑞士人开创了一项特色劳务输出:去富裕的地方卖命。
中世纪的欧洲是封建社会,国王手里没有常备军,于是雇佣兵的生意就红火起来。收钱卖命的交易,忠诚度自然不高。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贫穷的瑞士雇佣兵凭着勇猛死战的突出表现,成为雇佣兵中的战斗机。
第一次去琉森,在公园里面闲逛,看到有一个特别的狮子雕像。这只神情痛苦的雄狮,前爪按着盾牌和长矛,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背上。
后来才知道,这个世界闻名的石雕,就是为了纪念瑞士雇佣兵而作。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暴民攻击法国杜伊勒里宫,数百名瑞士雇佣兵为保护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战死。
时至今日,如果你去梵蒂冈,依然能看到罗马教皇雇佣的瑞士卫队。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个个威风凛凛、高大帅气。记得在电影《天使与魔鬼》中,出现过瑞士卫队的镜头。
地处贫瘠山地的瑞士,一个典型的欧洲弱国,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安定、最富裕、最文明的国家。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说一下瑞士简史:
1291年乌里、施维茨等三州签署《同盟誓约》,成立瑞士邦联,这个地位平等的松散同盟,是现代瑞士的雏形。
1370年,三州邦联和周边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下的琉森、苏黎世、伯尔尼等五个州联合,签署《牧师宪章》,形成了八州邦联。
1499年,在士瓦本战争中八州邦联打败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的军队后,签订《巴塞尔和约》,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16世纪初,八州邦联扩大到了13州邦联。邦联无常设中央机构,为协调各州关系,联盟成立了“邦联议事会”,在各州轮流召开。
1515年,在欧洲列强争夺意大利的战争中,法国炮兵大败米兰公爵手下的瑞士雇佣军,二万长矛兵损失过半,强敌环伺之下,瑞士放弃了对外扩张之路。
1519年,受路德影响,慈温利在苏黎世拉开了瑞士宗教改革运动的大幕,引发了瑞士各州的宗教冲突。
1528年,以伯尔尼、苏黎世、巴塞尔为首的新教州组成了联盟,而卢塞恩、乌里、施维茨为首的五个天主教州组成了联盟。经过二次战争,双方签订和约同意各州宗教自治。
1535年,加尔文在巴塞尔完成了他的主要神学著作《基督教要义》初稿
1536年,加尔文在日内瓦编订《教会信条》、《教理问答》
1541年,加尔文重回日内瓦,一直到去世。在加尔文的努力下,日内瓦成为改革派传教士的培训中心。
161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瑞士恪守中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世俗权力全面压倒教权,欧洲陷入动荡。
1798年,拿破仑以“解放瑞士人民”为由,派兵占领瑞士,邦联制度瓦解后,拿破仑按照法国模式,搞出来一个中央集权的海尔维第共和国,依附于法国。但只有少数瑞士人是支持集权的“统一派”,大多数瑞士人是主张地方自治的“联邦派”。
1803年,热爱自治的瑞士人经过协商,在拿破仑的支持下,瑞士成为联邦国家,首都定期轮换。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瑞士获得了汝拉州、日内瓦州和纳沙泰尔州等讲法语的地区,并被确立为永久中立国。
1848年,欧洲革命,瑞士制定了一部联邦宪法,定都伯尔尼。
2002年,瑞士方才加入联合国。
至今,瑞士坚定拒绝加入欧盟。
具体过程,大家有兴趣自己去了解。总体来说,瑞士历史上没有特别轰轰烈烈的宏大事件,也没有光彩照人的伟大人物。那么,瑞士人怎么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不靠祖宗,不靠伟人,不靠资源,靠自己嘛。
人的观念是行动的源头,群体观念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下面简单梳理一下,近现代瑞士人一些独特的观念。
~1~
不喜欢宏大
很多人喜欢什么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瑞士人不是。
和欧洲其它国家有明显不同,瑞士人口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不喜欢意大利的意大利人,不喜欢法国的法国人,还有不喜欢德国的德国人。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都是欧洲的大户。
先理解了意法德人,就看清了瑞士人的不同。这三个大国人,比较喜欢宏大叙事。所谓宏大叙事,就是以大为美。
宏大叙事,当然首推意大利人,他们可以一直追溯到罗马帝国的荣光。热爱军功和扩张的罗马帝国,地中海都成为它的内海,虽然罗马帝国早就灰飞烟灭,但走在罗马的大街上,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帝国往日的繁荣。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墨索里尼打出了罗马帝国复兴的旗帜,企图将北非、红海、巴尔干等地再次纳入意大利的势力范围。但结果大家都知道,意大利人的战斗故事大都是娱乐式的存在。不过意大利人有点好,坚决不给帝国当炮灰,早点投降损失小。
宏大叙事,怎能少了浪漫派宗师法国人。罗马帝国毁灭后,欧洲四分五裂,在查理大帝的努力下,再现了欧洲大一统的余晖。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史称查理大帝。其实我们经常看到查理大帝只是不知道而已,扑克牌中的红桃K就是他了,牛掰不?法兰克帝国很快分裂,法兰克西部沿袭法兰克王国之名,成为欧洲强国----法兰西。
法兰西到了路易十四的年代,贵族阶层不断被收买和打压,权力趋于集中,法国人的牛皮飞出了地球,于是有了“太阳王”的称号。欧洲最宏伟的宫殿、最浮华的礼仪、最精致的美食,都出自那个时代的法国。世人不知,宫殿越宏伟,人民越困苦。但国王打仗很慎重,毕竟是花自己的钱。路易十四的伟大理想,却在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被砍头之后变成现实。共和国时期和随后的拿破仑时期,当政者对外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热爱宏大叙事的法国人,把原来的欧洲一流强国,建设成为欧洲的二流国家。
宏大叙事的大师,当然还有近代不断崛起的德国人。前面说了,西法兰克王国成了法兰西,而东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了德意志王国。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这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国,到1157年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战争劳民伤财,在教权的制衡下,皇权逐渐衰弱,神圣罗马帝国成为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松散联盟。
到了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中的普鲁士公国从腓特烈·威廉一世开始以军事力量崛起,逐渐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到19世纪后期,普鲁士进入冯·俾斯麦时代,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俾斯麦被世人称为铁血宰相(帝国总理),很多人以为他好战,这是误解。作为黎塞留与梅特涅的传人,俾斯麦的杰出之处,并非在于强硬好战,而是能抵制宏大叙事的诱惑,进退有度,审慎动用武力。
等到俾斯麦去世,陷入崛起梦想的威廉二世,很快毁灭了德意志的事业。后面渴望再次崛起的德国人,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差点毁灭欧洲。渴望军事撅起的德国人,地盘却越打越小。除了勃兰登堡以外的原普鲁士核心地区,现在大多属于波兰和俄罗斯。就象伟大哲学家康德一辈子住在柯尼斯堡,原来东普鲁士的首府,现在叫做加里宁格勒。
德法意三国历史的共同点,就是作为欧洲大陆国家,他们心里始终藏着一个从罗马帝国延续而来的帝国梦想。意大利不用说,罗马帝国的正宗血脉。法兰克帝国,是承接罗马帝国的衣钵,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前身。而德意志帝国,更把自己视为罗马帝国再一再二再三的复兴。
和德法意这些大国人不同,在十六世纪初被法国打败后,特别是在加尔文的塑造下,瑞士人开始放弃那些遥远的抽象的宏大叙事,而是安心于身边的具体的谦卑生活。在他们看来,地盘再大你也就住一间屋,资源再多也经不起糟蹋,历史再久也不如恐龙乌龟,祖宗再牛也和自己无关,认真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王道。
~2~
不喜欢统一
瑞士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色冲突,语言区之间的冲突、宗教之间的冲突、地域之间的冲突,但他们坦然面对各种冲突。
以语言为例,一般的国家,都有一个主要语言。法语、德语、意语不用说,就连北欧诸国,都有自己的瑞典语、芬兰语这些官方语言,但瑞士不同。
瑞士不存在瑞士语。虽然大多数人说德语,26个州中有17个是德语州。但瑞士官方语言有三种:德语区说德语,法语区说法语,意大利语区说意大利语,还有一种很少人用的方言。具体到各州,有自己的官方用语,有的州还是双语。跨越不同语区的列车,会标出全部的官方语言。
瑞士规定一个地方的瑞士人要学其它地区的语言。这三种语言中,法语区和意语区,基本上和标准的法语意语一样,但德语区不同。瑞士的德语,叫做瑞德,和标准德语有较大的差异。不仅发音不同,连单词的拼写和语法都不同。
这就导致了一个搞笑的问题,法语区和意语区经常抱怨,他们学的都是标准德语,和德国人交流没问题,但和说瑞德的瑞士人交流困难。即使这样,瑞士人也没有制定统一的语言。
在瑞士人看来,保持社区传统是文明社会的基石,是比语言统一更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的瑞士是联邦制国家,由26个州(城市)联盟而成,各州(城市)的历史先于联邦的历史,这点和美国很类似。
从首都的选择也可以看到瑞士人对集权的反感。在金字塔权力架构的国家,资源由上层分配,首都必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瑞士最著名的城市却是苏黎世和日内瓦,德语区的苏黎世是金融中心,法语区的日内瓦是外交中心。
瑞士的首都却在不知名的伯尔尼,一个不起眼的城市,就算1848年成为瑞士联邦政府所在地,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安静,看不到多少宏伟大楼。甚至,为了均衡各州势力,近年来多个联邦政府机构从伯尔尼迁到了其他城市。
这点和美国很像,美国首都华盛顿,其人口数量、城市规模都无法和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相媲美。
但相比美国联邦,瑞士联邦有着更好的人口条件,瑞士人都是欧洲白人,都属基督世界。共同的族群和文化传承,让他们避免了美国社会的文化鸿沟。
~3~
不喜欢免费
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众都喜欢政府发钱,但瑞士人不同。
2014年11月,瑞士人公投否决了全民发钱计划。这个提案让瑞士人无论上班与否,每月都能领4000瑞郎(约合人民币2.8万元),或每小时22瑞郎的法定最低工资。
2016年6月初,瑞士人公投再次否决了全民发钱计划。按照这个提案,就算躺着不动,一个瑞士人每月可领取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7000元),面对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超过3/4的瑞士人投了反对票。
值得关注的是,推动这类提案的主要是教师、记者、政客和歌手,前面的教师和记者是知识分子,后面二类可以归类为政客,政客讨好民众容易理解,娱乐明星为什么被归入政客一类呢,因为他们也是依靠知名度挣钱。这几类人有个共同点,讨好的人越多,他们的市场就越大。
瑞士人有悠久的自立传统,很少对“知识分子”的特殊崇敬。在他们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真理。所谓的政府发钱,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要么是其他支出的大幅削减,要么是苛捐杂税的猛增。
不喜欢免费收获的瑞士人,必定是热爱自由的人,他们有二个基本认知:一是产权神圣,产权是个人生命权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有了产权观念,才有文明和发展。二是权责对等,自由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在普遍白左化、鼓吹民主的欧美社会,瑞士人的看法简直是一股难得的清流。继续用二个公投说明:
2012年,瑞士选民却以66.5%的比例,否决了工会提出的每年带薪休假从4周延长到6周的福利提案。2013年,几百年没有战争的瑞士第三次以高票否决了取消义务兵役制的提案,继续保留传统征兵制度,所有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
前面一个延长休假的公投被否决,说明瑞士人对于扩大福利有着本能的警惕,这是个崇尚勤劳、警惕民粹的民族。后面一个取消义务兵役的公投被否决,说明瑞士人对责任的深度理解,和平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公民负责的结果。
经常有人说“弱国无外交”,但瑞士人会告诉你,这没啥道理。瑞士处于地缘政治的恶劣环境,长期是一个弱国。但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瑞士人长袖善舞,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中立国。
选择了和平,瑞士人并没有放弃武装,特别是在1798年拿破仑入侵后,瑞士非常重视武装力量。到了二战时,德国大军横扫欧洲,瑞士事实上已经处在纳粹军队的包围中,但考虑到代价不菲,希特勒最后还是放弃了。
现在的瑞士,依然是发达国家中罕见的义务兵役制,这和以色列类似。瑞士人服兵役后,允许带走自己服役时的武器。九百万瑞士人,民间的枪支持有量超二百万支。毫不夸张,瑞士人可以说是全民皆兵。
瑞士的持枪率较高,而暴力枪击案几乎没有。对比之下,美国的枪击案看着很严重。其实,如果把那些蓝市蓝区的枪案去掉,只统计传统的美国保守区域,可以发现真正的美国。
还有一点很有趣,瑞士经常搞公投,这种直接民主是社会学家特别反感的决策方式。但瑞士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基于良好的公民素养,这也是可行的。可见,民主是否可行,能否避免民粹,取决于民众的道德素养。在民众道德低的地方,连间接民主都走不通。
综述
瑞士和我很有缘分,第一次出国去了瑞士。记得坐汉莎从法兰克福转机入境的时候,就给我特别好的印象,边检就是一个小桌子,桌子后面是一位笑眯眯的老爷子,聊几句家常就通过了,心情放松。
而后用SwissPass坐着火车一路慢慢走,更是感觉到了人间胜境,拍照不需要取景,到处象明信片一样漂亮。更重要的,当地居民都热情友善,苹果放路上自付自取,真是路不拾遗的良治社会。
出去旅游,应该先去好地方,知道人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思考人家的生活是怎么来的。瑞士从贫瘠贫困到安定富足,也就几百年时间。这么多年,没有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件,更没有什么横空出世的伟大人物。如果非说一个绕不开的名字,那就是:约翰·加尔文。从这个名字,不难联系到五月花号。
有信仰的瑞士人:
喜欢实际的生活,不喜欢虚幻的宏大。宏大,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喜欢平庸的和平,不喜欢辉煌的胜利。战争,死伤的大都是平民。
喜欢全民皆兵,平时不被内部人欺负,打仗时也不会被外部人欺负。
喜欢勤奋工作,不喜欢化别人钱。免费的代价,从来都是最昂贵的。
正是这些谦卑的、勤奋的、勇敢的、平和的瑞士人,把原来的中欧贫瘠之地,建设成为欧洲的最发达国家。
瑞士的发展道路,打破了很多固有的认知,有句话应该修正一下:并非穷山恶水出刁民,而是刁民之处必是穷山恶水。只有骄傲的人,才会把问题都归结到外部。
那些劣质观念的群体,守着丰饶之地,依然过着贫苦的日子。而具有优质观念的群体,能够把戈壁荒漠建设成美丽的花园。
注:本文转自《历史之瞳》,已获授权